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回复: 1

日本在国际三大数学奖中的获奖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4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在国际三大数学奖中的获奖者

原创  张老九  言值无价  2025 年 10 月 9 日 09:07  北京

2025 年 10 月,日本科学家中又增加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坂口志文因外周免疫耐受机制发现斩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北川进则以合成化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摘得诺贝尔化学奖,引起了我们的许多感叹。

因为无知也因为好奇,我也想知道日本数学家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毕竟数理化生是理工科基础研究的最重要领域。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从数学界的三大奖项来看,日本也早已是现代数学的强国。

1、菲尔兹奖

作为 40 岁以下数学家的最高荣誉,日本三位得主均以颠覆性成果改写领域历史。

小平邦彦(1954):亚洲首位菲尔兹奖得主,以复曲面分类理论与小平消灭定理奠基现代复几何,其 “数学是宇宙语言” 的哲思影响深远。

广中平祐(1970):39 岁攻克 “特征零域奇点消解问题”,多步归纳法证明被称为 “数学史上最难超越的成就之一”。

森重文(1990):三维代数簇极小模型证明重构高维双有理几何,2025 年再获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延续学术传奇,而他正是佐藤幹夫的重要学术传承人之一。

2、沃尔夫奖

表彰终身贡献的沃尔夫奖,见证了日本数学的深度积淀,三位得主构建起从基础理论到应用拓展的完整谱系。

小平邦彦(1985):罕见的 “双奖得主”,其提出的 “小平维数” 成为复流形分类核心工具,著作《复分析》全球沿用至今。

伊藤清(1987):“伊藤积分” 构建随机分析基础,为金融数学与量子物理提供关键工具,与陈省身同期获奖彰显国际地位。

佐藤幹夫(2003):创立超函数理论,解决偏微分方程奇异性难题;与伯恩斯坦合作发现伯恩斯坦-佐藤多项式;开创 D-模理论,为柏原正树攻克黎曼-希尔伯特对应难题奠定理论基石。

3、阿贝尔奖

2025 年阿贝尔奖授予 78 岁的柏原正树,标志着日本数学完成三大奖全满贯。他依托 D-模理论推广黎曼-希尔伯特对应,发明了晶体基结构,将量子群表示转化为图论模型。

4、中国和日本的差距

在国际数学界,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和阿贝尔奖并称为数学界“三大奖”。日本在这三项大奖中均有斩获,展示了其在国际数学领域的坚实地位。

中国本土尚未产生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和阿贝尔奖得主,这是中国从“数学大国”迈向“数学强国”过程中一个亟待突破的标志。

期待年轻一代中国数学家的崛起吧!

言值无价

发表于 2025-11-24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位得主构建起从基础理论到应用拓展的完整谱系

跟跑没有前途,创新才是根本!任一大于等于14的偶数,其素数对大于等于2,也就是大于14的偶数,都有两对0+0=1  (一个交点)。0是《新型质数表》单元格中的空白格,1是带记号的单元格;
                      00101100.......
                 ......11101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11-28 10:20 , Processed in 0.08044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