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08|回复: 0

[转帖]三旋——决定物性的内禀运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4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旋——决定物性的内禀运动
从三旋理论的基本思路看,它对超弦理论万物归一——宇宙的基本物质要素归结为一维的弦——的假设是完全赞同的。三旋理论认为组成万物最基本的客体是一维的圈,即闭合的弦、弦圈。进一步讲,据《三旋理论初探》的作者王德奎先生自述,在他多年追寻宇宙奥秘的探索中,“弦”的观念的形成,远远早于西方的弦理论家们。要让世界科学界承认最早提出“弦”的思想是中国学者,恐怕还有待于一定力度的宣传乃至考证工作;然而近年来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分别独立地进行着“弦”的研究、探索,却是不争的事实——王德奎先生公开发表的许多论文,都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据。
三旋理论不仅仅是在阐释西方学者所主张的超弦理论,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西方弦理论家的视野,显示出其独特的创新思维——三旋生万物的思想。
超弦理论认为:弦是一维的,然而它那消失的粗细维度,又可能包含着卷缩在普朗克尺度(十亿亿亿亿分之一厘米)中的卷缩维(《宇宙的琴弦》185页)。我以为:王德奎先生是认可这一假设的,因而,他又将闭合的弦(弦圈)称为类圈体(《三旋理论初探》4页)。一维的弦圈,除了超弦理论所说的各种外在运动;还应有三旋理论所说的体旋——绕圈面内轴线的旋转,面旋——绕垂直于圈面的圈中心轴线的旋转,线旋——绕圈体内环状中心线的旋转(《三旋理论初探》5-6页、32页、105~107页、356页)这三种“内禀”运动。这里线旋的存在显然是以弦圈、类圈体在线的粗细尺度上存在卷缩维为前提的,否则“中心线”、“线旋”的概念都将没有意义。线旋由于类圈体的闭合是否有扭转,而分为非平凡、平凡线旋(《三旋理论初探》5页、323页、357页、363页)。
按我的理解:三旋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弦圈为万物的基本要素,弦圈的“外在运动”决定物理学所观察的粒子的“运动特性”,弦圈的“内禀运动”(三旋运动)则决定粒子的“物性”,或者说:性质、形态各异的万物皆由三旋铺展而形成。
“万物归于弦”、“三旋生万物”这两句话可以分别表示出“超弦理论”和“三旋理论”的精萃。三旋理论以后者为特色,却包容着前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6 19:49 , Processed in 0.1011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