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642|回复: 11

革新筛法计算 哥德巴赫猜想迎刃而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5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认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难题。

        三院士获取哥猜研究大奖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权威王元院士们三番五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骑牛登不了月,以弓箭打不赢海湾战争,民间数学爱好者解答不了哥德巴赫猜想,因为他们的工具不行,太原始落后。但是,他们据此断言哥德巴赫猜想解决不了,大错特错了。顺着权威们的话说,工具革命,找到了新式的、先进的、可行的工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历史,是人类的探索史、发现史、创造史、革命史。解答哥德巴赫猜想的历程不会例外。

       其实,工具革命出人意外,非常简单。事实如下。

       把一个大的偶数表成两个自然数的和,只有四种情形:

       (一)  两个合数和。

       (二)  两个质数和。

       (三)  一个质数与一个合数和。

       (四)  1与一个质数或与一个合数和。

       从中去掉有合数和一的式子,有余式必是两个质数和。

       这里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哪些式子里有合数?二是有合数的式子有多少?

       问题一的解决方法,可以说是人们熟视无睹。谁都知道,根据合数的定义、素数判定定理推知,除开1外,凡是2、3、5···到2n平方根内最大素数倍数的加数都是合数。这个问题,就如此不费吹灰之力解决了。此论断没有任何人异议吧?

       问题二,运用已有(的运用筛法原理、方法)计算合数(或素数)数目的公式计算,本来很准确,但是不仅计算复杂(读懂公式、列式就难),而且2n非常大、无穷大时,根本无法求计。权威们或许因此说,工具不行(他们未指出具体工具是什么)。因此,要解决这个难题,有待于计算方法革新进展。

      民间数学爱好者因此解答不了哥德巴赫猜想,大师权威们也只有打白旗举手投降。因此,他们没有资格垄断哥猜研究裁判权!他们发号司令,禁止他人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审评、发表研究论文,纯粹是为了掩盖自己鱼目混珠窃取哥猜研究大奖罪过。

       工具革命之一,就是革新筛法计算不大于自然数N的素数数目方法。

       具体的原理、方法:从自然数列N中依次计算减去2、3、5···直至N平方根内最大素数的倍数数(原来的方法是同时计减所有合数)。此原理、方法没有任何人异议吧?
       不取整运算,虽然简单方便,但是运算结果只能推出素数(及合数)数目近似值公式,用于解答哥猜,也只能推出两素数和式子数目的近似值公式,不能确保证明无懈可击。
       取整运算复杂一点,运算结果推出的是素数(及合数)数目的上下限公式。
       该公式缺点:计算数目不准确。优点:可得素数数目上下限。下限是概率法证明哥猜的必要数据。(笔者未写出、发表概率法证明哥猜的论文)。
      采取同样的计算方法就可以证明哥猜了。
      具体的计算方法原理:2n可以表成n式两个自然数和,从中依次减去有2、3、5···到2n平方根内的最大素数的倍数的数的式子。此原理方法没有任何人异议吧?
        因为素数数目是整数,所以必须进行取整运算,运算结果推出两素数和式数上下限公式。不取整运算,就推出两素数和式数近似值公式。
        (推出的所有公式,形式相似,优美、简洁,计算相对简单。)
       下限公式表明下确界数目不但大于1,而且两素数和式数随着非连续偶数增大而增大!不仅哥猜成立证毕,而且改进了哥猜。
       工具革命就如此简单,哥猜证明就如此简单!真可谓,哥猜难倒世界无法解,给出答案笑煞人!笔者想起日思夜想、呕心沥血20年,才揭穿这么初等、浅显、明白的奥秘,唏嘘不已惭愧不已。
       哪位数学家、哥猜爱好者,读了笔者的《哥德巴赫猜证明》,还不能判断是非?希望大家都公正判决,尤其欢迎指出计算、推理、公式具体错误,修改、完善论文。
       顺便预告迷信(1+2)领先世界哥猜研究,不可能超越者、否定和扼杀笔者成果者,指不出论文具体错误、举不出反例、挑不出工具革命毛病,你们枉费心机。
       请读者注意,工具革命非止一种,本文只介绍了其一。
       附录1:哥德巴赫猜想证明
       附录2:“筛法是一种简单检定素数的算法。又称埃拉托斯特尼筛法。
       具体做法是:给出要筛数值的范围 n,找出 n平方根以内的素数p1,p2,p3,......,pk。先用2去筛,即把2留下,把2的倍数剔除掉;再用下一个素数,也就是3筛,把3留下,把3的倍数剔除掉;接下去用下一个素数5筛,把5留下,把5的倍数剔除掉;不断重复下去,直到留下pk,剔除掉pk的倍数。
       因为希腊人是把数写在涂腊的板上,每要划去一个数,就在上面记以小点,寻求质数的工作完毕后,这许多小点就像一个筛子,所以就把这种方法称“筛法”。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还证明不了哥猜?
 楼主| 发表于 2015-2-8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本事者,写出论文、翻译,与我同享著作权。
 楼主| 发表于 2015-2-25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28:}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32:}
发表于 2015-3-5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包括你在内没有任何人正确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1.    2“=1”+1“
                      2.  2n"=Pn+Qn
                      3.  2n"=[(ApNp+48)'1/2-6]‘2+[(AqNq+48)'1/2-6】‘2
     注意自己的所谓证明!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在深 发表于 2015-3-5 19:00
至今包括你在内没有任何人正确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

理由等于圈圈???
发表于 2015-3-10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天皇 发表于 2015-3-10 14:20
理由等于圈圈???

圈圈最后成为泡影!!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理由等于圈圈,
圈圈最后成为泡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5 18:58 , Processed in 0.10923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