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10|回复: 9

[转帖]狂想落寞百折不回 中国"民科"生存状况调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狂想落寞百折不回 中国"民科"生存状况调查

民间科学研究者们没有受过正规的科学研究教育和训练,也缺乏科学研究的设备,但是,他们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他们想要打破中国的学术垄断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张禹报道 “山东农民刘百刚由于行为与众不同,从小就被人看成精神上有毛病,连他妈妈也对他极度失望,只有邻居小姑娘李小猜愿意相信他的‘胡说八道’。刘百刚最疯狂的行为是要造一架飞机,这成为村里人的笑柄,让母亲蒙羞,也让李小猜离开了他,和别人结了婚。尽管这一切都让他痛苦,刘百刚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梦想。最后他终于飞起来了,尽管这可能是他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飞行……”
这是一部电影的内容简介,这部电影于今年初在央视电影台亮相。
这部代表了一群来自中国民间,心怀梦想的科学研究者的电影,描述了这个群体的状态——他们狂想,往往落寞,但百折不回。
他们没有受过正规的科学研究教育和训练、也缺乏科学研究的设备,但是,他们大多坚信,自己正在从事的科学研究项目早晚将轰动世界,为此,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在业内,他们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简称:“民科”。
“农民造飞机”现象
一个农民倾其所有造飞机,能让电影工作者为之感动流泪,但是如果一群农民都在造飞机,这个故事就有了其他的涵义。
尽管“民科”群体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但是当农民,这个一向被认为文化程度和科学素养最差的群体,近年来却频频在科学研究上引起媒体关注。
1996年4月,宁夏农民刘亦兵驾驶自造飞机试飞成功。那次他飞了250多米,从而成为中国农民造飞机运动的先驱,被称为“中国农民第一飞”。据说,他早在1991年自己13岁时,就制成了第一架飞机。
刘亦兵的前进速度无疑是非常快的。早在他出生的1978年,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黄桥乡双堡村农民张玉翔无意中得到几本《航空知识》杂志,立刻着了迷,2000年,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张确信自己拥有制造飞机的能力后,开始了自己制造飞机的计划。
四川省绵阳永河镇五泉村老农曹正书也早在二十几年前就迷上了造飞机,但目不识丁的他所造的飞机,具有更加浓烈的农民特色:仿照鸽子的比例设计飞机,用木板做成螺旋桨,把摩托车发动机和汽油机改装成飞机发动机,轮胎则是从儿童自行车上拆下来的……尽管多年来,他的飞机一次又一次的冲进麦田,仍然不改其志。
原材料的就近取材几乎成了自造飞机的人一个共同的特点。湖北省郧西县马安镇下川8队的苏道成的飞机也是用废旧钢铁所造,将摩托车的发动机改造为飞机发动机。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改变鄂西北大山中乡亲们交通不便的难题。
当然也有令人羡慕的例子:2000年,张斗三携自己所造的飞机参加了珠海航展,并且引起一时的轰动。张1956年出生在广东潮阳关埠一个地道的农民家里,1990年开始摸索制造飞机。他的飞机,号称是在自家的天台上敲敲打打了两年造成的,8.5米长的双翼上写着:我来自潮州,爱拼才会赢。
2004年,张斗三再次在珠海航展上亮相,这次,他造出来的是一辆“陆空两用车”。
这些“土飞机”无论是否能够飞得起来。其背后几乎都有一段辛酸史:尽管他们所费的材料都是一些废旧易寻的东西,但是成本依然很高,几乎每一位造飞机的农民除了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其中之外,还会欠下大量外债,但是他们依然痴迷于飞行。
“我自己是不鼓励农民造飞机、造潜艇之类的,”一位航空领域的大学教授说。“每一年,我都会看到这些新闻,还会碰到前来请教的农民,有时候看他们省吃俭用的样子,真的很辛酸,甚至让我不忍心告诉他们,从图纸和他们的描述来看,他们造的东西飞起来的可能性非常小,技术既无突破,也没有商业价值。而我更担心的,还是他们的安全问题,他们并不完全了解试飞可能具有的风险。”
挑战“相对论”的中年人
5年来,李亨大部分时间住在清华大学附近一个地下室里,白天,他会在附近的高校校园中到处转悠,顺便看看近日的活动海报,如果看到有卖二手书的,就凑上去看看,然后回去,上上网,“思考一些专业问题”。他的一日三餐都在学校食堂里解决,吃得很省。 有时,当听说国内外有名的教授来清华开讲座时,李亨就会出现在会场,和学生一样记笔记、鼓掌,最后冲上去拦住教授谈谈自己对于理论物理的认识,有的时候,他会送上厚厚一摞自己“证明相对论的错误”的论文复印材料,以央求的口气,表示希望对方回去可以翻一翻,介绍一个可以发表的地方。但是,他几乎从来没有接到过回音。
45岁的李亨头发已经白了一半,7年前,他本来是一个南方城市普通的技术工人,一家三口,丰衣足食。但是自从他在儿子的科学普及读物上看到有关相对论的介绍之后,就对其着了迷。先是自己在家琢磨,后来,因为感到那个小城可以和自己对话的人太少,他不惜辞职来到了北京。为此,妻子和他离了婚,儿子也不怎么理他了。
李亨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我去年就接待了二十几个号称自己取得了物理学有史以来最大突破的人。”博士生小沈抱怨说。由于自己的导师在理论物理界颇有名气,也成为“民科”们争相“交流”的目标。
“基本上来讲,这些人文化程度不高,我见过的最高的也就是中学物理老师,本科毕业,其他人甚至有小学文化的。当然,以他们的基础,能对理论物理感兴趣并且钻研,非常不容易,但是我不得不说,很多基本概念他们都搞不清。”小沈说,“但是他们研究的全是大问题,比如证明相对论是错的,提出宇宙起源新理论之类,有时候,我很难和他们沟通。”
小沈有时确实很难理解,他曾经接待过一位福建来的私企老板,竟然愿意放弃自己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企业,一心到北京来和专家交流,“他有一次甚至说,他有一个想法,要把国内外有名的专家都请到他老家去,大家一起商量出一个‘有关今后五十年物理发展生死存亡’的问题,然后由他来研究。我后来不清楚具体情况,但是我想以他的财力,学术界说不定会有一些败类会去骗钱。”
但是,李亨却对“民科”群体信心百倍,他保留了一份报道上周召开的国家科技大会的报纸,“国家越来越重视科学进步,我们早晚有一天能打破学术垄断,让民间智慧不至于被埋没。”
“民科”之辩
“民科”到底是在普及科学,还是想一举成名,结论莫衷一是。但是,打破科研垄断,对于民间科学研究的鼓励应该是中国科技未来前进的方向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张禹报道 “宁可错放一百,不可阅读一个。”这是博士生小沈对于送到手里的各种“民科”论文的基本看法。
这句话的意思据小沈解释是,“哪怕这些论文里面有闪光之处,也如大浪淘沙,草草看根本看不出来,反之,大部分论文一看就知道立论错误。所以,宁可在我手里错过真正优秀的民间科学家,也不要为了这些东西伤脑筋。”
小沈的看法是他所在圈子的主流,在这些接受过正规严谨的学术研究训练的年轻人看来,“民科”的存在就是一个笑话。
但是,另一方面,却不断有人为那些造飞机的农民、演算哥德巴赫猜想的工人的精神所感动,“我觉得,不管他们水平如何,他们起码证明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热情和想像力,这一点非常重要,你怎么知道,他们中就没有人能搞出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一位曾经采访过“农民造飞机”的电视台编导王德乾说。
科学是不是奢侈品?
爱因斯坦,这是一个被“民科”们频频提及的名字。26岁的爱因斯坦,当他写出几篇注定将轰动学术界的论文时,自己只是一个专利局的小职员,曾经有被苏黎世大学退回论文的经历。
陈景润,这是另外一个名字。“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流毒太广!”一位反对“民科”的高校教师陈才说,“那篇报告文学里面把哥德巴赫猜想简单化了,然后着力强调陈景润就靠日复一日地窝在房间里演算,就取得了那样的成就。搞得现在我知道有一些中学生都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前几年,还有一个热点就是费尔马大定理,‘民科’们对这种引人注目、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猜想特别感兴趣。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跟人解释,说你要研究什么我们都没意见,但是你好歹学学数论再来写论文啊。”
最后他的结论是:“大众媒体一些浅薄和不负责任的报道误导了很多人,让大家以为这些难点人人可突破,并且根本不需要什么工具,只要一麻袋一麻袋地用草稿本演算就可以了。如果有这功夫和恒心,在本职工作中早就出人头地了。”
但是这种说法在“民科”群体中并不太受欢迎,事实上,在这一群体中,“民科”本身就是一个敏感的字眼,他们可以从这两个字中读出丝丝居高临下的傲慢。
“难道在大学里读到博士,然后当老师就了不起啊?”在清华附近潜心研究科学的李亨生气地说,“如果他们都这么牛,那中国科技实力早就排全球第一了。他们自己不专心研究,天天想着搞点什么项目去骗政府的基金、去国外游玩,或者自己为了什么职称之类的事勾心斗角。我看他们什么都好,就是缺乏对于科学研究的热爱和激情,就凭这一点,他们就难成大事,凭什么还摆出一副学术宗师的样子挤兑人。”
李亨曾经有多次被名师教授当面拒绝的尴尬经历,“曾经有一次,一位国内很有名的教授当着很多人就把我的论文扔到桌上,说我很忙,没有功夫在这些东西上浪费时间。还有很多次,虽然人家接过了我的论文,但是,我知道,当时他们心里把我当成一个疯子,只是想尽快把我打发走,根本不愿意和我讨论任何问题。”
科学精神悖论
不少支持“民科”的人,都将“科学精神”挂在嘴边,在他们看来,这种原发的向往科学进步的力量和其中充盈的理想主义精神,正是“民科”的魅力所在,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可以不去细究“民科”这片土壤到底长出了什么样的果实。
但有趣的是,这样的人大多数是接触过“民科”的媒体工作者或者普通老百姓,在严苛的学术界,“民科”仍然是一个贬义词。
“我不明白为何主流学术界对‘民科’那么蔑视,难道科学技术真的就有那么高的门槛吗?一方面,科学界连年呼吁要开展科普教育,让大家重视科学、爱好科学,但另外一方面,对于这些爱好者他们又报以嘲笑的态度,实在是缺乏科学家应有的包容性。”王德乾说。
但是陈才却自有自己的观点:“总有人劝我说,你要善待‘民科’,他们很不容易,他们的精神很感人,但是,我可以说,从我接触过的‘民科’来说,他们大部分并谈不上什么热爱,就是想一举成名天下知,不然他们不会丝毫不恶补自己基础知识的欠缺,而是一味钻哥德巴赫猜想的牛角。这一点和我们呼吁要科普并不矛盾,我们要的是正确的科普,正常的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如果爱好,可以做一些基础的工作,不要一上来就和哥德巴赫猜想干上。”
无论双方所理解的“科学精神”差距有多大,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和主流学术界相比,“民科”们所能发出的声音非常微弱,他们的“成果”几乎没有办法被学术杂志采用,它们所造的飞机、潜艇基本没有专业厂商有兴趣。当他们以各种模糊的面目出现在媒体上时,收到的更多是好奇的目光。
(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于 2010-12-2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狂想落寞百折不回 中国"民科"生存状况调查


  看来确实应了中国仅有的文化---歇后语----的那句话:
                                * * *

       武大郎卖棉花-----人熊货也囊!?
       ****************************
       对吗?
       试问那些不熊的人又如何?
       ******************************
       但是本帖的郎却在说的是大实话-----可惜呀只是一半?!
       ζ(x)=1/2!
       即δ=0.5?
       当然就是:
       (1)   √Pn=X/2.!!!!!!!!!!!!!!!!!!!!!!!!!!!!!!!!!!!!!!!
       如何????????????????????????????
发表于 2010-12-2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狂想落寞百折不回 中国"民科"生存状况调查

内部思想路线上的敌人远比外部敌人更可怕

     当年红军那些“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的“大人物”幼稚无知地信奉“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剥夺没有军事院校辉煌学历的“土包子”mzd这一世界伟大军事家的军事指挥权,结果使红军差点全军覆灭;他们起到了外部敌人想起而起不到的给革命以毁灭性的打击的作用。
            现在进行的科学革命的伟大新长征也有类似的“真理裁判官”的“大人物”幼稚无知地信奉“山沟沟里出不了重大科学发现”剥夺“民科”的发言权,扼杀极其伟大的发明家与科学家,客观上是在祸国殃民;他们起到了外部敌人想起而起不到的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毁灭性的打击的作用。

发表于 2010-12-2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狂想落寞百折不回 中国"民科"生存状况调查

为什么 hxl268 先生一直不回答 “最小正数除以2后 是正是负还是0, 比最小正数大还是小”这个问题?
“最小正数的存在”反映了哪种“思想路线”?
发表于 2010-12-3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狂想落寞百折不回 中国"民科"生存状况调查

楼主的文章没有把民科的概念搞清楚。造飞机的农民绝对不是民科;而那个反对相对论的则是民科。
造飞机的农民仅仅是造了飞机,既没有说别人造不了飞机,也没有说世界上的飞机都没有他造的好。所以当他没有造出来的时候,他就承认没造出来;当他造出来的时候,他也仅仅说他造出了飞机。这种事实求是的态度是不符合民科的标准的。
而民科则是混淆是非,混水摸鱼,和农民造飞机是两回事。
发表于 2010-12-4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狂想落寞百折不回 中国"民科"生存状况调查

下面引用由simpley2010/12/03 02:48pm 发表的内容:
楼主的文章没有把民科的概念搞清楚。造飞机的农民绝对不是民科;而那个反对相对论的则是民科。
造飞机的农民仅仅是造了飞机,既没有说别人造不了飞机,也没有说世界上的飞机都没有他造的好。所以当他没有造出来 ...
1、请你给“民科”下个确切定义。
2、请你给科学研究下个或找个确切定义,并阐述一下科学研究群体的范围及类别。
3、你的发言及立场、观点,属于什么科?
4、“混水摸鱼”者,只要能摸上鱼来,总比清水中见不到鱼者强。
5、农民造飞机不属于“民科”,那么,他们应该归属于哪类“科”。
发表于 2010-12-5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狂想落寞百折不回 中国"民科"生存状况调查

对这篇最新报道,同胞们有何感想?//
一农民研究数学长达32年 弟弟称“我哥哥疯了”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2010年12月04日01:10
我来说两句(4)
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小
  一个农民,32年来孜孜不倦地研究数学,至今无任何学术成果,还经常食不果腹。不被周围的人理解时,他经常用伟人马克思的这句话来鼓励自己:“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外人分不清他是怪人还是怪才,包括其亲友。
  “我哥哥疯了”
  “我哥哥疯了。”说这话的人叫宋国军,丰城市尚庄中心小学的副校长。宋国军的哥哥叫宋爱军,今年54岁,没有真疯。宋爱军是个农民,家里有一亩两分地。外人包括自己的弟弟之所以说他疯了,是因为宋爱军作为一个农民不能正确捣弄锄头,却长年累月研究数学,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数学家。
  宋国军解释,自1978年以来,哥哥就开始研究数学,至今32个年头。宋爱军研究数学不分白天黑夜,也不分场合。有时在田间干活,宋爱军会突然蹲下来,用手整平一小块泥巴地,然后用树枝在上面涂涂画画。有时夜间醒来,宋爱军忽然掀开被子拉亮电灯,然后在八仙桌上比划。宋爱军研究数学时,有时长有时短,长的时候,他把自己关在房间3天,吃饭睡觉的时间都不想腾出来。
  朝着“数学家”的梦想走
  昨日,丰城尚庄。
  记者到来时,宋爱军正在为泥瓦匠拎石灰桶。平日有空,宋爱军就到村上的一些人家干活,算小工,一天下来能赚50元钱。回到家,宋爱军连忙从房间内搬出一大堆笔记,说这些都是自己的研究成果。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谈话中,宋爱军不断讲解微分、积分、线形数学等内容。
  “你知道阿基米德、陈景润是怎样研究数学的吗?”对宋爱军这样话题,记者摇头表示不知道。可他接下来的一句话,让周围的人都咋舌。“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只证明了(1+2),我要证明(1+1)。”
  宋爱军到底是怪人还是怪才?针对他对数学孜孜不倦的研究态度,家人试图理解他,并鼓励他把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早在1992年,宋国军就通过电话和中国科学院取得联系,希望能够把哥哥宋爱军的论文发表出去,结果没有下文。再后来,两人通过解放军总医院的一名亲戚,把论文交到了一名教授的手上。但这名教授提出,论文可以发表,但要一起署名,他的名字要署在宋爱军的前面,并且要宋爱军支付一笔费用。消息反馈到宋爱军耳中,他脸上气得铁青:“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宋爱军拒绝有偿发表研究成果,1995年的一天,他只身跑到复旦大学,希望找一个教授,同样无果而终。
  在证明自己价值的道路上,宋爱军一次次碰壁,但回到家后,他继续痴迷研究数学。
  父子间相互鼓励
  外人和亲人都不理解宋爱军,可宋爱军不灰心,他总是用马克思的这句话来说教对方:“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在说教对方的同时,宋爱军也在鼓励自己。
  宋爱军有一个儿子,儿子前年大学毕业后一时没有工作,宋爱军就鼓励儿子外出打工,边打工边学习。去年,他的儿子考上南开大学工商管理的硕士研究生。在学习的问题上,父子间经常相互鼓励。
  宋爱军研究的东西太专业,一般非专业人士都看不懂他的研究。纠结,成为宋爱军本人和身边人的共识。如果有从事数学领域研究人士或高校教授对宋爱军的“研究成果”感兴趣,请和本报记者取得联系(13361627000)。宋爱军家人说,只要有权威人士对宋爱军“研究成果”给出结论,家人心里就有数,便于规范宋爱军今后的生活。
  文/记者金其会
  作者:金其会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责任编辑:侯俊杰)
发表于 2010-12-5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狂想落寞百折不回 中国"民科"生存状况调查

下面引用由沟道效应2010/12/05 11:01am 发表的内容: 对这篇最新报道,同胞们有何感想?//
一农民研究数学长达32年 弟弟称“我哥哥疯了”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2010年12月04日01:10
我来说两句(4)
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小
  一个农 ...
感动中国! 民科中的精英! 望哥猜迷与其合作研究,为国争光!
发表于 2010-12-5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狂想落寞百折不回 中国"民科"生存状况调查

当今现状,只有通过网络发表,若有担心,则所谓的研究成果也好,研究结果也罢,永远是无人知晓的东西,所有稿件,都是废纸一堆。
发表于 2010-12-5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狂想落寞百折不回 中国"民科"生存状况调查

其实有偿发表也是可以的,现在一般的学术刊物版面费还是要收的,不过,审稿的教授应该有资格可以作为第二作者,作为第一作者有些欠妥,如果他真的完善了你的成果,又给出了科学的表达方法,两个人一起发表也还是可以考虑的,否则,即使论文正确,但业余严重数学,论文格式与表达方式不一定完全符合发表的要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5 07:16 , Processed in 0.09821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