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贴子最后由申一言在 2011/04/04 10:54pm 第 3 次编辑]
[watermark]>>>两个量 x, y 是可公度的,如果存在某个量 z, 使得 x, y 都是 z 的整数倍。
通常所说的无理数,是指与 1 不可公度的数。 在这样的意义下, 我们来证明 √2 是无理数:
若不然, 应有某数 w,使得√2, 1 都是 w 的整数倍。即 √2 = p·w, 1=q·w 对某整数 p, q 成立。 于是 √2 = p/q. 即 √2 是二正整数的商。 不妨假定 p, q 无大于1的公因数。
于是 2q^2 = p^2, 2|p, p = 2m, 2q^2 = 4m^2, 2m^2 = q^2, 2|q, 这表明 2 是 p, q 的公因数。 这与我们对 p, q 的假定矛盾。
既然 √2 不能表成二互素的正整数之比, √2 就不是整数之比, 从而 √2 与 1 不可公度, √2 不是经典意义上的有理数,而是经典意义上的无理数。
我们不排除一言有本事推翻这个证明。如果一言果真做到了这点,那么一言找到的不是百年大错,而是千年大错(√2与 1 的不可公度性是古希腊的发现)<<<
摘引自elimqiu【走题】申一言的‘无理数质疑’ 原题:[分享]23道精彩的 ...
[第 1 2 页]
1.【两个量是可以公度的】;显然这里应该指的是空间形的量!
1)0单位:表示空间形的位置(位数,位序,位项);表示比列关系的倍数,,,
用自然数 0,1,2,3,,,n表示;
2)基本单位:表示空间形线段,两点之间的量,即所谓的无理数,
用√n=1’,√2,√3,√4=2×1’,√5,,,√9=3×1’,,,
3)单位:表示空间形的正方形和矩形的面积!四点之间的量!
她是以基本单位为边长的构成的正方形或矩形的面积!
4)其他。(略)
2.【通常所说的无理数,是指与 1 不可公度的数。】
注意!
人们通常所说的正整数,1,2,3,,,指的应该是 (√n)ˇ2!
即: 1”,2”,3”,,,n”,不是自然数,因为自然数是0单位,没有空间量!
因此您指出的1应该是单位元 1”!即 1’×1’=1”=□
因此 √2=2’=[0-√2],不可能与1’×1’=1”=□,公度!
恰恰就是不可公度的√n却是生成所谓整数的基本元素----基本单位!
你说她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的元素!
很明显 1’,2’,3’,,,n’不是十进制单位数!
她就是数学家们所要寻找而没有寻找出来的符合自然法则的真实的“数”! n,n’n”,,,nˇi, i=1,2,3,,,
数学家说:“所有量度,唯一决定性的是符号表示,基本数也决非唯一可用符号。”
又说:“用明确的事实,有效的自然定律来确定。对这些量度,就可以得出简单的,精确的函数关系,她们可以一劳永逸的确定下来。自然法则就这样代替了因果关系!”
《中华单位论》完全符合数学家们关于公理的准则!
公理化的方法:
基本的概念;基本的事实,完备的集合,使得概念和定理都可以分别从定义和演绎导出,即该公理是确定的!
量度(单位):所有量度(单位)唯一绝定性的是符号表示,甚至数也绝非唯一可用符号。(如用:n,n';,n",,,)
量度(单位)要有明确的事实和有效的自然定律(法则)。
对这些量度(单位)就可以得出精确的函数关系,它们可以一劳永逸的确定下来。自然法则就这样的代替了因果性。如果几个量a.b,c由一个函数关系相联系,a与b之值就可以确定c值,但是同是这个法则,也可以理解为量a由b和c决定。
所以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不同,它并不关心决定量与被决定量的区分。
主张对自然法则做科学探索而放弃对原因做形而上学的探索,所有伟大的科学家都是这样教导的。
《中华单位论》正是遵循这样的教导应运而诞生的!
《中华单位论》就是老一辈有远见卓识的数学家们所期待的自然法则!
《中华单位论》就是纯粹数学的公理!
《中华单位论》就是纯粹数学的理论基础!
《中华单位论》就是元数学!
《中华单位论》就是“证明论”!
欢迎批评指教!
谢谢!
注:文中括号内的内容是本人加上去的。
[/watermar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