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10|回复: 4

华罗庚百年诞辰座谈会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罗庚百年诞辰座谈会纪实
      武如长
吴文俊发言:我想华老对中国数学贡献大家是很清楚的,他在数论、代数、复变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等方面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我想说一说大家不太知道的,就是他对中国古代数学工作的了解。
我一生做了很多工作,拓扑只是一个方面。我感到自豪的是对中国古代数学的认识。受国内的影响,大家一般认为中国的古代数学无非是加减乘除算算而已,其实不然。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后期,受关肇直先生的影响,我对古代数学有了一些了解,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中国的古代数学有两部传世名著,一部是成书于西汉初的《九章算术》,另一部是宋朝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数书九章》搞些什么东西一般大家都不太知道,他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当时一个游戏性质的问题,3个3个一数余2,5个5个一数余3,7个7个一数余2。问这个数最少是多少?一般的经典著作中都提到了这个问题,可是没有进行真正的了解,真正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的,最正确的答案来自于秦九韶,他是在《数书九章》里讲的。讲的内容虽然不太容易懂,可讲的非常深入。
华老在代数,多复变等之外,他对中国古代数学有非常深入的了解,这是我以前不太知道的。华老写了许多通俗的小册子,我今天带来了一本,叫《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华老除了这本中国古代数学以外,还写了很多,都有非常丰富的内容,而且对他们的推广解释等等都是你想不到的。我就想,《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3个3个一数余2,5个5个一数余3,7个7个一数余2。问这个数最少是多少?他用简单的办法就可以算出来,而且它还加了一个你想的不到的问题,他说这个问题是数目,假设多项式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华老这一见解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他将来的影响也将像秦九韶的《数书九章》那样传于后世,对中国数学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亲爱的网友,上边这两个梯子似地数学形式,我们可以认为是两个数。
也可以认为是两个多项式(华罗庚语)。
这就是我对中国余数定理深入研究之结果:
应有各大类之余数,是固定的,是整数构造学说之内容,也就如每个人之身份证一样。人人不同,各不相同。
我还可以一目了然,一扫而过,便知道上边是两个素数,你信不信?
我告诉你,你也会知道的!
我还可以算出来这两个数各是谁?
第一:上边这两个数都是素数。
何以见得?
∵素数确切定义:应有各大类,无一余零的数。
∴您看看,上边这两个数,应有各大类,有一个余零的吗?
第二:我还可以用三阶求整算出这两个数都是谁来?
11…6;13…8;17…8;
17…8=8;一阶余几等于几。
13…8-(8│13…8)
…………………… *17+8=8
??17│13…4
11…6-(8│11…8)
…………………… *221+8=1997(年)
??221│11…1
再求:11…8;13…10;17…10?
17…10=10;一阶余几等于几。
13…10-(10│13…10)
………………………… *17+10=10
??17│13…4
11…8-(10│11…10)
……………………… *221+10=1999(年)
??221│11…1
实际上以上两个数,就是1997年香港回归与1999年澳门回归之年。
这两个年数是孪生素数。
朋友,这就是我对于中国余数定理深入研究之结果。
朋友,这就是我对于素数深入研究之结果。
运用中国余数定理,一般素数3秒钟便可识别,反用素数确切定义,破解哥猜偶猜就是:对等相开法直接求得(1,1)
这个素数确切定义,早就在素数自身默默的存在着。只不过没被人们发现罢了。
现在碰巧了,被我发现了,我愿意奉献给我的祖国,我的民族,乃至于全人类。
中国余数定理,自打被孙武、秦九韶发现、完善至今也有两千多年了,我将其发扬光大,古为今用,不泥古,用在解证哥猜偶猜上:有对等相开法,有三阶求整。用在解决素数分布问题上有6N±1法。整数分群法。
希望网友、国人帮助完善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5-24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罗庚百年诞辰座谈会纪实

刘丹先生的文章很好,建议中国的专家们一读。
看似容易其实难---- liudan
http://bbs.mathchina.com/cgi-bin/topic.cgi?forum=5&topic=12121&show=0
发表于 2011-5-24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罗庚百年诞辰座谈会纪实

对华罗庚的名字和事迹很熟悉,但是对他的数学成就知道的太少。比如说华老在初等数学方面有哪些定理留世?
发表于 2011-5-24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罗庚百年诞辰座谈会纪实

[这个贴子最后由波浪在 2011/05/25 07:09am 第 2 次编辑]

华罗庚是中国当时的政治性人物吗?他爱国,他科普,这的确。其数学发现多吗?
本国内部消息曾说:其实陈省身比华罗庚重量级的成就大得多,只是没有被国家所政治宣传而已。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历史悲哀吗?难道当代的中国人,仍处在被政治所愚弄之中吗?
问题说得不一定对,还请高人指点。
发表于 2011-5-25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罗庚百年诞辰座谈会纪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9 02:39 , Processed in 0.0941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