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45|回复: 6

[讨论]奥波曼猜想的内容与前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3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ysr在 2011/10/03 03:04pm 第 1 次编辑] 在网上没有找到资料,本坛有多种版本,据刘丹先生的为标准,探讨如下: 在区间(n,n+n^0.5)之内至少有1个素数,与区间(m^2,m^2+m),看上去相同实际不同,由于N取任意实数,起始位置不同,范围宽度不同,当N取整数,前者稍宽,当N取无理数,则后者稍宽, 所以,只能大致成立 证明如下: 定理1:数列n^2+n;n^2+n-1;……n^2这n+1项中,至少有一项乘4加1为质数,至少有一项乘4加3为质数;如6,5,4之中4*4+1=17为质数,n>=1,此定理证明如下:;RRQAO 证明:设数列n^2+n,n^2+n-1,n^2+n-2,……,n^2,共n+1项,即下表中各纵列平方数上方的部分,设前n项*4+1能2m+1被之内(>=3)的n个奇数整除,BbyX 2-6-12-20-30-42-56-72-90-110-……H:N_u (1)5-11-19-29-41-55-71-89-109-……;_(U;'; 4 10 18 28 40 54 70 88 108 ……R 3 9 17 27 39 53 69 87 107……GP) 8-16-26-38-52-68-86-106-……33rw~C 7 15 25 37 61 67 84 105…… . 3<=2m+1<=2n+1,设这n项除以2m+1的余数为R,R不等于0且4R+1能被2m+1整除,那么:oQ 欲使4n^2+1为合数,则须:n^2+n=n^2=R MOD(2m+1),当且仅当R=0,即 n=0 MOD(2m+1)时该式成立,换句话说,仅当n能被2m+1整除时成立,而 R不等于0,故该式不成立,这一点可由同余式性质定理,即孙子定理的性质定理得出,CEmA 1:被除数增加或减小除数的倍数,余数不变,GsTl?0 2: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除数不变,则余数扩大或缩小几倍,7c)Z@o 同理 n^2+n-1=n^2MOD(2m+1),n^2+n-2=n^2MOD(2m+1),……,n^2+1=n^2MOD(2m+1)&HP 均不成立,则4n^2+1不能被3<=2m+1<=2n+1整除,据素数的判定定理知,4n^2+1必为素数,kp1w- 欲使4n^2+1为合数,则须前n项中至少有一项*4+1为素数,则证明该数列中至少一项*4+1为素数,*4+3至少一项为素数,原理同上,证毕OVXF. ©数学中国 -- 数学中国 www.mathchina.com  TJ/ ©数学中国 -- 数学中国 www.mathchina.com  _F ©数学中国 -- 数学中国 www.mathchina.com  WK@1U ©数学中国 -- 数学中国 www.mathchina.com  m2F?]W 定理5,n^2-1,n^2-2,……n^2-n,这n+1项中,至少有一个乘4加1为与前述不同的质数至少有一个乘4加3为质数,n>=2,该定理证明如下:h 证明:此数列为表中个纵列平方数的下方部分,上一命题隐含条件:试除因子必须小于商值,*4+1能被试除因子2n+1整除且大于等于2n+1的整数在表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即表中连线第一横行,所以这n项中不会再有2n+1这个试除因子,只有n-1个试除因子,如25=5*5,而25以内只有15=3*5,但3才是试除因子,25以内只须用3一个试除因子即可判定是否为素数,故同理可证至少有一项*4+1及*4+3为素数是成立的,ID3^ 这两个定理均落在杰波幅猜想的区间内,故杰波幅猜想成立M|h 定理14,当n+x>=2且x>=(n+x)/2时,(n+x)(n+x+1)-(x-1)^2,(n+x)(n=x+1)-(x-1)^2-1,……,(n+x)(n+x+1)-x^2这一数列中至少有一项乘4加1为质数,定理证明略{ 据定理14,x取不同的值则有不同的素数,该区间是杰波幅猜想区间内的一小部分,故随着自然数增大,区间内的素数会增多,有波动,不会只有2个,这些素数落在区间(m^2,m^2+m)内,所以成立, 但当N取无理数时有反例,如N=50^0.5,则在(7.5,9.5)内没有素数,大整数也可能有反例,虽然很少,原因就是,N取无理数时,正好在上述定理的区间交接处,且范围稍小,可能正好是合数最稠密的,没有素数, 所以,只能是大致成立,要加以下前提: 1,N大于等于10000,理由:要上述定理同时成立且所述素数不重复,在杰波幅猜想区间必须至少6个素数,10000内有1229个素数,区间平均多于6个. 2,起始位置为M^2,或M^2+M,且字母取整数. 加了前提就是远远成立的,随着自然数增大,其间的素数会很多,远不止1个。 所以老外的猜想除了哥猜,大都是圈了许多问号的圈套,谨防上当,不必深究. 只有哥猜是揭示素数规律的有价值的,黎曼猜想可能是在模糊数学中大致成立,相关公式和定理,只能是参考或近似值。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奥波曼猜想的内容与前提

一家之言,仅供同道参考,欢迎提出批评!
发表于 2011-10-4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奥波曼猜想的内容与前提

楼主分析得正确!
发表于 2011-10-5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奥波曼猜想的内容与前提

青为什么要胜于兰?!真实的中国人!
发表于 2011-10-5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奥波曼猜想的内容与前提

下面引用由changbaoyu2011/10/05 10:49am 发表的内容:
青为什么要胜于兰?                              !真实的中国人!
因为青出于蓝,故胜于蓝。 就象“布出于棉”故“胜于棉”一样。
发表于 2011-10-5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奥波曼猜想的内容与前提

下面引用由尚九天2011/10/05 01:00pm 发表的内容:
因为青出于蓝,故胜于蓝。 就象“布出于棉”故“胜于棉”一样。
成品!半成品?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奥波曼猜想的内容与前提

感谢讨论,1定拿下素数难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14 22:02 , Processed in 0.09045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