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歌德三十年

[原创]哥德巴赫猜想真理性之证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9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哥德巴赫猜想真理性之证明

经过网友们的交流,哥猜研究有新进展。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0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哥德巴赫猜想真理性之证明

哥猜粉丝:烦请介绍“哥猜研究有新进展”好吗?
谢谢。
发表于 2010-12-20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哥德巴赫猜想真理性之证明

下面引用由歌德三十年2010/12/20 10:56am 发表的内容:
哥猜粉丝:烦请介绍“哥猜研究有新进展”好吗?<BR>谢谢。
破解哥猜另辟新径的思路是对的。与网友交流已产生学术亮点。从有关文献看,哥猜的理论研究还没有重大进展。不过在日常生活中哥猜的实际应用有了重大进展,即通过哥猜发现伪民科王晓明(四川江湖郎中),又如人们通过哥猜解闷等。
发表于 2010-12-20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哥德巴赫猜想真理性之证明

注重实际是民科的最大特点,对王晓明不要全盘否定,虽然对他的关于“1+2‘与”1+1’豪无关系的观点,我无法苟同,但这样对付人家有些过分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0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哥德巴赫猜想真理性之证明

ysr:先生:您好,欢迎您的再次光临。我从未对任何人全盘否定。倒是wxm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自不量力地全盘否定前辈大师们的辛勤劳动成果,并对前辈大师们大举发难、大兴讨伐之师且党同伐异,对不赞成其做法的网友进行毫无道理的污蔑与攻击,实在“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完全是在自作自受、自取其辱。
至于您的“关于“1+2‘与”1+1’豪无关系的观点,我无法苟同”的观点。明人不说暗话,我不以为然。“1+2”与“1+1”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我坚持了三十多年的基本观点---我以为前辈大师们的证猜路走错了。否则,我便不会成为哥猜迷。
谢谢。
发表于 2010-12-21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哥德巴赫猜想真理性之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是规律,哥德巴赫规律是素数的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任何人用现有的数学方法试图去证明它是不可能的!规律的东西只能发现,不能证明!!!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1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哥德巴赫猜想真理性之证明

各位网友;热烈欢迎您的质疑与评说。有人说“哥猜是规律。规律的东西只能发现不能证明。”这绝对是对哥猜的误解。那只是他个人的主观认识,并非客观实际。我的命题:形如2(n+2)能够找到一个不大于n的正整数m使得2(n+2)={1+2m}(素数}+{3+2(n-m)}(素数)成立,正是我在理论上对客观实际的描述,那么的简洁明了,甚至高中生都看得懂。说白了就是:只要您给定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我就能使之可表二奇素数之和。哥猜无反例就是我上述理论的依据。我的这个哥猜命题,其唯一的证明方法就是数学归纳法。当然不是普通的归纳法,而是经过改进创新的”马氏分流归纳法“该法不违数学归纳法定理的规范。绝对是"新思想新方法”,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正因为我的论文是新生事物,人们一时不理解是很正常的。但我坚信,只要不是自以为是而是尊重客观、理性思维的人士,就会很快理解的。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哥德巴赫猜想真理性之证明

ysr:先生:您好,欢迎您的再次光临。我从未对任何人全盘否定。倒是wxm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自不量力地全盘否定前辈大师们的辛勤劳动成果,并对前辈大师们大举发难、大兴讨伐之师且党同伐异,对不赞成其做法的网友进行毫无道理的污蔑与攻击,实在“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完全是在自作自受、自取其辱。
至于您的“关于“1+2‘与”1+1’豪无关系的观点,我无法苟同”的观点。明人不说暗话,我不以为然。“1+2”与“1+1”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我坚持了三十多年的基本观点---我以为前辈大师们的证猜路走错了。否则,我便不会成为哥猜迷。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6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哥德巴赫猜想真理性之证明

今天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圣诞日,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1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哥德巴赫猜想真理性之证明

各位网友;热烈欢迎您的质疑与评说。有人说“哥猜是规律。规律的东西只能发现不能证明。”这绝对是对哥猜的误解。那只是他个人的主观认识,并非客观实际。我的命题:形如2(n+2)能够找到一个不大于n的正整数m使得2(n+2)={1+2m}(素数}+{3+2(n-m)}(素数)成立,正是我在理论上对客观实际的描述,那么的简洁明了,甚至高中生都看得懂。说白了就是:只要您给定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我就能使之可表二奇素数之和。哥猜无反例就是我上述理论的依据。我的这个哥猜命题,其唯一的证明方法就是数学归纳法。当然不是普通的归纳法,而是经过改进创新的”马氏分流归纳法“该法不违数学归纳法定理的规范。绝对是"新思想新方法”,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正因为我的论文是新生事物,人们一时不理解是很正常的。但我坚信,只要不是自以为是而是尊重客观、理性思维的人士,就会很快理解的。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17 13:32 , Processed in 0.09330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