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heyide1818

[原创]存在大偶数不可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4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存在大偶数不可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我可以请教一下你在定理4中的注释部分具体讲些什么吗?
发表于 2006-5-4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存在大偶数不可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你在定理4中假设3的证明结论,我认为与你所要证明的意思完全脱节了!如果定理4中假设3的证明结论是对的,你也是没有证明出:此时Pn前的所有素数对应的Xn存在!
发表于 2006-5-4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存在大偶数不可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如果定理4中假设3的证明结论是对的,你也是没有证明出:此时Pn前的所有素数对应的Xn存在!“此时Pn前的所有素数对应的Xn存在”仍然是一个假设的问题,你还是要继续证明他们的存在问题。
发表于 2006-5-4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存在大偶数不可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因为定理2和定理4应该是相交成立,证明的结论才是正确的。而你的证明实际上是一个并列问题来的。请你在认真分析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存在大偶数不可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下面引用由三曦2006/05/04 00:41pm 发表的内容:
通过你上面的回复,我终于看懂了你的论文(除定理4外)。我认为你的论文现在最关键的是定理4的证明,如果你的定理4证明正确的话,那么你的证明就成立了!
感谢你又连发5个回复(第170,171,172,173,174楼).我感到你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因为,你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敬请你看我第90,94和113楼的回复.
发表于 2006-5-6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存在大偶数不可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你的定理4成立与否直接决定了“歌猜”成立与否,但是,我还是看不出你的证明对了没有。我建议你给数学专家看一下,要不你再怎么说,给人看上去就好象是错的!你是否还可以从其他途径再对这个问题再证明一次。我的发言就到此了!我也谢谢你的回复!谢谢!
发表于 2006-5-7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存在大偶数不可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出此观点的朋友,请把这个初等定理学透,然后在想下边的问题。
科学不问出身,科学的发现不会因专业、业余而改变。
    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它久攻不下的原因,一是现有素数理论的欠缺,无法用代数关系表示全体素数,二是中心对称剩余点定理确实难以由实践角度总结发现,三是人们受传统数学理论的束缚太深,认为不可能用简单的理论证明猜想。
    现有的数学理论不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确实是由初等方法证明的。但它不是现有的数学理论。
    第一步,建立素数的代数理论取代艾氏筛法 。
    因为筛法无法表示素数的无限大条件。新理论叫迭加因数剩余素数理论。判定素数的方法叫模根剩余法,它用条件通式表示素数,它用代数方法解决了无限多素数的表示问题。
引理1。 若p为自然数中的任意素数,则p是素数的充分条件是:
                p≠4+2n+h (2+n)
                        n=0、1、2、3 …                        
                         对n的依次取值都重复取
                         h=0、1、2、3 …
    明显看出,全体素数P是以≥2的全体素数为迭加因数在自然数列中连续迭加通过后的迭加条件剩余数。有了这个理论和实践方法为前提,猜想的关系可写为:2N=p+q (这里N = 3、4、5 … p,q适合于全体素数 ), 这样一来就把哥德巴赫猜想问题变成了偶数不定方程素数不定解的判解问题。问题的实质是以偶数的 二分之一的N值为中心对称分布两个素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在这里变成了对对称性质数学规律的研究,对对称剩余性质数学规律的研究。
    第二步,证明中心对称分布剩余点定理。
在对称性的研究中,我们把数轴上以0为中心的数学对称,发展成为以1/2 为中心的区间对称。提出了中心思维和区间思维的思维方法。具体做法是;中心定点,区间无限,中心条件,计算两边。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95年发现并理清了中心对称分布剩余点性质的数学规律并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中心对称分布剩余点定理(一):
    如P1、P2、P3 …Pn分别是不同的奇素数,数轴上的a点值是P1、P2、P3 …Pn连乘积的2m倍整数(m为任意正整数),现P1、P2、P3 …Pn分别依次迭加从数轴上整点区间[0, a]内通过且1/2 a点是全部通过素数的迭加点,则整点区间[0,  a]内以1/2 a点为中心对称分布剩余点的数量是:
1/2 a(1─ 1/P1)(1-1/ P2)(1-1/P3)…(1- 1/Pn) 对
        (证略)
中心对称分布剩余点定理(二):
    如P1、P2、P3 …Pn分别是不同的奇素数,数轴上的a点值是P1、P2、P3 …Pn连乘积的2m倍整数(m为任意正整数),现P1、P2、P3 …Pn分别依次迭加从数轴上整点区间[0, a]内通过且1/2a点不是全部通过素数的迭加点,则整点区间[0, a]内,以1/2a点为中心对称分布剩余点的数量是:
1/2 a(1─ 2/P1)(1-2/ P2)(1-2/P3)…(1- 2/Pn) 对
(证略)
    中心对称分布剩余点定理的发现为哥德巴赫猜想证明提供了必需的工具,同时也扫平了最后的障碍。
    第三步,利用中心对称分布剩余点定理,给出偶数不定方程素数不定解数量的计算公式。即 偶数表为两个素数之和时表法数的计算法则。
    由于我们已给定全体偶2N的数学条件,已获全体素数P的迭加因数数学条件,又知道偶数表为两个素数相加是以偶数1/2的N值为中心为中心对称分布两个素数,在这个基础上,在偶数不定方程2N=x+y(这里x﹑y为素数,N = 3、4、5 …  )素数不定解数量计算关系中,把偶数2N的因数分解条件做为中心对称分布剩余点定理计算时的因数取值条件,这样一来任意偶数不定方程素数不定解数量的多少都可精确计算得出。并由这个数学关系得出:偶数不定方程素数不定解数量随着偶数的增大而增加。
    新理论以等式关系为基础,直观简单、易于实践。这些直观简洁的数学规律使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性质得到了彻底的证明。
    愿和有数学思维的朋友深入交流。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6-5-8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存在大偶数不可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下面引用由三曦2006/05/06 06:53pm 发表的内容:
你的定理4成立与否直接决定了“歌猜”成立与否,但是,我还是看不出你的证明对了没有。我建议你给数学专家看一下,要不你再怎么说,给人看上去就好象是错的!你是否还可以从其他途径再对这个问题再证明一次。我 ...
1.我感谢第176楼.
2.至今未见有人能具体地指出本楼正帖定理4的错误.
3.设n>3.则在数轴上与n等距离的左右两侧至少有一对素数.这一命题是哥猜A的等价命题.用句哲学的话来说:无论理论与实践,对称总是相对的.不对称才是绝对的.具体来说,这一命题也是不可能由数学归纳法来证其为真的.因此,我不同意第177楼及其类似的思路和方法.非常抱歉.
 楼主| 发表于 2006-5-9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存在大偶数不可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希望大家更多关注本楼正帖定理4并提出不同意见!
发表于 2006-5-9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存在大偶数不可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看了又看,三番五次地看了.定理4完全正确.游刃有余,令人叹为观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6 04:15 , Processed in 0.10258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