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愚工688

为什么说歌德巴赫猜想是必然成立的——数学问题要依据数据说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5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工688 发表于 2015-12-14 12:53
无论你吹嘘证明了什么,认为是真实的,就应该发到专业的数学机构去申报。
在这里大家交流的只是基本的数 ...

楼主不但不懂数学!更不懂什么是基础数学?什么是计算数学?
符合大自然法则的纯数学的理论能够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而你的求值只是只是胡拼乱凑!
       不要浪费你的宝贵时间了!好好反省反省吧!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5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在深 发表于 2015-12-14 16:31
楼主不但不懂数学!更不懂什么是基础数学?什么是计算数学?
符合大自然法则的纯数学的理论能够证明一 ...

整天的发神经!
如果你懂的话,就把你自己的式子计算一下,看看会得到什么东西!
自己不发帖,到处胡乱跟帖,兜售自己的"伟大成果",却从来对自己的公式不进行一次的计算!
发表于 2015-12-15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工688 发表于 2015-12-15 09:47
整天的发神经!
如果你懂的话,就把你自己的式子计算一下,看看会得到什么东西!
自己不发帖,到处胡乱跟帖, ...

楼主你好!
             可以发帖,但不是毫无意义的数值计算!
             而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有理有据的证明!!

                               你有兴趣吗?
发表于 2015-12-16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工688 发表于 2015-12-13 08:43
你的分类计算的毛病,我早就明白了,前面我也提出了一些偶数让你计算,主要就是含比较多小素数的偶数,因为 ...

楼主朋友好!您的数据正确,佩服!之于我方法也有可取之处,误差大小是偶然中的必然。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相互素数个数不同,组合(配对)概率不一!下面三个数据可佐证:
30018=2*3*5003
60018=2*3*1429
90018=2*3*3*3*1667
D(30018)=3257^2/24*1000=442(个)          这是我的计算,没有正确数据作参考;
D (60018)   =5608^2/24*2000=655                        天山草老师938    误差30/100
D (90018)   =8713^2/24*3000=1054                      天山草老师1117  误差0.5/100
[(1117+938)-(655+1054)]/2055=0.175/100     平均0.175,与您的实验数据相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6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愚工688 于 2015-12-16 12:54 编辑
重生888 发表于 2015-12-16 02:01
楼主朋友好!您的数据正确,佩服!之于我方法也有可取之处,误差大小是偶然中的必然。为什么这么说,是因 ...


M= 30018   S(m)= 462   S1(m)= 451  Sp(m)≈ 456.18  δ(m)≈-.0126   K(m)= 2     δ1= .011
M= 60018   S(m)= 938   S1(m)= 926  Sp(m)≈ 965.86  δ(m)≈ .0297   K(m)= 2.4   δ1= .043
M= 90018   S(m)= 1117  S1(m)= 1101 Sp(m)≈ 1129.39 δ(m)≈ .0111   K(m)= 2     δ1= .026
30018 = 2 * 3 * 5003 ;
60018 = 2 * 3 * 7 * 1429 ;
90018 = 2 * 3 * 3 * 3 * 1667;
显然你的分类只考虑了偶数60018含有3时的影响,没有考虑到同时含有3、7因子时的叠乘作用,因此计算值小了20%,误差必然增大。
而另外2个偶数的 K(m)= 2 ,只有素因子3的影响,  则误差不大。

我上面3个偶数的相对误差平均值应该是:0.0178,不会达到0.175的。差别是10倍左右。前面的手工计算的示例的相对误差也不会这么大的。

大家都是玩一下,可以随意,没有必要太认真。相对误差的大小其实也可以无所谓的,只要能够在玩中间得到快乐就行!
发表于 2015-12-17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好玩!
好好的玩!
发表于 2015-12-17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重生888 于 2015-12-16 23:57 编辑
愚工688 发表于 2015-12-16 12:36
M= 30018   S(m)= 462   S1(m)= 451  Sp(m)≈ 456.18  δ(m)≈-.0126   K(m)= 2     δ1= .011
M= 60 ...


谢谢朋友!
我按您的方法,摆出3000的式子,请您看下对不对?
D(3000)=[(3000-2)/2/2]*2/1*4/3*5/6*9/10*11/12*15/16*17/18*21/22*27/28*29/30*35/36*39/40*41/42*45/46*51/5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愚工688 于 2015-12-17 01:15 编辑
重生888 发表于 2015-12-16 23:53
谢谢朋友!
我按您的方法,摆出3000的式子,请您看下对不对?
D(3000)=[(3000-2)/2/2]*2/1*4/3*5/6 ...


不对! 3000里面含小于根号(3000-2)的奇素数因子3、5(重复不计),故下面计算式中3、5的因子与其它的因子不同。
M= ? 3000 ;
A= 1500 ,x= : 11 , 49 , 53 , 67 , 71 , 101 , 119 , 127 , 193 , 197 , 199 , 209 , 221 , 223 , 241 , 277 , 283 , 287 , 347 , 371 , 377 , 407 , 413 , 431 , 449 , 451 , 479 , 487 , 503 , 517 , 529 , 553 , 563 , 581 , 589 , 613 , 637 , 641 , 643 , 661 , 679 , 703 , 713 , 739 , 743 , 767 , 773 , 781 , 809 , 839 , 841 , 847 , 857 , 881 , 883 , 893 , 899 , 923 , 937 , 959 , 977 , 1021 , 1039 , 1043 , 1051 , 1057 , 1079 , 1091 , 1117 , 1121 , 1133 , 1147 , 1163 , 1183 , 1187 , 1189 , 1193 , 1207 , 1219 , 1229 , 1231 , 1249 , 1267 , 1277 , 1289 , 1301 , 1303 , 1319 , 1333 , 1337 , 1343 , 1351 , 1361 , 1387 , 1397 , 1403 , 1417 , 1427 , 1439 ,( 1453 ),( 1457 ),( 1463 ),( 1469 ),( 1471 ),
M= 3000    S(m)= 104   S1(m)= 99   Sp(m)≈ 98.03  δ(m)≈-.057   K(m)= 2.667  r= 53
* Sp( 3000)=[( 3000/2- 2)/2]*( 2/ 3)*( 4/ 5)*( 5/ 7)*( 9/ 11)*( 11/ 13)*( 15/ 17)*( 17/ 19)*( 21/ 23)*( 27/ 29)*( 29/ 31)*( 35/ 37)*( 39/ 41)*( 41/ 43)*( 45/ 47)*( 51/ 53)≈ 98.03
[( 3000/2- 2)/2]表示在[0,A-2]的区间内的(3000/2-2)的自然数中间有1/2的数是奇数或偶数,(因为A是偶数,x取奇数)
( 2/ 3)表示在[0,A-2]的区间内的(3000/2-2)的自然数中间有2/3的数不能被3整除;(A除以3余数为0,x则取除以3的余数不为0,A±x显然不能整除3)
( 4/ 5)表示在[0,A-2]的区间内的(3000/2-2)的自然数中间有4/5的数不能被整除;
( 5/ 7)表示在[0,A-2]的区间内的(3000/2-2)的自然数中间有(7-2)/7的数除以7时的余数不等于A/7的余数j7和7-j7;
……





发表于 2015-12-17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工688 发表于 2015-12-17 01:04
不对! 3000里面含小于根号(3000-2)的奇素数因子3、5(重复不计),故下面计算式中3、5的因子与其它的 ...

我不懂,有时有3的因子,为(3-1)/(3-2);同样有3的因子,又为(3-1)/(3-0) ?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生888 发表于 2015-12-17 02:18
我不懂,有时有3的因子,为(3-1)/(3-2);同样有3的因子,又为(3-1)/(3-0) ?

在计算Sp(m)的时候,
Sp(m)= (A-2) P(2·3·…·n·…·r)
      =(A-2)*P(2)P(3)…P(n)…P(r)
      =(A-2)*(1/2)*f(3)*…*f(n)*…*f(r). ----{式3*}----这也是人们通常所称为“连乘式”的一种素对计算式子。
式中:3≤ n≤r;n是素数。f(n)=(n-1)/n, [jn=0时];或f(n)=(n-2)/n, [jn>0时] ;jn系A除以n时的余数。
这个式子计算时:含哪个素因子n,则f(n)=(n-1)/n, [jn=0时];

在分析计算值的构成时,我转化成下面的式子,把K(m)提出来,使得连乘的式子成为P(m)min,再引入合数因子后能够约分化简,而k(3)=(3-1)/(3-2), 而(3-1)/(3-2)*(3-2)/3=(3-1)/3,如同我的计算示例那样。这样可以看到K(m)对素对数量的影响。

Sp(m)=(A-2)*K(m)* P(m)min=(A-2)* K(m)*(1/2)(1/3)(3/5)(5/7)(9/11)*…*[(r-2)/r] ,{式7} ----连乘式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28 03:17 , Processed in 0.08492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