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discover

Φ(m)函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4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lusishun 发表于 2019-8-24 06:34
》》》》既然你坚持认为连乘积公式是近似值,就此打住,我没有必要与不入门的人浪费时间。比例筛法网上 ...


>>>01年到现在,18年了,你的成果还没被认可,应该反思自已的错误了。人生又有几个18年?


遇到的都是像您一样的明白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4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lusishun 发表于 2019-8-24 06:32
》》》》》之间的意思即不带两头。113~127之间的自然数只有13个。

13(3/7)(23/36)(2/3)(4/5 ...

》》》》你的加强筛法是大于1.6,0>1.6?

这里边的思想,您就要研究下无理数,虚数,虚功的概念产生与意义。

任何概念,原理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的,任何事物脱离了它的背景都是号无意义的,
你想让筛的结果等于0,那是你的要求脱离应用背景,

点评

事实摆在面前,多说有意思么?  发表于 2019-8-24 16: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4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99,100】应用加强比例筛法,也不可得到等于0的结果啊,
2(3/7)(23/36)(2/3)(4/5)=0.292063492,

点评

容斥公式可以。  发表于 2019-8-24 16: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4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lusishun 发表于 2019-8-24 08:38
》》》》你的加强筛法是大于1.6,0>1.6?

这里边的思想,您就要研究下无理数,虚数,虚功的概念产生与 ...

这叫事实?
我的证明论文中没有113到127的区间,这不是我的倍数含量加强比例筛法的应用区间,不是论文中的事实。对吧。

点评

二者逻辑相同。  发表于 2019-8-24 16:53
二者逻辑相同。  发表于 2019-8-24 1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5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逻辑使我想起43年前,
一个同事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老师为了启发一个同学思考的兴趣,说:你妈妈把煮的鸡蛋给你3个,把剩下2个,给你弟弟,你妈妈一共煮了几个鸡蛋?
这个同学回答说:老师,俺的鸡不下蛋。


另:您怎么连欧拉函数的来历都不清楚啊?它的推导是很简单啊。

点评

人人皆知的问题,有必要重复么?  发表于 2019-8-25 22: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5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discover 发表于 2019-8-6 08:46
数论中,Π(1-2/p)的含义并不明确,本帖作了一点思考,暂且称为Φ(m)函数,不知是否可行?是否还有其他内涵 ...

数论中,Π(1-2/p)的含义并不明确,本帖作了一点思考,暂且称为Φ(m)函数,不知是否可行?是否还有其他内涵?
望陆老师和网友指教!

你邀请陆老师和网友,你却又要打住,初心有丢了。Π(1-2/p)不可凭空降生,必须有来龙去脉。这就等差项同数列的性质规律确定的,没有等差项同数列的性质规律,n/2*Π(1-2/p)是空中楼阁。

点评

各人的理解不同,能推出主帖的公式就行。  发表于 2019-8-25 23:07
等差项同数列,应该是首项相同的等差数列。  发表于 2019-8-25 2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6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lusishun 发表于 2019-8-25 05:18
数论中,Π(1-2/p)的含义并不明确,本帖作了一点思考,暂且称为Φ(m)函数,不知是否可行?是否还有其他内 ...


等差项同数列,应该是首项相同的等差数列,

您说的不对,字面说的清楚

点评

如同倍数含量一样,已经没有兴趣。  发表于 2019-8-26 07: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6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lusishun 发表于 2019-8-25 22:52
等差项同数列,应该是首项相同的等差数列,

您说的不对,字面说的清楚

>>>数论中,Π(1-2/p)的含义并不明确,本帖作了一点思考

不忘初心吗?

随便放弃初心,很容易错失良机,远离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6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数论,对偶数m(m≥6),函数Φ(m)是小于m的正奇数中q与m互质且q-2k或q+2k(k≥1)与m互质的正奇数q的数目

这是您研究的目的。

您应寻求去证明,

点评

证法不只一种,未必用到等差同项数列这种换汤不换药的东西。  发表于 2019-8-26 1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6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证法不只一种,未必用到等差同项数列这种换汤不换药的东西

你这里错了个词:
是项同,
不是同项

点评

如同倍数含量,生造数学概念是画蛇添足。  发表于 2019-8-26 1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9 03:11 , Processed in 0.08286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