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重生888@

为什么陈式计算式,能成为定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3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相值得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4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此贴顶上来给大家看看!我的四个公式又有了新的内容:
利用斐波那切数列倒数和作为辅助系数:
D(N)=5/3*(N+Fi*N/lnN)/(lnN)^2           Fi 是斐波那契倒数和(i=0  1  1.....)
D(N)=    5/6*(N+Fi*N/lnN)/(lnN)^2
D(N)=    5/4*(N+Fi*N/lnN)/(lnN)^2
D(N)=    5/8*(N+Fi*N/lnN)/(lnN)^2

以上四个新新公式,能更精确计算任意偶数的素数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5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为了求【各有多少个】素数对的话,在当今数理条件下,只能说自己的计算多么接近于真值,其实,这只不过是种自我:欣赏心态在作怪。接近于也好,趋近于也罢,都不是真值,到底接近于或趋近于到什么程度,才能算作 完美?这是没有评判标准的,唯有等于真值,才是绝佳的无可争议标准。但是,按目前数学理论基础条件来看,根本不具备这个 条件,将来的希望也是渺茫的。所以,以求得【各有多少个】素数对的途径,必然落入争论不休的境地,也是个想在不具备客观条件下解决问题的错误作为。
说到哈-李公式或陈景润的公式,基本都是在系数上下工夫,并为自己的结论找说词。其实,都是中了哈代的道。根据素数对的周期性构成规律来看,还有诸多个调整系数可用,只不过各自适用范围各异而已。所以,完全可以肯定地说,哈-李公式与陈景润公式的最大差异,就是所适用的偶数范围上的差异,只要符合他们能适用的偶数范围或类型,计算出来的精度就高一些,反之,就要差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5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公式计算精度超过了哈李公式就够了!有谁计算公式超过了哈李公式,可拿出来比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5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fbpgyfk 于 2022-2-15 04:09 编辑

只要属于求解有多少素数对范畴的,只要没有计算出准确无误的素数对个数,无论怎么接近于真值,统统与哈-李公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过是个半斤八两的问题而已。试想一下,一个麻子坑大且麻点多的人与一个只有少数几个麻点且麻坑小的开花患者,不都称为得过天花的病人吗?谁能说那个麻子坑少且小的人没有得过天花?
再说,无论是谁,在计算有多少素数对的公式中,是否都要用到素数比值的连乘积?这就得了,因为具体的素数都是无法用通用公式求得,都是用筛法筛出来的,当偶数充分大或无穷大时,谁也不能给出最大素数到底是几,这就与哈-李公式一样,自己的计算公式都归属于猜想范畴。本人只因这个道理,才放弃了准确无误地计算出任意偶数真实素数对个数的结构式,而彻底地认识到哥猜命题的真实含意是要确定【有没有】素数对问题,这才从有多少的误途中转向到【有没有】的正确途径上来,进而推论出素数对个数的下限计算公式,也认清了哈-李式方法和途径失败的根本原因(以猜想证猜想,没有准确无误的素数,一切高精度计算都是妄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vfbpgyfk 发表于 2022-2-15 11:43
只要属于求解有多少素数对范畴的,只要没有计算出准确无误的素数对个数,无论怎么接近于真值,统统与哈-李 ...

哈李公式不是说自己是下限值吗?您的证明,怎样能使人认可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6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为下限值,不是凭谁说,而是据实而论。如果哈-李公式是计算素数对个数的下限值,何必要费那么大的劲去解决余项值?
能否被人认可,那也不是靠谁说了算或认可, 而是要有数理依据地据实评判和实践检验,拿不出否定的数理逻辑理由和实践可否定的数据依据,凭那张红口白牙瞎咧歪,岂能让人信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7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vfbpgyfk 发表于 2022-2-16 16:20
是不为下限值,不是凭谁说,而是据实而论。如果哈-李公式是计算素数对个数的下限值,何必要费那么大的劲去 ...

请单独发一个您转变后的数理逻辑证明,好到您主贴中讨论,以免红口白牙说不清!

点评

已经把《凡是大于4的偶数都有素数对》顶上来了,请赐教或讨论。  发表于 2022-2-17 10: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7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真的知道怎样把陈氏定理应用于实践计算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8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zy1818sd 发表于 2022-2-17 14:37
你真的知道怎样把陈氏定理应用于实践计算吗?

这个“你”是指重生888,还是那宝吉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7 15:25 , Processed in 0.10279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