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面第一行的前半部分是归纳基础, 后半部分是归纳假定.
第二,三行完成了P(k)真则P(k+1)亦真的论证, 第四行说的
就是命题P(n) 对一切正整数 n 成立. 其中命题P(k) 完整
写出来是 0<b(k-1)<b(k)<a(k)<a(k-1). 其中 a(0), b(0)
可取任意使 P(1) 成立的数, 因为后面的推理不依赖它们.
如果非要较真, 那么 b(0) = a(1) -√{(a(1))^2-(b(1))^2},
b(0) = a(1)+√{(a(1))^2-(b(1))^2}.
上面的这段注释照顾到了归纳法的教条. 其实就算没有
归纳法的概念, 我上面的这段论说难道没有说明从
0<b(1) < a(1) 出发可以一步一步地得到所需结果吗?
这才是归纳方法的精髓所在么. 想想看是什么东西妨碍
了你理解真正需要理解的东西? 是哪一步伤到了你的"感情"?
这感情是对某种范式的迷信般的期待, 其实范式没什么不好,
迷信范式不好. 要弄懂范式后面的精髓.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