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cuikun-186

双筛法证明:每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是2个奇素数之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2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观实际问题,(1+1)真值公式只有计数函数公式,用渐近式无法给出真值!
首先的渐近式是圆法的渐近式,与双筛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哈李公式是在假设(1+1)成立的前提下,哈李利用圆法给出的,
况且哈代大师有言在先:“失败于细节”,余项不可估!
然而,崔坤给出的下限值是在分析真值公式的前提下,运用素数定理和乘法原理给出的,
也就是说,崔坤给出的是(1+1)成立的一般性证明,与哈李的渐近式毫无瓜葛,
学界沿着哈李公式比较精确性,是刻舟求剑的形而上学,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对于任何公式只要有一个反例,那么该公式就被否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2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uikun-186 于 2021-10-23 15:15 编辑

哥猜问题本质上是探索有没有的问题,
而崔坤下限值公式:
r2(N)≥[0.92129^2*N/(lnN)^2]≥1个奇素数,
正是这一问题的最佳探索工具。
俱往夕,
哈代大师失败于细节,
陈氏定理终止于1+2。
真理面前无反例才是王道!
严谨的逻辑告诉我们,
真理在定义域内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是无反例的,
因为在可知的范围内如果存在反例,
那么在不可知的范围内人们无法知道有无反例的。
因此,数理逻辑告诉我们,只要是公式就必须没有任何反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2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素数定理推论:

Q=3+q1+q2

证明:

根据2013年秘鲁数学家哈罗德·贺欧夫格特已经彻底地证明了的三素数定理:

每个大于等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每个奇素数都可以重复使用。

它用下列公式表示:

Q是每个≥9的奇数,奇素数:q1≥3,q2≥3,q3≥3,则Q=q1+q2+q3

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必有题设:q1≥q2≥q3≥3

Q+3=q1+q2+q3+3

Q+3-q3=3+q1+q2

等式右边只有3+q1+q2,与q3无关

同时,有且仅有q3=3时,等式左边Q+3-q3=Q

则有新的推论:Q=3+q1+q2

左边Q表示每个大于等于9的奇数,右边表示3+2个奇素数的和。

结论:每一个大于或等于9的奇数Q都是3+2个奇素数之和

实际上:

数学家们验证了6至350亿亿的每个偶数都是2个奇素数之和,那么6至350亿亿的每个偶数加3,则有:

9至3500000000000000003的每个奇数都是3+2个奇素数之和,

这验证了三素数定理推论Q=3+q1+q2的正确性。

r2(N)≥1

证明:

根据三素数定理推论Q=3+q1+q2

由此得出:每个大于或等于6的偶数N=Q-3=q1+q2

故“每一个大于或等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即总有r2(N)≥1

例如:任取一个大奇数:309,请证明:306是2个奇素数之和。

证明:根据三素数定理我们有:309=q1+q2+q3

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必有题设:三素数:q1≥q2≥q3≥3

那么:309+3=3+q1+q2+q3

309+3-q3=3+q1+q2

显然有且仅有q3=3时,309=3+q1+q2

则:306=q1+q2

证毕!

后记:

潘承洞教授说过:
已知奇数N可以表成三个素数之和,
假如又能证明这三个素数中有一个非常小,
譬如说第一个素数可以总取3,
那么我们也就证明了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2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uikun-186 于 2021-10-22 15:45 编辑

三素数定理推论Q=3+q1+q2解决了一般性证明;
r2(N)≥[0.92129^2*N/(lnN)^2]解决了下限值。
两大定理是击穿《1+1》的金箭!
当然双筛法也是遵循一般性证明的推理逻辑给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2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条条大路通罗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先生的伯乐精神令大家钦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uikun-186 于 2021-10-23 11:20 编辑

一个学者是否够个数学家,标准是什么?
一、即便你能把当今数学百科全书都背下来但却没有数学创新,那你也不够一个数学家。
二、你若是个被大多数同行认可,以下情况之一的学者,你便够个数学家:
1、发现一个精彩的新命题,
2、证明出一个漂亮的新定理,
3、给出一个优美的新公式,
4、创立了一种新的数学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uikun-186 于 2021-10-23 14:19 编辑

r2(N)=(N/2)∏mr这个公式的理念完美无缺。
而下限值公式r2(N)≥[0.92129^2*N/(lnN)^2]是对真值的下限值估计,
两者是主副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人说什么AB两列数列联系不明,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uikun-186 于 2021-10-23 15:42 编辑

有的人不看书,不学武术,所以就看不懂崔坤的证明。

这里展示一下王元《谈谈素数》第42页上关于切比雪夫定理:

崔坤把不等式变形为:

切比雪夫不等式是:a(x/lnx) ≤π (x)≤ A(x/lnx),a=0.92129,A=1.105548

对于偶数N≥6,则有:1.105548(N/lnN)≥π (N)≥0.92129(N/lnN),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11 14:03 , Processed in 0.0803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