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elim

【手把手教副教授】-----极限和数学分析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9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 jzkyllcjl 能写出 lim (na(n)-2)/lim(a(n)/3) 这种式子,就没有办法抵赖你算极限的畜生不如了。

你搞得东西不论是什么,只要与 t(n+1) > t(1) + ln(n)/30 矛盾,就是错的。因为这个不等式的推导不依赖于数值计算,而依赖于精准的定性分析。

你的所谓计算误差等等,都是【全能近似】破产的证据。但我的分析不依赖于这些烂货。我不需要把错误的计算拿来冒充所研究的对象。

严谨并明晰的分析面前你能做的,只有干嚎反对了,既拿不出论证,又拿不出反例。又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错误,真是生不如死啊。



 楼主| 发表于 2018-5-31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jzkyllcjl 几十年如一日不好好学习,却天天向下,现在就是手把手教他主贴这种初等数学,他也学不会了。所以各位应当引以为戒,不要跟着这个老差生搞倒行逆施。应该踏踏实实做数学。
 楼主| 发表于 2018-5-31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副教授沦为学渣,数学生涯以啼猿声告终,jzkyllcjl 实现了0的突破.
发表于 2018-6-1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elim 发表于 2018-5-31 08:56
副教授沦为学渣,数学生涯以啼猿声告终,jzkyllcjl 实现了0的突破.

你是污蔑人。我50年 买了孙光远的微积分学 参加治淮工程,但计算河道疏浚 工程时,无法使用定积分计算曲边断面的面积。56年被保送上了大学,57年被领导派出 到生产科研单位了解 对数学的需要,翻译了图论的论文,60年被学校领导抽出当了大学数学教师。此后 一直努力搞数学研究。提出使用唯物辩证法解决数学理论研究中问题的意见。
发表于 2018-6-1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zkyllcjl 于 2018-6-1 08:44 编辑

第七,总结上边几点,可知:由于elim的递推性题设的“a(n)在n充分大时,没有有效数字的事实”,可知: 它与 ε-N性极限定义要求数列每一项都能准确计算的事实不符,从而得到他提出的a(n),na(n)与A(n)的极限都是无法计算的。为了计算这些极限,必须修改他的题设。为此,笔者提出过,几个a(n)依赖n的确切的可导函数表达式如下:a(n)=2/n;a(n)=ln(1+2/n ) ;a(n)=2/(n+1) ;a(n)=ln(1+2/(n+1) ; 根据这几个表达式都可以得到a(n)→0 ,na(n)→2,(na(n)-2)→0,A(n) →0的结论。笔者还提出过表达式:a(n)=2/n+λln n/n^2   ,使用这个表达式,可以得到A(n)的极限为λ, 特别是如果取λ=2/3可以得到elim 希望的A(n)的极限为2/3的结果,事实上,他在2018年3月8号提出过这个表达式,但由于与他的原有递推题设矛盾,他后来不提这个做法了。
总之,elim提出的这个极限问题,不是说明全能近似分析方法的破产,而是说明不联系实践,不尊重实践事实的纯形式逻辑主义者的破产。上述极限问题的争论就是一个理想与近似、无穷与有穷概念的相互斗争,数学家一切思考,都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都必须有实用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头用数值计算证明不等式,玩作弊炒作极限。通不过极限入门自测,拿0作分母是家常便饭,副教授堕落成学渣,惨不忍睹。
发表于 2018-6-1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elim 发表于 2018-6-1 03:12
老头用数值计算证明不等式,玩作弊炒作极限。通不过极限入门自测,拿0作分母是家常便饭,副教授堕落成学渣 ...

不是我拿数值计算证明不等式,而是你的题设是递推计算性题设,这个递推计算的第一步a(1)=ln(1+0.5)的绝对准十进小数值就无法绝对准算出来;a(1)的有误差的近似值算出后,使用递推题设计算后续自然数的a(n)的有效数字会减少,这样一来,总有足够大的自然数N存在,使n>N的a(n),na(n)与A(n)的递推计算结果,没有有效数字。所以你的“a(n)在n充分大时,没有有效数字的事实”,你不能取极限得到τ(n)趋向于正无穷的结论 结论。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递推公式决定了序列项之间深刻的,普适的序关系,不等式的证明就是揭示这个序关系。你那些有效数字失丧事实证明了你的【全能近似】谬说的破产,跟我的不等式毫不相干。

副教授沦为学渣,你实现了0的突破。范秀山客串跟进。当学渣你的使命感很强啊。
发表于 2018-6-2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是你的题设是递推计算性题设,这个递推计算的第一步a(1)=ln(1+0.5)的绝对准十进小数值就无法绝对准算出来;a(1)的有误差的近似值算出后,使用递推题设计算后续自然数的a(n)的有效数字会减少,这样一来,总有足够大的自然数N存在,使n>N的a(n),na(n)与A(n)的递推计算结果,没有有效数字。所以你的“a(n)在n充分大时,没有有效数字的事实”,你不能取极限得到τ(n)趋向于正无穷的结论 结论。
发表于 2018-6-2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总结上边几点,可知:由于elim的递推性题设的“a(n)在n充分大时,没有有效数字的事实”,可知:它与ε-N性极限定义要求数列每一项都能准确计算的事实不符,从而得到他提出的a(n),na(n)与A(n)都是不能进行求极限计算的。为了计算这些极限,必须修改他的题设。为此,笔者提出过,几个a(n)依赖n的确切的可导函数表达式如下:a(n)=2/n;a(n)=ln(1+2/n)  ; a(n)=2/(n-1);a(n)=ln(1+2/(n-1)); ; 根据这几个表达式都可以得到a(n)→0 ,na(n)→2,(na(n)-2)→0,A(n) →0的结论。笔者还提出过表达式:a(n)=2/n+λln(n)/n^2    ,使用这个表达式,可以得到A(n)的极限为λ, 特别是如果取λ=2/3可以得到elim 希望的A(n)的极限为2/3的结果,事实上,他在2018年3月8号提出过这个表达式,但由于与他的原有递推题设矛盾,他后来不提这个做法了。
总之,elim提出的这个极限问题,不是说明全能近似分析方法的破产,而是说明不联系实践,不尊重实践事实的纯形式逻辑主义的破产。上述极限问题的争论就是一个理想与近似、无穷与有穷概念的相互斗争,数学家一切思考,都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都必须有实用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26 20:07 , Processed in 0.09755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