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青山

《数学辩证法》对数学、物理学、哲学的贡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4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山: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你对无尽小数的争论不能发表一点解决的意见,出书有何用?
你的“有理数有限性”的说法就是违反实际的!你的书不用看了。

点评

看你一大把年纪被几个晚辈羞辱,我是看不过去,心生怜悯,给你指一条明路。现在看来,为老不尊,也难怪别人~~作为马克思主义数学学派的创始人,岂能跟你一样的视野?我的书是给明白人看的,给讲道理的人看的,哈  发表于 2015-12-4 13:35
发表于 2015-12-4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jzkyllcjl 的书兜售不出去,青山的书也好不到哪里去。一路货色,吵什么吵。

点评

那你就接着跟老先生吵去,再吵10年也不会有结果  发表于 2015-12-4 17:29
发表于 2015-12-4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伟人,一路货色,,,

点评

历史将证明,到底谁是小丑~~~~哈哈`  发表于 2015-12-4 18:50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4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yangke 发表于 2015-12-4 17:48
两个伟人,一路货色,,,

不光是混混,就是真有本领的也未必行 见:
http://www.mathchina.com/bbs/for ... id=38529&extra=
发表于 2015-12-5 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lim 于 2015-12-4 15:30 编辑

数学本质上是元词,元谊,原子公式(公理系统)及由此通过构成法则及演绎规则张成的形式系统。其全部合法性都在于自洽性。其中对象的存在性也归结为可证性(即可从存在公理推出)。

数学与物质世界的‘关系’是通过模型搭建的。如果数学结果与实际不合,也未必是数学的问题,很可能是模型的问题。举例来说,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力学就是模型的改变而不是数学理论的改变。当时数学的某些分支还没有物理世界的解释,或者说还不知道有任何理论以外的“用处”。这些都很好的说明了数学对实践,物质世界的超越性。当然,数学思想完全可能从某种程度的实践得到灵感,但是归根到底数学必须超越实践,否则寸步难行:没有一个数学定理是实践的结果:勾股定理不是量出来的。原因很简单,实践总是有限的和测不准的,而数学定理具有一般性,并且不以实践的测不准为转移。即使处理近似计算,数学所使用的方法及表示还是精确的(误差的界限或阶)。测不准原理就是用精确的经典数学表达和证明的。

什么是可能的“数学辩证法”? 就是彻底与庸俗化了的唯物辩证对立,以达成数学对实践的指导。所以现代数学就是经典的辩证法数学,在方法论上任何另起炉灶的东西只会出于对数学和辩证法的无知和肤浅和自以为是,而且必然是反数学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山 于 2015-12-5 09:57 编辑

针对16楼的回复:

数学本质上是元词,元谊,原子公式(公理系统)及由此通过构成法则及演绎规则张成的形式系统。
——这是先入为主。我不承认这种说法。数学家、哲学家们也有人信,有人不信。因为,按照这种说法所形成的数学体系,漏洞百出,形成数不清的悖论,不能自圆其说。不同数学流派间格格不入,争论不休。

其全部合法性都在于自洽性。
——现在的数学体系实现“自洽性”了吗?没有,一点也没有。我们看到的铁的事实是,光是对自然数的定义,就有康托、戴德金、皮亚诺、诺依曼、Sarkovskii、Jacobson、Gellert等大大小小几十种,而且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这样的体系也好意思谈“自洽”?

其中对象的存在性也归结为可证性(即可从存在公理推出)。
——数学家们甚至连公理从哪里来的都搞不清,从公理推出的东西有几分可信?父亲来历不明,儿子、孙子再真也没用。

数学与物质世界的‘关系’是通过模型搭建的。
——谁搭建的呢?如果是人搭建的,就有可能是错的。

如果数学结果与实际不合,也未必是数学的问题,很可能是模型的问题。
——说到底,还是数学家的问题、数学体系的问题。

举例来说,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力学就是模型的改变而不是数学理论的改变。
——正是因为数学理论的内在缺陷得不到消除,所以才导致了经典力学、相对论力学之间有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

当时数学的某些分支还没有物理世界的解释,或者说还不知道有任何理论以外的“用处”。这些都很好的说明了数学对实践,物质世界的超越性。
——唯心主义的数学号称无穷维空间,如果银行把数学家们的工资发到第100维空间去,数学家们马上就会造反。可见唯心主义数学家们就是一群骗子、伪君子,哄别人相信,自己却不相信。

当然,数学思想完全可能从某种程度的实践得到灵感,但是归根到底数学必须超越实践,否则寸步难行:
——现在大家公认的没有任何争议的结果,都是实践已经证实的结果。相反,那些无法用实践证实的所谓理论,无一例外地充满争议、裹足不前。说“数学必须超越实践,否则寸步难行”,不对,这句话应该改成“数学如果不超越实践,数学家就没法骗人,数学家们就骗不来经费。”

没有一个数学定理是实践的结果:勾股定理不是量出来的。
——“没有一个数学定理是实践的结果”,意思是说数学与实践无关,与现实无关。那数学对人类有什么用呢?你怎么知道勾股定理不是量出来的?圆周率3.14难道不是量出来的吗?难道是数学家们先证明了3.14,然后原始人才发现现实果然如此吗?

原因很简单,实践总是有限的和测不准的,而数学定理具有一般性,并且不以实践的测不准为转移。
——这是康德哲学的现代表述。其荒谬性太明显,不值一驳。

即使处理近似计算,数学所使用的方法及表示还是精确的(误差的界限或阶)。
——自欺欺人而已。数学分析、标准分析、非标准分析,到底哪家是正确的?数学家里有谁说得清?

测不准原理就是用精确的经典数学表达和证明的。
——经典数学和现代数学完全是两回事。用经典数学能够说明的东西,用现代数学必定不能说清。现代唯心主义体系把数学分成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为什么这样分呢?因为二者掺合不到一起。二者的基础不一样。这样就形成一种可笑的局面:唯心主义数学家护住了左脸,右脸露出来让人打~~~

什么是可能的“数学辩证法”? 就是彻底与庸俗化了的唯物辩证对立,以达成数学对实践的指导。
——你给“唯物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扣上一顶“庸俗化”的帽子,宣布与它彻底决裂,就可以“达成数学对实践的指导”。听你这么说,好象现代数学的百孔千疮,悖论不断、丑态百出,都是马克思主义惹的祸。请问:历史上哪个数学家是马克思主义者?牛顿、莱布尼兹、还是罗素、希尔伯特、康托?你这不是血口喷人吗?这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公然污蔑吗?

所以现代数学就是经典的辩证法数学,
——不对,现代数学是最不要脸的数学。是一个孩子有8个亲爹的数学,是部分等于整体的数学,是无中生有的数学,是黑白不分的数学。

在方法论上任何另起炉灶的东西只会出于对数学和辩证法的无知和肤浅和自以为是,而且必然是反数学的。
——如果唯心主义数学体系不制造那么多的悖论,没有那么多雷人,则新的理论自然没有必要,也没有市场。问题是唯心主义数学家们太不争气,弄出来的东西连自己也不懂,更别提让别人懂(罗素的名言:“数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在其中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所讲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我们所说的是不是真的。”)
——数学唯物主义不是反数学,相反,它是对数学的拨乱反正,让数学回归正道。当然,它会打破数学骗子们的饭碗。数学骗子们反对它、污蔑它,是出于生存的本能,实在没有什么奇怪的。如果数学骗子们拥护它,但真是天下奇闻了~~
发表于 2015-12-5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定理:曹俊云是个无怨无悔、死心塌地的终身二百五!
证明如下——
在曹俊云所说的曹俊云所谓的“改革”“依赖真理”“会成功”的前提下,曹俊云半途而废,就是曹俊云愚蠢!曹俊云就是二百五!
“恩格斯的一段话”、对立统一、庄子的一尺之锤、幻想与现实、无穷是写不完、走不过去回头看看、实践、曹俊云的小孙子及其教师、小学课本等等都在帮助曹俊云或者支撑曹俊云的改革,如果曹俊云的的改革再停止不前或不成功、曹俊云就是二百五!
发表于 2015-12-5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尽小数能写到底吗?等式π=3.1415926……,√2=1.4142……,1/3=0.333……的实际用处、有效用处是什么?

点评

π(圆周率),√2 只有在物质运动中才能严格形成,在静态事物中不可能存在。无理数就是为了描述物质运动的连续性、无限可分性而产生的  发表于 2015-12-5 10:37
数学唯物主义所说的原子,是德谟克里特所说的原子。就是是自然数1,是数学的起点和基础  发表于 2015-12-5 10:32
数学唯物主义认为:有理数表示静止的事物,无理数用来表示物质的运动。物质有最小单位——原子,但物质运动无限可分,故无理数不可能写到底。1/3=0.333……是人的规定。  发表于 2015-12-5 10:30
发表于 2015-12-5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式π=3.1415926……,√2=1.4142……,1/3=0.333……的实际用处、有效用处”之一是反应曹俊云是个资深二百五,,,,
发表于 2015-12-5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lim 于 2015-12-5 09:01 编辑

关于十七楼,我先说一点,【数学辩证法】一书胡说的成分不会小,一定不会被主流社会接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17 05:00 , Processed in 0.08759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