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雷明85639720

重发给张晓宇朋友几个图的着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8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增勇朋友,我查了一下,你说的那个图是我不要的图,但我把它又不能把它去下来,我更正了后,这个错图自动又到了文章的结尾以后,请你不要看它,看文章里的图6就可以了。你若能取下来请帮我拿下来。我想把全文删除,我又删不掉,只好这样了。另外若删除了,别人的贴子(如张晓宇)可能也就不见了,也不太好。所以我只能更正,但更正时错的东西又没法去掉。哎,真叫人头痛。
 楼主| 发表于 2017-1-8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雷明85639720 于 2017-1-8 14:58 编辑

张晓宇朋友:
1、我说过了,各人都有自已给(平面)图着色的办法,你这也只是其中的一种。
2、 也可以说你这也是一种证明四色猜测的方法,与大家说的(或者说是我说的)任一个图只剩一个顶点未着色,其他顶点都用了四种颜色之一进行了着色,且符合着色要求(相邻两顶点不用同一种颜色)是相同的。
3、 你不要老说你那两个D是同一个顶点拆开的,就说最左边那一个D是一个图中的未着色顶点不行吗,这样不就与大家的证明相统一了吗。正好这个顶点也是一个5度顶点,全图就是一个5—轮构形,5—轮构形又是平面图的不可免构形之一。
4、 我还要说,你的图中从2D到顶点4B有一条连通的D—B链,从顶点2D到顶点5A也有一条连通的D—A链,两链有共同的起点2D和交叉顶点8D。你正好就是把这一8D顶点改成了C,而C正好又是以上两条链所都没有的颜色。这样做的结果,使得两条连通链全都断开了,但你这样做的结果又产生了两个C点相邻,也不合乎着色的规定。
5、 你这里的文字说的和做的都非常复杂和烦琐,让别人听不懂,看不明白。虽然你也经过一番努力,把两个C点相邻解决了,但文字说得不明不白的,别人不好接受。由于你这个图中,A—B链和C—D链都是只有一条,且是成环形链,所以从顶点8D直接把C—D链交换到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交换到底的结果只能是,又产生了两条新的C—A和C—B连通又相交叉的链,交叉顶点也是顶点2C和8C),所以你只能那样让其产生两个C点相邻,然后又不明不白的取消了两个C点相邻的情况。总之你这一点让人不能中服心服的。
6、有一种图中,不但有D—A和D—B两条相交叉的连通链,还有一条环形的A—B 链(如赫渥特图就是这样的),可以直接从顶点8D交换D—C链,不但不会产生两个C色顶点相邻,交换的结果的确图中再也没有D—A和D—B连通链了,也不会再生成新的两链既连通又相交叉的情况了。构形也就变成了一个坎泊已证明是可约的K—构形了,再通过一次交换,即可空出A、B、D三色之一给待着色顶点着上。若从顶点2D交换C—D,还可以给待着色顶点着上C 色呢。
7、我认为你的方法,没有我的方法简单,没有我同时移去两个同色好,方便,也好理解。因为有连通的D—A和D—B,交换其一定是没有作用的,也空不出来A,B,D三色之一给待遇着色顶点。那么只有想办法移去两个同色D,正好这个图又是一个可以同时移去两个同色D的构形,交换两次关于D的链,就可移去B给待着色顶点。
8、当然了你的图还不是最复杂的,复杂的还有也不能同时移去两个同色的图,那就需要进行转型交换了,即只交换一次关于两个同色的链,使构形由一种型式变成另一种型式,再进行一次别的交换,即可使构形变K—构形。
雷明,2017,1,8,晚


发表于 2017-1-9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engyong 于 2017-1-9 02:16 编辑

雷明朋友:

      你贴的帖子只有你能编辑改动(文字) . 别人帮不了忙. 否则就乱套了.

      我贴错图好象也不能删, 但可以换图. 方法是:

      你进入你的帖子编辑状态后,点击"附件"(环形针) , 就会出现你的图是否要更新的菜单, 再点击"更新",

就会出现浏览的界面, 然后找到你电脑上保存的正确的图文件点击(这一步骤和下载图的步骤相同),那么

帖子上的图就会更新变成你现在选中的正确的图.
发表于 2017-1-9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证明只有一个逻辑,就是互斥的双色链关系。比如我说CD链环里AB可以互换,不影响其他。就是换色。不明白是我的证明没有看。
因为我在这里没想着说自己证明了,没发证明。

所以为什么通过几次不同区域互换后可以变成四色地图自然你可以不知道,除非看懂这里只有你有的我的证明。

至于你追究那个改的点。好,我可以再发改另一个点的图,其他改点后可能需要再次分割几次点。

你想看的话提出来,在AD链环上你标注一个点看我暴力破坏这个环后怎么变。

我证明里没考虑方法简单不简单,考虑的是逻辑是否简单,是否能证明必然性,是否通用。我的分割点可能周围几十个链环围着,需要变换几十次,假如要分割点被几百点围着时可能就这样。
实际变换时充满了随机性,我证明里对任何实际地图都有很多种可选变化,因为四色染色本身就有很多变化,我的证明里都包括了,所以任意实际地图我都随机变。但逻辑简单,规则简单,因为它规律简单。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增勇朋友的指点,我以后改图时就照你说的去试试。我以前只是在编辑状态下,把错误图的一串字符串删掉,重新贴图,正确的发上去了,但错误的却移到了文章结束之后了,不知是怎么回事。现在好了,有你指导,以后就不会再出错了。再次谢谢你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增勇朋友的指点,我以后改图时就照你说的去试试。我以前只是在编辑状态下,把错误图的一串字符串删掉,重新贴图,正确的发上去了,但错误的却移到了文章结束之后了,不知是怎么回事。现在好了,有你指导,以后就不会再出错了。再次谢谢你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晓宇朋友,你对我的破圈法有怀疑,我对你的图就用我的破圈法再着一次色,你看如何。另发在这个网上。
发表于 2017-1-9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我看到的是你的A7依然和下面的A连着的。我总觉得这种换法作为证明,是讲不明白的,在未知抽象地图上肯定什么必须是必然的还要简单的逻辑才信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30 08:49 , Processed in 0.08566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