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qingjiao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陆教授好!虽然我转载了卢的文章,但并非对他的全部观点都认同,尤其关于“民科”定义的部分。

例如所谓“未受过和不愿接受系统的科学训练”,什么才叫系统的科学训练?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更不用说大学和学位也有名牌,正牌,杂牌和野鸡之分。
而所谓系不系统,也是和时代有关。显然牛顿时代和爱迪生时代的“系统”是不同的,并且在他们当时看来很“系统”的训练,我们今天也可以认为是很“不系统”的。

再譬如“非学术渠道为主进行发布”,那么陆教授的三元数等理论也是在论坛发表,陆教授是否民科?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某些有价值的新理论不得不在非学术渠道进行发布和宣传的情况是不少见的,难道它们都是民科?

因此我对民科的定义是:不愿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行研究,写作和讨论的成年人。

这个定义可以将那些有缺陷的科学爱好者和民科区分开来。这些科学爱好者虽然可能也犯了一些民科式的错误,但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的原因。他们是很愿意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写作和讨论的,所以如果有人指出他们的错误,或者他们自己发现了错误,是会很乐于改正的。同时,这个定义和出身无关,不管一个人知识是高是低,只要他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那么他就脱离了民科的层次。

陆教授认为我这个定义如何?

当然对于什么是“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还有劳陆教授指教,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民科也不一定都是宣传证明世界难题或创立重大理论,也有不少人是宣扬自己的实用发明或新奇发现的。不管他研究的问题是著名还是不著名,重大还是不重大,只要不是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就是民科;如果是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哪怕是研究再著名再重大的问题也不应归纳为民科。
发表于 2011-8-19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哈,一言以蔽之:五十步笑百步,,,程度不同而已,,,
发表于 2011-8-19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是龙不是虫,
   是虫不是龙,
   龙在天上飞,
   虫在泥里拱!
                    尔玉是玺土土圭(能做皇帝大印的玉石很少很少)
                    此木为柴山山出(可以做烧柴的烂木头满山都是)
发表于 2011-8-19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这篇文章的观点和我不谋而合.
我早就认为,民科在于思维方式而不在于职位.中科院院士可以是民科,农民也可以是"官科"
那些民科总是把"民科"定义在职位上,是因为他们功利心太强,眼中满是名利二字.
比如,华罗庚指出了熊庆来的错误,华罗庚并不因为他是初中生就是民科,而熊庆来并不能因为他是教授就必然是官科,如果他承认错误,就是官科;否则就是民科.
发表于 2011-8-19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当今中国民科猖獗的社会根源是整个社会浮躁心理,不想通过系统的学习,长期的努力,刻苦的训练,在奠定坚实的基础上就可以通过"灵机一动",就能计上心来,取得震动世界的大发现.
前人的理论不是不可以推翻,但你总要了解了人家的理论才能去推翻呀.
民科连人家的理论是什么都不懂,仅仅通过听到的几个名词,或是一些科普文章的介绍,就声称别人不对,这是一种暴发户幻想.
也难怪,真的去看人家的理论,也看不懂;重头学吧,不愿意吃苦努力,只好这样搞投机.
发表于 2011-8-19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看得出,这个卢长海狂妄的可以。
发表于 2011-8-19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笑话:为卢昌海改错
----------------------------------------------------------------
最近在繁星客栈里有网友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那就是民间 “科学家” 的想象力比较发达, 能够想一些学术界不敢去想的东西, 而大部分学术界的人士则非常规矩, 行的是中庸之道。 类似的观点以前也曾在客栈出现过。 本文就对这一观点略作讨论。
---------------------------------------------------------------------------
最近,在繁星客栈里,有网友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民间 “科学家” 的想象力比较发达, 能够想一些学术界不敢去想的东西;——而大部分学术界的人士则非常规矩, 行的是极端------而非中庸------之道;------因为非常规矩而不是一般的规矩。 类似的观点以前也曾在客栈出现过。 本文就对这一观点略作讨论。
发表于 2011-8-19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基本赞同楼主的观点。感谢楼主的贴文。
我的愚见是:不管是“民科”还是“官科”,只要能说出科学道理,就是真科。爱迪生只读过两年小学,却可以发明灯泡,他就是了不起的真科。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下面引用由APB先生2011/08/19 08:15pm 发表的内容:
基本赞同楼主的观点。感谢楼主的贴文。
我的愚见是:不管是“民科”还是“官科”,只要能说出科学道理,就是真科。爱迪生只读过两年小学,却可以发明灯泡,他就是了不起的真科。
1.爱迪生的正规教育很少,但他自己是经过刻苦的自学的,否则发明不出那么多东西,但由于刻苦自学的过程太枯燥,没什么可写,传记(特别是那些少儿读物中)经常省略掉,仿佛他的发明就是灵光一现;
2.爱迪生早期的发明可能主要靠自己,中后期是有一大帮人帮忙的。发明电灯应该至少是中期了。不要忘记,爱迪生就是美国电气企业巨无霸GE的创始人。爱迪生后期那些发明,其实应该算是GE公司(或其前身)集体创作的专利技术。只是当时以公司名义申请专利可能不普遍,结果全部记在了爱迪生一个人头上。
3.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
如果没有他先前付出的99%的汗水,就没有那1%的灵感,汗水或许不是灵感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而中国的民科就是认为自己是天大的天才,500年才出一个的天才,所以不需要付出汗水,信手拈来就是灵感,这是他们之所以为民科的决定性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13 17:43 , Processed in 0.08083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