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完全彻底的解决飞矢不动悖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ygq的马甲在 2010/12/06 06:13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门外汉在 2010/12/06 05:31pm 发表的内容:
恩格斯的话你只说了一半,另一半是:既在这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
翻译过来就是00这一时刻的时候,既在A点,又在B点.
没有矛盾?
我(俞根强、ygqkarl)这种“新道学”——“公理化的中国道学”是这样【定义】运动的,即 R(·,·)="﹁∈" 对应的是 A←→﹁A 。
恩格斯的话你只说了一半,另一半是:既在这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 =======> 这个“又在另一个地方”,应该是“A←→﹁A”中的这个“﹁A”
既在这个地方,又会 【离开】 这个地方
*************************************************
.
“新”分类,“新”文化,“新”未来。(公理化的中国道学) 。
.
附图:二维几何模型表示的逻辑类型

.
【公理二】存在且只存在 R(·,·)="∈"∪"﹁∈"∪"Φ"
.
按照“一分为二”方法假设代号 A 和 ﹁A ,那么对照“二维几何模型表示的逻辑类型”附图,存在五种侧面,分别如下:
R(·,·)="Φ" 对应的是 A 和 ﹁A ;
R(·,·)="∈" 对应的是 A←→A 和 ﹁A←→﹁A ;
R(·,·)="﹁∈" 对应的是 A←→﹁A 。
以上是【公理】部分,与 A 所选择的具体内容无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