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6-25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农民王旭龙 于 2025-6-25 19:27 编辑
逃不了,昨晚又遇到乱幂的谬题。本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是前面立过誓:见一次,打一次。又得啰嗦。
m n 1 1
是马老师的题:已知:8 =18 =12 则——+—— =? 老师与多个抖友求出 =2,
m n
老师明言,m,n具体的实数值是给不出的,但不妨碍求出后面则题的值。
我也不多说,先来个下压归置。
8m=18n=12 m=3÷2 n=2÷3 mn=[3÷2][2÷3]=1
8×[3÷2]=12
18×[2÷3]=12
8[3÷2]=18[2÷3]=12 三数相等 ,成立.
1/m+1/n
=1/[3÷2]+1/[2÷3]
=13/6
画蛇添足,添个未知数c
m n c m=n=c=0=·/·
8 =18 =12
0 0 0
8 =18 =12 =1 三数相等,成立
顺水推舟,根据老师与抖友的解值
1 1
从——+——=2 可以得出m=n=1
m n
1/1+1/1=1+1=2 好 总算有了可以代入验算的实数解了。管他们承认不承认,我先代入
1 1
8 =18 =12 吗?
8≠18 8≠12 18≠12
乱七八糟把倍指数上推到幂位冒充幂指数,以为能蒙混过关。谅尔等天大本事,也改变不了数学的真实关系结构。
这把戏,应该延续几百上千年有吧,代代相传,肯定不是这个老师新创作,新表演的丑剧,不是他新犯的认识错误。
举例
2×2=4 2×3=6, 2×4=8, 2×5=10, 2×6=12, 2×7=14, 2×8=16 2×9=18,,,,,,都是倍因式,
但2×2=4 ,2×4=2×2×2=8 2×8=2×2×2×2=16 ,,,这些是幂关系因式。
6,10,12,14,18,,,,这些不是2的幂值。
道理老师都懂,就是要故作高深,把违背一般性法则当高明。他们这样做,不是探索深层次的数理关系,而是扰乱已经明晰的数理关系。
进行幂运算教学,不能使用幂相匹配的范例吗?一定要用乱幂谬题吗?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幂关系变化的理解吗?
m n m=4 n=3
8 =16 =4096 不是真理吗?
1/m+1/n=? 前提条件成立的情况下,
1/m+1/n=1/4+1/3=7/12
初中数学里的谬题教学,占了多少课时?
关我屁事。
倍幂不分,倍幂混杂到底是数学家的英明睿智?还是愚蠢笨拙?由于1×1=1 可以说是1的一倍=1 ,1的一幂=1,1的2次方=1 ,1的2幂=1
对大于1的自然数的1倍,就顺理成章也说成:2×1=2 2的一幂【1次方】=2了。
其实2×1=2是异数相乘,不是同数相乘,不能称作一幂,只能是说2的1倍=2。
m n
老师说:8的1幂是8,那么12是8的1.几几几,,,,,,幂,这很难给出确值,但不影响8 =18 =12 条件下,后面1/m+1/n=? 的求值。
12不是8与18的双重幂值,任你怎么求1/m+1/n=?的值,都因为m,n不是幂值而泡汤。
3=3×[3÷3] 异数相乘非幂, 4=3×[4÷3], 5=3×[5÷3] 6=3×[6÷3] 7=3×[7÷3] 8=3×[8÷3] 9=3×[9÷3],,,,
只有9=3×3 是幂关系,9是3的幂值,小于9的各数都是3的倍值,
同数相乘是幂关系,正方形形态结构;异数相乘是倍关系,长方形形态结构。
现在的初中数学,大量的异数相乘关系,被冠以幂关系,看起来好像是学问加深了,其实是乱作一团。
8×1=8 别再看作是8的一次方=8 或8的一幂=8了, 小于64的数,都只是8的倍值,中间没有什么数与8还有一丝丝幂关系。
9=8×[9÷8] ,10=8×[10÷8] 11=8×[11÷8] 12=8×[12÷8] 13=8×[13÷8] 16=8×[16÷8] ,,,,,,,,
8=8×[8÷8] 7=8×[7÷8] 6=8×[6÷8] 5=8×[5÷8] 4=8×[4÷8] 3=8×[3÷8] 2=8×[2÷8] 1=8×[1÷8]
这些都是异数相乘的结果。都只是倍关系因式下倍值。
真想不到,大大小小的数学家都在倍幂关系的差异分别这两个本来应该是彻底分明的概念上,乱成一锅粥。
27是9的倍值,27不是9的幂值,27是3的幂值,是 √27 的二幂值,是三√27的三幂值,是四√27的四幂值,,,,,,
±, ×,÷,√,m,n,≠,>,<,a,b,c,d,X,Y,z ,T,≈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