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HXW-L

至今有谁人能解释"偶数值增大时素数对值忽高忽低"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9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有谁人能解释"偶数值增大时素数对值忽高忽低"吗?

对“ 素数对值忽高忽低”之问题的讨论,本人前已论说过,现再次重申:
  1•任意偶数A可表示成两个相同的有限奇数数列反向相对,得到若干对奇数相对形式,即每相对的两奇数相加都等于A。
  2•在无限奇数数列中,所有的质数都在(以自身值为周期)作各自的周期性占位(被占位皆为合数)。
  3•质数值越小,则其作周期性占位越多(即含有该质数为质因数的合数越多)。
  4•较大质数皆处于有限奇数数列中不被占数位上。
  则据上1,2,3,4综合分析可知:只有当偶数A表示成两个相同的有限奇数数列反向相对时,其相对两较小质数(系列数)作周期性占位皆同位时,则该偶数的质数对相对最多,反之越少。例如:偶数210=105+105(因105=3*5*7);偶数4510=2255+2255(因2255=3*5*7*11);偶数58630=29315+29315(因29315=3*5*7*11*13);••••••;这样的偶数表示成两个相同的有限奇数数列反向相对时,其相对两较小质数(3,5,7,•••)作周期性占位皆同位,则该偶数的质数对相对最多!
    而哥德巴赫猜想的破解只需讨论任意偶数A表示成两个相同的有限奇数数列反向相对时,其相对两较小(连续)质数作周期性占位皆不同位时,是否还存在有相对的不被占位(即两较大质数相对)的情况,若有,则哥德巴赫猜想是成立的!-------这是一种以“形”(质数作周期性占位之形)为主导的“形”“数”相结合讨论而进行的,当然不是三言二语就可论述好的。
   要知详情,则看本人的:
发表于 2010-3-20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有谁人能解释"偶数值增大时素数对值忽高忽低"吗?

210与212以内的素数个数是一样的,但210的素数对至少是212的素数对的2倍!4500和4510以内的素数个数一样多,但4500的素数对是4510的素数对的2倍!规律不是与参变量有关,而是与组合种数有关!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有谁人能解释"偶数值增大时素数对值忽高忽低"吗?

[这个贴子最后由HXW-L在 2010/03/20 04:00pm 第 1 次编辑]

回210楼 白新岭 :
下面引用由白新岭2010/03/19 04:16pm 发表的内容:
你把素数5排除的原因在哪里?它照样可以是偶数的素数对不平均分配,而会把含因子的偶数多分配些,把其余的少分配些,分配相对差1/4-3/16=1/16.
素数2的分配是一刀切,能整除它的就有,不能整除它的就没有,说它 ...
把素数5排除在质数周期之外的原因在200楼已经分析很清楚了。
发表于 2010-3-20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有谁人能解释"偶数值增大时素数对值忽高忽低"吗?

   影响素数对值忽高忽低的因素有二。一是小于√2n的素数p是否整除2n,若p|2n,去掉模p的一个同余类;若p⊥2n,去掉了模p的两个同余类。二是去取整号的影响。我的证明里说得很清楚。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有谁人能解释"偶数值增大时素数对值忽高忽低"吗?

哥猜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在质数周期内,对子生成的速度大于合对子生成的速度
发表于 2010-3-24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有谁人能解释"偶数值增大时素数对值忽高忽低"吗?

下面引用由HXW-L2010/03/21 04:39pm 发表的内容:
哥猜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在质数周期内,对子生成的速度大于合对子生成的速度
理由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有谁人能解释"偶数值增大时素数对值忽高忽低"吗?

描述“忽高忽低”的参变量是质数周期(T)
而T=2*3*7*11*13*17...
当T1=2*3=6;
T2=T1*7=42;
T3=T2*11=462;
T4=T3*13=6006;
T5=T4*17=102102;
.......
“忽高忽低”是周期出现的
发表于 2010-4-12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有谁人能解释"偶数值增大时素数对值忽高忽低"吗?

应该是这个原因。因为在某个区间中,能被多个素数约除,约除的素数个数越多,则该区间的素数越少,但是,这个区间的素数对,不一定相应地减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8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有谁人能解释"偶数值增大时素数对值忽高忽低"吗?

我很赞同 trx 先生的观点.我用另一方法进行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
发表于 2010-4-19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有谁人能解释"偶数值增大时素数对值忽高忽低"吗?

   <至今有谁人能解释"偶数值增大时素数对值忽高忽低"吗?>在本网站上已讨论了一年有余了,虽然该问题的原因很多网友已基本上找到,但其最原始最根本之原因还远远达不到.
  现本人把造成该问题的最原始最根本之原因作以下粗略论述:
  首先作定义:定义1:以一定值为步量,在自然数数列中任意数位为起点作逐步占位,称为周期性占位。该定值称为周期。
   定义2:任意质数P以自身值为周期在自然数数列中作周期性占位,称为质数P作周期性占位。
   据定义可得一推论,即推论1:质数作周期性占位形式中,质数值越小,其形成的被占位越密集,反之越稀少。
   再作讨论: P为无限奇数数列3,5,7,9,&#8226;&#8226;&#8226;,p,`&#8226;&#8226;&#8226;中任意一个奇质数,则质数P必位于该数列的第(P-1)/2数位上。以质数P自占位为起点(首位),以自身值为周期作其周期性占位,所得到的被占数位的值依序为:3P,5P,7P,9P,……。显然可知,此含有质因数P的合数组成的无限合数数列为原无限奇数数列中含有质因数P的合数的全部集合,其它数位上绝对不再存在有含有质因数P的合数。由此讨论可得这样一定理:
   定理1:在无限奇数数列3,5,7,…,P,…中,含有质因数P(P为任意质数)的全部合数所处位置,皆由以质数P的自占位为起点(首位)作其周期性占位所定。
  据定理1可得一推论,推论2:在无限奇数数列中,所有的质数都在作各自的周期性占位。
  据定理1与推论2可得如下一种讨论方法与形式:
  任意大的有限奇数数列为3,5,7,…,(2n+1),(n为自然数,下同),设不超过√(2n+1)的质数为3,5,7,…,P。只讨论质数3,5,7,…,P在此有限奇数数列作以各自的自占位为起点(首位),以自身值为周期作其周期性占位的情况,则得:
  引理1:该形式中全部被占格位为原有限奇数列中的质数3,5,7,…,P和其全部合数;不被占格位为原有限奇数数列中去掉质数3,5,7,…,P的其它全部质数(证略)。
   再作如下讨论:设一大偶数为A≥12,且A=3+(2n+1)
则大偶数A可表示成两个相同的有限奇数数列反向相对,得到若干对奇数相对形式,即每相对的两奇数相加都等于A。(形式略)
   有以上推论1,推论2,定理1,引理1完全可讨论偶数A表示成两个相同的有限奇数数列反向相对形式中的质数对多或少的各种情况。
   质数对最多只能是在两个相同的有限奇数数列反向相对形式中的合数与合数相对情况最多时,则质数对最多。据推论2,定理1,推论1 ,引理1分析很易得知:只有当两反向相对形式中的两相同质数周期性占位分别皆同位时,则合数相对情况最多,也就质数对最多;反之最少;当两反向相对形式中只有一部份的两相同质数周期性占同位时,则质数对量据中。
   例:当A=210时,并表示成表示成两个相同的有限奇数数列3,5,7,9,&#8226;&#8226;&#8226;,207反向相对形式,其两相同质数3的周期性占位皆同位相对,两相同质数5的周期性占位皆同位相对,两相同质数7的周期性占位皆同位相对,则其质数与质数相对最多。当A=212或214时,其反向相对形式中的两相同质数3,5,7的周期性占位皆都不同位相对,则此两偶数的质数对最少。当A=216时,其反向相对形式中只有两相同质数3的周期性占位同位相对,则质数对量据中。&#8226;&#8226;&#8226;,其它情况同理。
    综上所论可知:偶数值增大时质数对值忽高忽低的最原始最根本之原因是质数都在作各自的周期性占位所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9-13 14:58 , Processed in 0.10624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