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谢芝灵

质数的连续性可以导致偶数连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6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ba571016 发表于 2022-12-24 13:31
我曾思考过:由两个3始,分别不断加2…当一只能加2n为素数时,另一则减(2n-2)…,但如何证明必有(2n-2) ...

你的方法不对。
我论文写得很明确的。

我是用素数得到偶数,再用偶数中发现素数。不要用分别不断加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26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芝灵 发表于 2022-12-26 08:01
你的方法不对。
我论文写得很明确的。

不分公母,
不懂阴阳,
没大没小,
胡说八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26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医生:1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运动轨迹可测么?应该是是以概率波的存在方式描述较合适,我们不能同时定位他的速度跟位置,说白了,第1次的运动轨迹2,3,..n次运动轨迹是不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6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谢芝灵 于 2022-12-26 08:00 编辑
mathmatical 发表于 2022-12-26 05:10
谢医生:1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运动轨迹可测么?应该是是以概率波的存在方式描述较合适,我们不能同时定位他 ...


1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运动轨迹可测么?
==================================
运动轨迹可测。

你不可测运动轨迹,大象不可测运动轨迹,蚂蚁不可测运动轨迹。上帝可测运动轨迹。
因为1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它的运动轨迹是确定的。

应该是是以概率波的存在方式描述较合适。====== 错误。
概率是一个错误的伪命题。
我可以 用a条件得到 A面,以后我只要用a条件得到 A面。
数学式 fa=A,
你不相信?:我可以让硬币永远是正面。----- 我就把它摆成正面。
这个叫相同的条件必有相同的结果。
所以第1次的运动轨迹2,3,..n次运动轨迹是相同的。

我们不能同时定位他的速度跟位置。======人类又错了。
他的速度跟位置是同一个概念,速度就是位置,位置就是速度。
速度大小 是位置。
你多重?怎样体现多重?---- 靠位置。秤指针闪动多大距离(位置)才得到速度的大小,才得到动量。

你们是井中蛙思维,认为宇宙速度位置是两个不着边的概念。宇宙没方位方向的,怎样标识方位方向?
就是靠物体运动的不同速度。
你在中国的位置{v1=a,v2=b,v3=t};你在美国的位置{v1=a+y,v2=b-y,v3=t}。
得,中国和美国没有相同的速度。
但是人类错觉,你会反驳说:在中国,测得车速40;在美国,测得车速40。
只能得 测得车速40=测得车速40。
不能得到:中国车速40=美国车速40
得:中国车速40≠美国车速40
只有把美国的车放到中国时,才有:中国车速40=中国车速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27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维实验跟具体实验不同,只有具体实验才是归纳真理的唯一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7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谢芝灵 于 2022-12-28 01:24 编辑
mathmatical 发表于 2022-12-27 08:50
思维实验跟具体实验不同,只有具体实验才是归纳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定义:合逻辑的理论。
由定义得,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其符合逻辑。

你说的这些思维实验都是存在的,跟具体实验没矛盾。
所有的实验也必须尊守逻辑。

所以,实验不是归纳真理的唯一标准。

任意两个粒子之间必须有空隙(没空隙就是一个粒子,与前提“任意两个粒子”矛盾;没空隙宇宙就是一个粒子,分不出你我,分不出分子原子。与现实矛盾。所以任意两个粒子之间必须有空隙)

既然 任意两个粒子之间必须有空隙,所以任何实验都不能在有效时间中零距离测到真相。我们感觉的全是影像,所以宇宙的真相只能用符逻辑的理论来描述。
你感觉到的全部是人类的描述告诉你的理论。
只有符合逻辑的理论最可靠,实验也会骗人。

点评

我喜欢答题,解题,只是,怕人说成小镇答题家而已  发表于 2022-12-28 2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28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谢芝灵写出 100到200之间的所有质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28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571016 于 2022-12-28 21:34 编辑
谢芝灵 发表于 2022-12-26 08:01
你的方法不对。
我论文写得很明确的。


我的意思是:看来你的基础思路实质就是如此。不知你怎样证明你“一直”都能用素数得到偶数?如果是说偶数都能因式分解为素数,这好理解,但这与偶数必可写成两素数和,它们间的必然联系需充分证明。

点评

有中文版论文,去看论文。  发表于 2022-12-28 2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8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jzkyllcjl 发表于 2022-12-28 06:03
请谢芝灵写出 100到200之间的所有质数,

与证明无关。驳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8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ba571016 发表于 2022-12-28 13:14
我的意思是:看来你的基础思路实质就是与此。不知你怎样证明你“一直”都能用素数得到偶数?如果是说偶 ...

这是你去看证明。我的证明与你的想法没关系,你不要把你的 想法强加于我。
我的证明很明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13 14:49 , Processed in 0.0976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