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zy1818sd

证明费马大定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证明原文已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博客公示研讨。
发表于 2016-4-7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zy1818sd 发表于 2016-4-7 12:59
证明原文已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博客公示研讨。

好像有一种说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即证明需用前人的正确理论!
而你却非要闭门造车???????????????????
真是好玩,好笑哇?!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庄严,欢迎大家来本博参与费马方程整数解判别式课题讨论,凡对本人的拙作提出指导帮助意见者,本人表示衷心感谢。
费马方程整数解判别式的基础公式本人与2003年得到,其后经与多位老师研讨请教,特别是在2007年在辽宁省自然科学奖评审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完成证明并形成理论。这个理论的基本特点简述如下:
(1).利用费马方程整数解判别式对费马大定理的证明过程简单直观,拉近了数学与普通人的距离,实现了数学的返朴归真。
(2).费马方程整数解判别式通过因式分解化简结果,使费马方程的整数解性质一目了然,此举为整数方程的判解创造了新理论。由于她的直观简单及可操作性,相比之下,用其它方法对费马大定理的证明都会被显得离题太远。
(3).费马方程整数解判别式开启了对“不对称代数等式概念”的实践应用,为数学手段增添了新内容。
(4).简单直观的方法吻合了费马本人对费马大定理的预判说法,为费马大定理的历史传闻故事再添神密色彩。
(5)费马方程整数解判别式在指数为2时的化简结果,证明了勾股定理a2+b2=c2必然存在整数解关系。同时,她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连续求解互素勾股数最简单的算术方法——勾股数再生公式。
本人认为,费马方程整数解判别式,勾股数再生公式,有望成为近年来基础数论研究中最值得称道的发现之一。因为用整数解判别式方法证明费马大定理属原始创新理论,本人受知识阅历限制,其总结表述难免有不足之处,故本人现在把总结文章贴在博客里公示研讨,希望使文章正式刊登时更加园美完善。
再次恳请对费马大定理有研究的同行老师给于评头论足,愿我们在学术交流中成为朋友。
谢谢大家!
发表于 2016-4-8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数想记为指引你来证明!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完全的初等数学等式变换理论。
发表于 2016-4-12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庄严不庄严,
胡说一大篇,
不懂结构学,
公式胡乱编,
要想有成就,
还得从头研,
否则费尽力,
吐血也狂言!
发表于 2016-4-12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奇数的世界 于 2016-4-12 11:50 编辑

本来我不想再对别人的证明评价的,因为原来我指出别人的错误时,别人对我不高兴,也不接受。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的人?因为我也做过证明费马猜想的证明,也对这个感兴趣,所以想和你交流一下。
楼主的证明还是很有新意的,但是我想提出我的一点我的看法:
对于这个式子(2x+2z+y)^n +( 2y+2z+x)^n=( 2x+2y+3z)^n  ,当n=2时候的确能化解成x^2+y^2=z^2
对于n大于2的 当然就是你说的不行了。但是你从3一直讨论到n,X^n+y^n=(3^n-2^n-2^n)z^n+…
后面的式子你省略了,但那个还是有用的,你说当n=2时,(3^n-2^n-2^n)为1,但是为什么非要为1呢?如果不为1,加上你省略号那些余项,也可能变成X^n+y^n=(AZ)^n的形式,你要否定我说的这样的情况,也是需要证明的啊。
发表于 2016-4-12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对于这个式子(2x+2z+y)^n +( 2y+2z+x)^n=( 2x+2y+3z)^n,是当n=2就能化解成x^2+y^2=z^2
,而对于n大于2,你说的就不行了。但如果将你的这个式子改成另外的模样,比如:(3x+3z+y)^n +( 3y+3z+x)^n=( 3x+3y+2z)^n,但n=2的时候,虽然不一定能化解成x^2+y^2=z^2,但是当n>3时,能不能化解成x^n+y^n=z^n,你就不能保证了吧?
所以我认为楼主的证明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说重点,思路可能就不对。
发表于 2016-4-12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再说一点,因为x,y,z为整数,但也可能是X^3,Y^4,Z^2的形式。比如x=8,y=16,z=64,也是整数,但可以表示成为:2^3,2^4,8^2,这样你在证明中公式中的项和系数就有变化了,这是你需要注意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8-5 21:00 , Processed in 0.09110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