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柳林

素数连乘积是和氏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9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数连乘积是和氏璧


  楼主你的精神可嘉!
  但请你注意!
  纯粹数学,数论不是简单的计算数学!
  计算数学基本是属于应用数学范畴!
  中国的数学之所以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其中有很多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是没有人能够独立自主的创新数学的基础理论!
   从古自今,经商的多;搞工业和科学发展的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要少的多!
    因此计算方面以及计算的技巧略胜一筹,但那不是纯粹数学!
纯粹数学是关于空间量,形的科学!是结构数学!是抽象数学!
     中国古代只知道勾三,股四,弦五,这是计算!?
  如果在前进一步?
     aˇ2+bˇ2=cˇ2,这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就是结构数学了,抽象数学了!
但是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真理)
      您明白了!
                           谢谢您坦诚的回帖!
                           更欢迎您批评指正!![br][br]-=-=-=-=- 以下内容由 申一言 时添加 -=-=-=-=-
您以为需要列举多少具体数值才能证明
毕达哥拉斯定理?
   aˇ2+bˇ2=cˇ2
俺以为没有必要!
即使举10ˇ1000000000000000次也没用!
  但是只要从结构的关系去证明即可!
   您说是吧?[br][br]-=-=-=-=- 以下内容由 申一言 时添加 -=-=-=-=-
恰恰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函数结构式是:
(√Pn)ˇ2+(√Qn)ˇ2=(√2n)ˇ2。
   显然哥德巴赫猜想就是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另一种形式!
    因此上述关于哥猜的证明是正确的!是无懈可击的!!
发表于 2010-9-9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数连乘积是和氏璧

[这个贴子最后由申一言在 2010/09/09 08:49am 第 1 次编辑]


  (√Pn)ˇ2+(√Qn)ˇ2=(√2n)ˇ2。
  当仅当 2n→∞时, Pn=n-1,Qn=n+1,(证明略)
因此:
             ___          ___
    左边=(√n-1)ˇ2+(√n+1)ˇ2
        =n"-1"+n"+1"
        =2n"
   右边=(√2n)ˇ2
       =2n"
  左边=右边
    哥德巴赫猜想当仅当n→∞时,  2n"=Pn+Qn,(Pn,Qn)=1,成立!
    这就是纯粹数学!
    这就是结构数学!
    这就是抽象数学!
    只有这样的元数学才能从空间量,形的结构关系,虽然抽象但却是严谨的符合数理逻辑符合自然法则的正确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您的方法,以及本论坛的网友哪一位能证明n→∞时的令人信服的结果?
    当然这不是任何个人的错!而是历史,数学的历史遗留下的问题!
    即基础数学存在许多严重的错误和问题!
    这才是我要去纠正的错误!!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数连乘积是和氏璧

(√Pn)ˇ2+(√Qn)ˇ2=(√2n)ˇ2。
如果Pn=5,Qn=7,2n是多少?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数连乘积是和氏璧

刘忠友先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的理论不去用实践检验,怎么知道是对的呢?
发表于 2010-9-9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数连乘积是和氏璧

“(√Pn)ˇ2+(√Qn)ˇ2=(√2n)ˇ2”算式就是脱裤子放屁。等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者不敢给予验证,因为,他也不知道(√Pn)ˇ2和(√Qn)ˇ2各为多少,即Pn和Qn各为多少。
如果这个公式的创造者敢应战,那就贴出201009096内的其中一个素数对来,这个要求不过份吧?
如果这个公式的创造者不敢应战,最好还是潜心地研究一下,您的“理论”如何为实践服务问题。
[br][br]-=-=-=-=- 以下内容由 vfbpgyfk 时添加 -=-=-=-=-
刚才选配了一下,结果如下。
D(201009096)=813827
让您说出其中一对,八十万分之一还不到,够宽容的吧?
发表于 2010-9-9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数连乘积是和氏璧

下面引用由vfbpgyfk2010/09/09 01:14pm 发表的内容:
“(√Pn)ˇ2+(√Qn)ˇ2=(√2n)ˇ2”算式就是脱裤子放屁。等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者不敢给予验证,因为,他也不知道(√Pn)ˇ2和(√Qn)ˇ2各为多少,即Pn和Qn各为多少。
如果这个公式的创造者敢应战 ...
    数学好玩!
        但绝不是儿戏!
    只有儿童才玩儿戏!!??
发表于 2010-9-9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数连乘积是和氏璧

下面引用由柳林2010/09/09 11:32am 发表的内容:
(√Pn)ˇ2+(√Qn)ˇ2=(√2n)ˇ2。
如果Pn=5,Qn=7,2n是多少?
     注意! Pn=5”≠5;Qn=7"≠7
      所以 2n"=Pn+Qn
              =5"+7"
              =12"
发表于 2010-9-9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数连乘积是和氏璧

下面引用由申一言2010/09/09 07:03pm 发表的内容:
    数学好玩!
        但绝不是儿戏!
    只有儿童才玩儿戏!!??
您认为这是儿戏吗?那就算是儿戏吧。俗话说的好,老比小,您就做一次老玩童吧,为了证明您的“理论”正确性,还是通过一次实践检验吧,反正您的单位论是万能的,什么问题都是张飞吃豆芽。如果这样宽松的实践都不能解决,那就不要乱吹啦。如果感觉不够吃的话,那就多贴几对。如果答案能突破百分之一,您好就更了不起啦,这才象个大人样。如果连儿童的游戏都玩不了,那就显得智商太低啦(指的是您的单位论)。
发表于 2010-9-9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数连乘积是和氏璧


   敬请注意!
     《中华单位论》是元数学!
      是纯粹数学的理论基础!
      您可别把真理当戏言?!
发表于 2010-9-9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数连乘积是和氏璧

为了大力推广“纯粹数学的理论基础”,总得有点姿态吧?否则不就是卫星发射导弹打飞机——空对空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9-20 02:05 , Processed in 0.07488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