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vfbpgyfk

任意偶数的素数对与哥德巴赫猜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0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fbpgyfk 于 2016-2-11 00:35 编辑
奇数的世界 发表于 2016-2-10 13:57
我还有个想法是,既然偶数除2以外都是合数,那么就干脆将偶数排除在H(n)外,同样也将偶数对排除在HD(2n)外 ...


1、代表符号问题,可商榷。但是,最好能尽量地使用较为通用的代表符号,且要在一篇文章中统一起来。例如:要么都用N代表偶数,要么都用2n代表偶数,或是以D(N)代表素数对,或是以D(2n)代表素数对等等。再就是制定统一的代表符号设置规则,避免随意性和无规可循现象。
2、在1楼主文中,已经明确地【约定】【在没有刻意强调情况下,所涉及到的相关数和数对均是以奇数论之】。这就是说,在整论述中已经把所有偶数排除在外了(包括偶素数2)。只剩下设置偶数。
发表于 2016-2-11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vfbpgyfk 发表于 2016-2-10 23:28
1、代表符号问题,可商榷。但是,最好能尽量地使用较为通用的代表符号,且要在一篇文章中统一起来。例 ...

我认为使用符号的目的是为了不混淆,简化意思。我认为楼主文章中的某些符号很容易混淆读者。比如H(N)和H(2n),π(d)=π(2n)-π(n) ,希望楼主做出修改。还有你的【约定】根本没有必要写出来。直接将H(N)定义为奇数合数的的对数,有何不可?一篇论文应该求简,不应该求繁,而让读者简单明了明白其意思,不容易被走进误区,文字结构安排就很重要,还有对于数学这个严谨的科学,一些不严谨的词汇,比如“粗放”,这不是标准的数学语言,因为在任何教材中,我没有看到这个词,对这个词也没有可量化的定义。这些词汇尽量不要用。总之要明白,一篇文章是给别人看的,不是给自己看的,自己懂了,别人不一定能懂,文字要下下工夫。
 楼主| 发表于 2016-2-11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fbpgyfk 于 2016-2-11 09:04 编辑
奇数的世界 发表于 2016-2-11 05:51
我认为使用符号的目的是为了不混淆,简化意思。我认为楼主文章中的某些符号很容易混淆读者。比如H(N)和H( ...


1、1楼主文中没有用到H(2n)和π(2n),以2n代表偶数,是您自己搞进来的。
2、由于全文主论奇数,除设定偶数外,都不涉及偶数,那么,若不强调一下,更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比如您,竟然在强调之下,还是把偶数扯进来了,这是惯性思维的作用。所以,如果不强调一下,更是让有口难辩,这是有过教训的。
3、【粗放】一词的应用,确实未曾在以往数学书中见到过,但是,类似于哥猜这样对误差量的包容度,也未曾有过,再从统计学角度讲,类似于哥猜的这种跳跃式散点素数对形态也是少见至极,类似于哥猜的这种素数对多解到无穷程度,估计您也没有见过吧?至于粗放到什么程度,在哥猜这个极特殊的问题上,也是无法确定,只能说是1与相应多个(至无穷个)素数对间的误差范围。所以,使用了【粗放】这个词汇还是挺贴切的,就算给数学词汇宝典中增添了个新成员吧。
4、说实在的,我很想把论文写到极致,也在努力地向标准化数学论文方面靠近。但是,谁也不能写出完全地适合于科学论文阅读者的胃口,众口难调嘛。我最近看了一篇数学大会学术报告名单,那上面都是数学大家们(至少是有造就者)签署的内容,在地址栏中多数签的与作者名字相同的文字,或是再冠以先生等类字样。您认为这符合数学的严谨性吗?
5、论说简练,自我认为,这篇论文已经够精简了。270余年的世界难题,一篇不足4000字符的文章就给打发了,您还认为烦杂或是没有表述清楚吗?
6、所谓的上述问题,都是些枝离破碎的非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这篇论文及论证结果是否存在不可挽救的致命伤。
发表于 2016-2-11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任在深 于 2016-2-11 21:31 编辑

------vfbpgyfk

86
主题        
2579
帖子        
2544
积分
金牌会员
Member
Rank: 6Rank: 6
积分2544
收听TA 发消息        
21#
发表于 2016-2-3 19:38 | 只看该作者
1、欧几里得已经证明了素数有无穷多。
2、由素数定理π(x)∽x/ln x可知,x/ln x→∞。
3、由证明得知,素数的增长倍率几乎与对应自然数的增长倍率同步。
4、还由证明得知,当N→∞时,[N/2,N]区间内的素数个数几乎等于[1,N/2]区间内的素数个数。
5、所以,无需验证(也验证不到)充分大处有没有素数。或者说,就构成素数对而言,充分大或无穷大偶数都有充足的素数为坚强后盾。
6、由论证得知,每个≥6的偶数素数对存在性,都能以N/(ln N)^2来表示。由此来看,当N≥6时,N/(ln N)^2恒≥1。
7、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哥猜是要确定每个≥6的偶数有没有素数对问题,而不是要确定每个≥6的偶数各有多少个素数问题。于是,解决哥猜问题,可用极为粗放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没有必要斤斤计较。-------

看看vfbpgyfk的漏洞百出的说明是否能够自圆其说??
1.  欧几里得已经证明了素数有无穷多。
     注意!这个证明是错误的!
              因为在多年前已经被本坛网友给出证明是错误的!!

2.由素数定理π(x)∽x/ln x可知,x/ln x→∞。
      这个定理被鄙人早已证明是错误的!不符合大自然法则的!!
3.由证明得知,素数的增长倍率几乎与对应自然数的增长倍率同步。
         显然这个证明是由楼主本人用错误的理论证明出来的,因此也是错误的!
4.还由证明得知,当N→∞时,[N/2,N]区间内的素数个数几乎等于[1,N/2]区间内的素数个数。
         这个证明更是错的没边没沿!从该证明可知楼主根本不懂得数学!更不懂得什么是结构数学??
          事实是当n→∞时,[n,2n] 之间只有一个素数单位:n+1!,由此可知楼主只是在胡说八道!

5.所以,无需验证(也验证不到)充分大处有没有素数。或者说,就构成素数对而言,充分大或无穷大偶数都有充足的素数为坚强后盾。
          这句话充分证明楼主的无知和无能!企图瞒天过海的小人伎俩!以及对科学,特别是对数学的不严谨的态度!!
6.由论证得知,每个≥6的偶数素数对存在性,都能以N/(ln N)^2来表示。由此来看,当N≥6时,N/(ln N)^2恒≥1。
         这既不是证明又不是说明!简直就是没有理论根据的胡说八道!
7.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哥猜是要确定每个≥6的偶数有没有素数对问题,而不是要确定每个≥6的偶数各有多少个素数问题。于是,解决哥猜问题,可用极为粗放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没有必要斤斤计较。-------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楼主根本不懂得数学,尤其是不懂得结构数学!企图用胡言乱语来蒙骗广大数学爱好者!害人者也在害己!!?
发表于 2016-2-11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vfbpgyfk 发表于 2016-2-11 16:35
1、1楼主文中没有用到H(2n)和π(2n),以2n代表偶数,是您自己搞进来的。
2、由于全文主论奇数,除设定 ...

看来你不是很愿意接受我的意见,我也不多说了。有些得罪老师的地方,你就当我没说过吧。以后我也不会再去看别人的什么证明了,说出错来,很得罪人的,弄得大家不高兴,自找苦吃,何必呢?
 楼主| 发表于 2016-2-11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哟哟!多日不见,竟然神经发生了病变,当心哟,还是远离点吧。
发表于 2016-2-11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还是把我的想法说一下,我并不是要求你得到一个精确的素数对的公式,这是无法做到的事,可你认为我就是这样的想法。我只想你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构式D(N),你能证明D(N)>0,这个要求不过份吧?但是你省去很多你认为不重要的因素,但我认为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误差余项,我还反复举那个例子让你看,你却一直闭口不谈,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也知道写一篇论文,搞数学很辛苦的,斧正却是你要求的,我也为这些问题打了很多字了。但好像没有什么效果,我现在只能罢口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2-12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fbpgyfk 于 2016-2-12 23:01 编辑
奇数的世界 发表于 2016-2-11 14:53
最后还是把我的想法说一下,我并不是要求你得到一个精确的素数对的公式,这是无法做到的事,可你认为我就是 ...


1、不是我闭口不谈误差(余项),而是您不承认或回避我从素数定理证明中引进的余项(误差)。
2、我认为您还没有分清我们是在探索任意偶数的素数对个数,还是探索哥猜的素数对存在性。
3、1楼的论证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结构式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能够准确无误地计算出D(N),素数对存在性G(N)=N/(ln N)^2公式能够计算出,并能证明当N≥6时,G(N)≥1。为了有别于真值D(N),以G(N)替代D(N),换言之,当不以真值表述D(N)时,G(N)就是D(N),即D(N)=G(N)≥1。说 实在的,也可能是因为本人的数学功底浅,还不知道或没有找到能够表述这种情况的代表符号,还可能因为当前的数学符号中,还没有能够表述这种情况的代表符号。
4、如果谁不想或不愿辛苦,就不要作学问。古人云:学海无崖,苦坐舟。
 楼主| 发表于 2016-2-12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数的世界 发表于 2016-2-11 14:44
看来你不是很愿意接受我的意见,我也不多说了。有些得罪老师的地方,你就当我没说过吧。以后我也不会再去 ...

此论差异,学术争论不的学术批判,学术讨论不是单方受益,也不是单方改正的事,是双方为了搞清楚同一个课题的因与果。也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有问题。再就是,学术争辩是就事论事,于辩者无关,只要没有参杂个人感情,或是进行人身攻击,都与对方无关,只与论的事情相干。
 楼主| 发表于 2016-2-12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fbpgyfk 于 2016-2-12 07:25 编辑

关于误差问题,谈点愚见:
1、由于素数定理不是依据素数分布规律推论而得,而是依据相似性凑出来的。所以,素数定理先天存在的误差是不可知的,误差范围也不是轻易就能划定的。虽然在证明中用到了常数A,其实,这个A是不能固定的常数。如果素数定理的误差或误差范围可确定的话,就能得到准确无误的计算公式(无非项数多与少的问题)。
2、因此,素数对的误差也会因这种先天误差而存在,且是不可预知的。况且,由实践可见,素数对的分布态势是呈上升态势,而且是以散点态势分布着。大体规律是可被6整除的偶数素数对点位于高点,而不可被6整除的偶数素数对点居于低点,从而,形成了一条上升态势的散点带,则素数对的总体趋势是远离水平线,并没有下滑态势。
3、由此客观现实,那就要结合具体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当搞明白哥猜命题的题意后,结合素数驿分布态势和结构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就不要从误差或误差范围方面考虑能否符合哥猜需求,而是要从哥猜对误差的包容度上认识误差了。
4、可以说,就哥猜的素数对而言,只要能给出个计算结果≥1的计算式式子,就能满足哥猜倒是的需求。例如什么【只要大于三分之一】;【≥(√N)/4或0.22√N)】,甚至还有提出【≥N^0】。
但是,随意提出一个计算式可以,如果没有严谨的数理逻辑推论,就不可有立足于数学殿堂。所以,这种随意(也不是很随意,凡是提出者都会有大量实践为据才能给出)恰恰说明哥猜命题对误差的包容度。
下面是一段连续偶数的素数对分布散点曲线和素数对存在性曲线综合示意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27 18:58 , Processed in 0.09452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