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qingjiao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说民科=伪科学,可能也是抬举了民科。
因为相当部分“伪科学”是颇有科学的形式的,它们的“伪”可能只在片面解释事实上。
而许多民科是科学的形式也没有的。
其实卢自己在文中提出过一个观点,就是民科的水平停留在伽利略时代以前,是原始的,幼稚的,粗糙的,经验性的知识,我觉得还可以补充一点,就是狡辩性的知识。
大抵上,民科可以归纳为搞这种近代科学以前的东西的人。
发表于 2011-8-20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下面引用由qingjiao2011/08/20 11:28am 发表的内容:
这只是你个人的观点。卢没什么创新可能是真的,但你对旧知识的理解也不见得正确。
你知道他的观点吗?有种可以拿出来辩论辩论,先表明我的观点:
他是错的,而我是对的!
发表于 2011-8-20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其实卢自己在文中提出过一个观点,就是民科的水平停留在伽利略时代以前,是原始的,幼稚的,粗糙的,经验性的知识,我觉得还可以补充一点,就是狡辩性的知识。
凭什么这样?专家是天生的?你知道鸡蛋里面有骨头么?
发表于 2011-8-20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http://www.changhai.org/articles/science/mathematics/twin_prime_conjecture.php
上面是卢的《孪生素数猜想》的地址,这么说吧,通篇除了介绍之外(资料很丰富,像个严谨的学者),凡涉及实质问题的观点几无可取之处。
下面随便摘录一段:
其中 π2(x) 表示小于 x 的孪生素数的数目, C2 被称为孪生素数常数 (twin prime constant), 其数值为:

Hardy-Littlewood 猜想所给出的孪生素数分布的精确程度可以由下表看出:
x  孪生素数数目  Hardy-Littlewood 猜想  
100,000  1224  1249  
1,000,000  8,169  8,248  
10,000,000  58,980  58,754  
100,000,000  440,312  440,368  
10,000,000,000  27,412,679  27,411,417  
很明显, Hardy-Littlewood 猜想对孪生素数分布的拟合程度是惊人的。 如此精彩的拟合堪与自然科学史上 Adams 和 Leverrier 运用天体摄动规律对海王星位置的预言以及 Einstein 对光线引力偏转的预言相媲美, 是理性思维的动人篇章。 这种数据对于纯数学的证明虽没有实质的帮助, 但是它大大增强了人们对孪生素数猜想的信心。
顺便说一下, Hardy-Littlewood 猜想所给出的孪生素数分布规律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定性分析 “得到”: 我们知道, 素数定理 (prime number theorem) 表明对于足够大的 x, 在 x 附近素数的分布密度大约为 1/ln(x), 因此两个素数处于区间 2 以内的概率大约为 2/ln2(x)。 这几乎正好就是 Hardy-Littlewood 猜想中的被积函数! 当然其中还差了一个孪生素数常数 C2, 而这个常数显然正是 Handy 与 Littlewood 的功力深厚之处!
谁有兴趣讨论。

发表于 2011-8-20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也先“顺便”说说这一段:
顺便说一下, Hardy-Littlewood 猜想所给出的孪生素数分布规律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定性分析 “得到”: 我们知道, 素数定理 (prime number theorem) 表明对于足够大的 x, 在 x 附近素数的分布密度大约为 1/ln(x), 因此两个素数处于区间 2 以内的概率大约为 2/ln2(x)。
================================
“在 x 附近素数的分布密度大约为 1/ln(x)”怎么就可以推出“两个素数处于区间 2 以内的概率大约为 2/ln2(x)”,他们的密度一样吗?

这几乎正好就是 Hardy-Littlewood 猜想中的被积函数!
===============================================
既然概率已经基本确定,直接相乘就得了,为什么还要积分?

当然其中还差了一个孪生素数常数 C2, 而这个常数显然正是 Handy 与 Littlewood 的功力深厚之处!
==================
一句“功力深厚之处”能解释得了吗?这个常数是怎么来的?是哈—李真的不知道还是故弄玄虚?

谁有兴趣讨论。
发表于 2011-8-20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以上的所有疑问,我都可以解释的一清二楚,不是到卢昌海先生还有楼主先生能不能?
发表于 2011-8-20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以上的所有疑问,我都可以解释的一清二楚,不知道卢昌海先生还有楼主先生能不能?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下面引用由moranhuishou2011/08/20 03:51pm 发表的内容:
以上的所有疑问,我都可以解释的一清二楚,不知道卢昌海先生还有楼主先生能不能?

这个论坛上宣称证明孪猜的人多去了,他们听你的解释吗?
如果你的解释能找到本论坛10个人以上正式表态支持(先不管其水平如何),或者我还会有兴趣听一听,你找得到吗?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一般地,我们衡量一个人的数学水平,不宜采用那些未有定论的数学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肯定会有N个人说他证明了,又有M个人说他否证了,谁都说自己的才对,你信谁?
我们应采用那些已经有定论的数学问题,看看作者的表述角度,表述方式有无新意,或者能否从旧命题中挖掘出新意。这种情况才是我们容易判断的。
之所以说卢可能没有什么创新,是因为他的叙述基本上是重复别人(例如那位美国学者或其他人),只是作了一些删节,压去了不少水分,显得较精干一些。
发表于 2011-8-20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卢昌海论民科(民科慎入,以防气憋)


  哈哈!
       除了《中华单位论》可以给出第n个孪生素数的数学结构式,世界上还有那位能够给出来!??????????????????????
    从西方到东方,从国外到国内?
    谁?
    是谁??
    能够给出!!!!!!!!!!!!!!!!!!
    中外吹牛腿的多!
    拉出来一溜,原来是个骡子!
         天马行空在中华,
         没有单位数没家,
         微积分是拼凑学,
         中国古学放彩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13 17:41 , Processed in 0.10841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