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ygqkarl

“数学擂台”之:“含笑的波浪”ID(李明波、郝锡鹏)(第二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5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擂台”之:“含笑的波浪”ID(李明波、郝锡鹏)(第二场)


    在给你判决为"弱智"之前,我们想再问你一个问题:
    李明波的实数体系就是:
-------------------------------------------------------------------
    李明波数阵
    0    1       2       3       4       …   n           …
    0    0.1     0.2     0.3     0.4     …   n * 10^-1   …
    0    0.01    0.02    0.03    0.04    …   n * 10^-2   …
    0    0.001   0.002   0.003   0.004   …   n * 10^-3   …
    0    0.0001  0.0002  0.0003  0.0004  …   n * 10^-4   …
    …   …      …      …      …      …   …          …
    …   …      …      …      …      …   n * 10^-k   …
    …   …      …      …      …      …   …          …
   (其中 n = 0,1,2,3,… ; k = 0,1,2,3,…)
--------------------------------------------------------------------
    凭你的智商,你认为其中都缺少了哪些实数?
    ygqkarl:你应该能够懂得这句中国话吧?


发表于 2006-6-15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擂台”之:“含笑的波浪”ID(李明波、郝锡鹏)(第二场)


ygqkarl:
    你的错误恰恰在于,你没有做到你自己口口声声所说的"自明"二字.
    1.你在玷污你自己已经向大家独白了的自我人格,尤其是没有做到"自明"二字;
    2.你对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实在是太差了,可以说是在学前班时就欠下了功底,
以致于你现在根本无法与论坛中的其他人,做正常的汉语交流与沟通.
    我不知道:大家到底应该怎样做,才算是对理疗中的你的一种配合?
 楼主| 发表于 2006-6-16 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擂台”之:“含笑的波浪”ID(李明波、郝锡鹏)(第二场)

[这个贴子最后由ygqkarl在 2006/06/16 04:54am 第 1 次编辑]

“含笑的波浪”ID(李明波、郝锡鹏)(第41楼、第42楼),看来先要“澄清”一个概念:所谓的“数学体系”是什么?
我认为“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条件之一:列有若干“公理”;
条件之二:列有相应“规则”;
条件之三:…………

(链接)“网易”网站《认识数学》 中的一段内容:数学的体系就是一个以公理为基础,逻辑推导为工具的理论体系。整个体系环环相扣,互相关联,推翻其中任何一个结论,就代表否认整个理论体系。
+++++++++++++++++++++++++++++++++++
数学逻辑的严密性也决定了数学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数学的体系就是一个以公理为基础,逻辑推导为工具的理论体系。整个体系环环相扣,互相关联,推翻其中任何一个结论,就代表否认整个理论体系。只能说明或是数学的基础理论——公理出现了问题,或是逻辑的方法出现了问题。非欧几何就是在否认欧氏几何平行公理的基础上诞生的。当然,现在我们发现二者在逻辑上是等价的,这样就可以认为二者的根本分歧出现在对自然界的认识角度上。虽然非欧几何与我们的直观感觉格格不入,但是它在逻辑上是完全正确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数学的高度抽象性。
 楼主| 发表于 2006-6-16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擂台”之:“含笑的波浪”ID(李明波、郝锡鹏)(第二场)

[B]我自己的理论体系,是已经“数学化”了的[/B] ,(链接)点击这里查看“易联国际论坛”的《一个理论体系》(纠错版) ,如果暂时无法打开,请 (链接)点击这里查看“新华论坛”的备份 。总共有三条“基础(公理、前提、假设、……)”,特别欢迎从“理论体系”角度的质疑。……
***************************************************
我专门研究过“理论体系”,当然也包括“数学”方面的“理论体系”。目前,公认的“衡量”理论体系的标准,至少有三条,即“相容性 consisteny”、“完全性 completeness”和“独立性 independency”。这些术语的含义,参见上面的“链接”文章中的第一部分“一、理论体系的衡量标准”。如果再增加其它的标准,例如“确定性 certainty”,那么“理论体系”的范围就会变小。
“数学”方面的“理论体系”,被“公认”的都符合“相容性 consisteny”标准,但不一定符合“完全性 completeness”标准。著名的例子就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所说的“ZF公理系”和“NBG公理系”这些“集合论”范围的“理论体系”。在“哲学”方面,也有不符合“相容性 consisteny”标准的。
回到“数学擂台”的主题,“含笑的波浪”ID(李明波、郝锡鹏)(第41楼)并不懂“相容性 consisteny”与“完全性 completeness”之间的区别。其“你认为其中都缺少了哪些实数”是“完全性 completeness”问题。但我质疑的却是“相容性 consisteny”方面。 再重复一遍,我“质疑”你的“相容性”方面!!!
发表于 2006-6-16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擂台”之:“含笑的波浪”ID(李明波、郝锡鹏)(第二场)


    那么,你就具体的说说,什么地方不相容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6-16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擂台”之:“含笑的波浪”ID(李明波、郝锡鹏)(第二场)

“传统数学”体系,从“自然数”开始“扩张”,①自然数→②整数→③分数→④有理数→⑤→……
***************************************************
“皮亚诺自然数”体系,是共同点。现在的情况是:
“皮亚诺自然数”体系→→“传统数学”体系是“相容”的→→肯定不是“实数可数”

└→→“含笑的波浪”ID(李明波、郝锡鹏)的“实数体系”是不“相容”的→→肯定了“实数可数”
***************************************************
“含笑的波浪”ID(李明波、郝锡鹏)(第45楼),请解释“有限整数”是如何来的?还要反复强调“在你的‘实数体系’内”吗?
发表于 2006-6-16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擂台”之:“含笑的波浪”ID(李明波、郝锡鹏)(第二场)

ygqkarl :
    你并没有证明李明波的理论不相容.而李明波已经证明了关于实数不可数的证明是
错误的.
    我们一点也没有看错你:会了几句术语,就在这里瞎叫喊.
 楼主| 发表于 2006-6-16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擂台”之:“含笑的波浪”ID(李明波、郝锡鹏)(第二场)

“含笑的波浪”ID(李明波、郝锡鹏)(第47楼),请解释“有限整数”是如何来的?还要反复强调“在你的‘实数体系’内”吗?
具体地,从“自然数”到“有限整数”的这个“扩张”过程,是怎样的?因为我要找到“哪个环节开始出现‘分歧’”的。
另:劝 “含笑的波浪”ID(李明波、郝锡鹏)(第47楼) 一句:你这种“苍白无力”地叫喊“证明了”,很搞笑的。
发表于 2006-6-16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擂台”之:“含笑的波浪”ID(李明波、郝锡鹏)(第二场)

ygqkarl:
   再批评你一次吧:你是一个就连签名都签不正确的人.请看你的
---------------------------------------------------------------------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自明”,解释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明”。
---------------------------------------------------------------------
   而你想说的这句话的正确说法应该是:
====================================================================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自明”,解释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你却画蛇添足地多写了: 的“明”。
--------------------------------------------------------------------
   我们觉得你并不搞笑,反而认为你很可悲.因为你的帖子标题标题有病,句子句子有
病,签名签名有病.你能说你不是民族昌盛的累赘吗?
   我们实在是懒得再与你这种不自明的人对话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6-16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擂台”之:“含笑的波浪”ID(李明波、郝锡鹏)(第二场)

“传统数学”体系,从“自然数”开始“扩张”,①自然数→②整数→③分数→④有理数→⑤→……
***************************************************
“含笑的波浪”ID(李明波、郝锡鹏)(第49楼),请解释“有限整数”是如何来的?还要反复强调“在你的‘实数体系’内”吗?
具体地,从“自然数”到“有限整数”的这个“扩张”过程,是怎样的?因为我要找到“哪个环节开始出现‘分歧’”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1 18:28 , Processed in 0.08088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