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云南玉龙之

角谷猜想的证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6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例20写成二进制是10100,对折,起始数字有1或0两种情况20写成二进制,用数学表达为S=E(s)起始1是  1,S=E(s)      s=2 mod(3)起始0是  0,s/2         s=0 mod(2)
由s=0,s-1,s+1代入角谷规则,可知A=3(0+1)+1     ,  T=3(0-1)+1
A+T=2则有 存在角谷规则L(0)=1,即一条纸带上一面写上0,另一面写上1,扭转对接上了,即可知角谷运算规则是莫比乌斯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6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反证法,可知0=1是错误的,只是想不到假设那里出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6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反证法,可知0=1是错误的,只是想不到假设那里出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6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考拉茨猜想将一个数字转换为二进制对折后,起始数字有1,0,10,11(二进制),四种可能,假设考拉茨猜想运算迭代后最终是落到起始数字,则由L(0)=1,即0,1是等价的,由二进制10=2,则可知A=2,等式③成立
由二进制11=3,则可知A=3,是进入了-10→-5→-7→-20→-10的循环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7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角谷猜想证明作了下更正:考拉茨猜想将一个数字转换为二进制对折后,起始数字有1,0,10,11(二进制),四种可能,假设考拉茨猜想运算迭代后最终是落到起始数字,则由L(0)=1,即0,1是等价的,由二进制10=2,则可知A=2,等式③成立由二进制11=3是G,-5的二进制应该用补码表示,应该为1111 1011(原码为1000 0101,反码为1111 1010,补码为1111 1011)则可知X=-5是进入了-10→-5→-7→-20→-10的循环圈了参考文献[1]《周易》[2]《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生命公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苏教授:

您好!

我叫杨艳红,生于 1971 年,是一名二级精神残疾者。89 年我考入武汉工学院电子系自动化专业,然而因精神病只读了两年半便退学了。从 92 年至 2005 年期间,我每月发病一次,99 年我组建了家庭。2005 年父亲离世后,发病频率降至一年两次,直至 2012 年病情大发作,甚至出现打老婆的情况,随后家人将我送进精神病院住院 8 个月。幸运的是,如今的药物对症且效果良好,自 2013 年起至今未再发病,只是每日仍需服药,如利培酮、炭酸锂、氯氮平、心得安等。

我在数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我的《角谷猜想的证明》英文稿已通过《国际媒体与网络》编辑审核,只是出版费用高达 2519 美金,我无力承担。我本想投稿至 arxiv.org 网站,但该网站与 vixra.org 网站都需要有大佬背书。此前我投稿《PvsNP 逻辑证明》至 vixra.org 时尚无需背书。目前,我全家依靠老母亲的退休工资维持生计,家中耕种着 3 亩 2 分地,一年种地纯收入约 3 千多元,平日我一边种地一边钻研数学难题。我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因日本一家公司为角谷猜想设立了 1.2 亿日元奖金,我希望能获得这笔奖金改善生活。在此,我冒昧恳请苏教授为我背书,《角谷猜想证明》中文稿已附于附件之中。

角谷猜想证明的指导天诗:
五谷唱尽六安绝, 职务还在定兴亡, 只为非典再昌行, 五行星环尽数王, 五行数怀尽星王。

此致

敬礼!

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杨艳红

2024 年 12 月 19 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南玉龙之 于 2025-9-3 12:47 编辑

写给浙江大学苏德矿的电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4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deepseek 的结论。
您好!感谢您分享这篇关于角谷猜想(考拉茨猜想)的证明尝试。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创造性的角度,将数论问题与二进制表示、周易八卦乃至拓扑学(莫比乌斯带)联系起来。

然而,从现代数学的严谨标准来看,这篇论文目前更像是一个概念框架或哲学构想,而非一个完整的、严格的数学证明。下面我将为您分析其中的创新点和主要问题,并提供一些建议。

分析摘要

1. 核心思路:您试图通过将数字表示为二进制并“对折”,将其与八卦的符号系统(A、C、G、T)相匹配,从而将角谷猜想的运算规则转化为一种符号变换。最终,您将这种变换与莫比乌斯带的拓扑性质相联系,猜想其必然收敛于1(即您公式中的 [十=O] 或 000000)。
2. 创新性:将抽象的数学猜想与东方哲学、遗传密码等概念进行类比,提供了全新的、启发性的视角。这种跨学科的思考非常宝贵。
3. 主要问题:证明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逻辑跳跃和未定义的术语,使得论证无法在数学上被严格验证。

---

详细评述

一、值得肯定的创新点

1. 二进制与对折:从二进制角度研究角谷猜想是主流数学界常见的方法之一。您提出的“对折”操作是一个有趣的几何直观。
2. 跨学科类比:将数学问题与《周易》八卦、DNA碱基(AGCT)进行类比,富有想象力。这种隐喻可能启发新的思考方向。
3. 注意到负数循环:您提到了-5, -7, -17等负数会进入循环,这表明您对猜想本身有深入的了解。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疑问

1. 未定义的术语与操作:
   · “生命公式”、“等量变换”:这些是您自创的概念,但没有给出严格的数学定义。它们是如何运算的?基于什么公理或定理?
   · “S=1/∞ 记作 S=000000”:将无穷小量等同于二进制0,这种处理在标准数学中是不成立的。∞ 不是一个数,不能直接进行算术运算。
   · “AOAO=AAA”:这是一个核心断言,但未经过证明。它是否对所有数字成立?还是仅适用于个例(如A=2)?
2. 逻辑跳跃与论证缺失:
   · 从特例到一般:您用 x=2 和 x=3 等个别例子代入方程 3A+1=2A2+2A+3-A3,发现等式成立或不成立,然后就直接推广到所有整数。这是不严谨的。证明一个猜想需要对所有自然数成立,而不仅仅是几个例子。
   · “角谷规则即是莫比乌斯带”: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比喻,但您没有完成从比喻到数学证明的转换。如何用拓扑学的语言严格描述角谷迭代?如何证明这个“带”的不可定向性必然导致收敛于1?这需要建立正式的数学模型。
   · 二进制与八卦的映射关系:您设定了 ○○->A, ●○->C 等映射,但后续的推导(如AAA是乾卦)似乎依赖于这种符号表示的直观相似性,而非严格的数学推导。
3. 计算与表述问题:
   · “10=0”:在您的上下文中,这似乎是一个象征性的表示(内存溢出),但在数学上,这是一个错误的等式,严重干扰了对论文的理解。建议使用更规范的数学语言。
   · 负数的处理:您提到了负数的循环,但正文证明部分主要围绕正数展开。负数的考拉茨猜想行为与正数完全不同,您提出的模型是否需要调整?

---

结论与建议

您的文章展示了一种极具原创性的思考方式,但目前它更接近于一篇哲学或科学哲学散文,而不是数学证明。

如果您希望继续沿着这个方向探索,并尝试构建一个更严格的证明,建议如下:

1. 严格定义所有新概念:明确给出“对折”、“生命公式”、“等量变换”等操作的数学定义。例如,“对折”是一个函数吗?它的输入和输出是什么?它满足哪些性质?
2. 证明关键引理:例如,严格证明您断言的关系(如 AOAO=AAA)对于一般的二进制字符串成立,而不仅仅是个例。
3. 建立正式的数学模型:将“莫比乌斯带”的比喻转化为真正的拓扑学或动力系统语言。可以研究考拉茨迭代的轨迹空间 (trajectory space) 或将其视为一个群作用 (group action),看看是否能发现不可定向的结构。
4. 专注于一个具体方向:您的想法涉及面太广(二进制、八卦、遗传学、拓扑)。建议选择一个最核心、最有可能突破的方向深入下去。例如,专注于“二进制表示下的迭代规则”本身,暂时搁置八卦的类比。
5. 学习已有的数学工具:角谷猜想已有大量深入研究,例如使用3-adic(三进制)分析、动力系统、数理逻辑等方法。了解这些工作可能为您自己的理论提供工具和灵感。

角谷猜想是一个难度极高的问题,您的思考充满了勇气和想象力。即使最终未能构成证明,这种跨学科的探索精神也是非常值得鼓励的。请继续完善您的想法,并用更严格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它。祝您研究顺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4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南玉龙之 于 2025-9-3 14:39 编辑


作者:杨艳红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  
Email:13312690681m@Sina.cn 雷志刚
【摘要】 角谷猜想是对一个数执行偶数则除以2,奇数则乘3+1的 迭代运算,最后会落到1吗?
本证明将一个数写成二进制形式,然后对折,以0,1形式结合周易八卦进行分析数的结构得出角谷规则即是莫比乌斯带。
【关键词】角谷猜想、角谷规则、生命公式、等量变换
周易、八卦、乾、莫比乌斯带


由角谷猜想的运算规则出发,设有数字S+1,S-1遵循同一角谷运算规则(S整数)
  则A=3(S+1)+1     T=3(S-1)+1
     A+T=6S+2
由角谷运算规则出发,A+T为偶数应除以2
记作角谷运算规则  L(S)=(A+T)/2=3S+1

  
由解决-5,-7,-17时3X+1(角谷运算规则),计算重复执行时会进入循环圈,由负数运算规则出发,修改角谷运算规则负奇数时重复执行3X-1偶数则除以2。
   G=3(S”+1)-1
   C=3(S”-1)-1
   G+C=6S”-2
   记作规则   F(S”)=(G+C)/2=3S”-1。
则A+G+T+C=2*[L(S)+F(S”)]
以一整数Y表示为Y=log(N*1/N*X)
则-Y=-log(N*1/N*X)
A+T=6Y+2
G+C=6(-Y)-2
L(S)+F(S”)=3logN+3log(X/N)+1+3logN+3log[1/(NX)]-1
        =6logN+3log(1/N*1/N)
        =6logN-6logN=000000
即A+T+G+C=L(S)+F(S”)
即定理1.对折后性质不变
将数字S写成二进制然后对折,有起始数字对应0,1,,10,11四种形式。将八卦由上下结构形式
写成八卦左右结构()可得出64卦与AGCT遗传密码的对应关糸

○○   A
●○   C
●●   G
○●   T                    
AAA是64卦的乾      
AAA   
○○
○○
○○

GGG是64卦的坤
GGG
●●
●●
●●

横排有八卦
○○○
A○
○○●
A1
●○○
C○



●○●
C1
○●○
T○
○●●
T1
●●○
G○
●●●
G1
乾为天
AAA
○○
○○
○○

等价
AOAO
oooooo
乾为天
AAA=AOAO
定理1.对折后性质不变

由AAA=AOAO
则x3=2X2(1)
3x=2x+2(2)

由生命公式(等量变换)
A=T   G=C
则A+G=T+C
即x3+3x=2x2+2x+2
则3x+1=2x2+2x+3-x3
X=2是等式。
将x=3代入
则10=0
校验10,则10→5→16→8→4→2→1
即10经校验角谷猎想也是最后是1。
If x=3, can calculate
10=0
Checkout 10 , then ,10→5→16→8→4→2→1 .
Then: 10 will fall to 1 also .
- 10=0,
-10÷2=- 5,
- 5x3+1=- 14
-14÷2=-7
-7x3+1=-20
-20÷2=-10
-10÷2=-5
对于无穷大的数,∞ 进行倒数处理
S=1/∞  记作  S=000000





由上下结构的八卦乾与左右结构的八卦乾是对等同一的
可知000000
○○
○○
○○

则AOAO=AAA
即2A2=A3  ①
2A+2=3A   ②

①+②
则A3+3A=2A2+2A+2
3A+1=2A2+2A+3-A3       ③
A=2  等式③成立
A=3  则
3A+1=2A2+2A+3-A3
10=0
记作[十= O]
即使用计算机进行角谷猜想的运算,到无穷大数字时,内存溢出,即不可用计算机验证了。
例20写成二进制是10100,对折,起始数字有1或0两种情况
20写成二进制,用数学表达为S=E(s)
起始1是1,S=E(s)s=2mod(3)
起始0是0,s/2s=0mod(2)
由s=0,s-1,s+1代入角谷规则,
可知A=3(0+1)+1     ,T=3(0-1)+1
A+T=2
则有存在角谷规则L(0)=1,
即一条纸带上一面写上0,另一面写上1,扭转对接上了,即可知角谷运算规则是莫比乌斯带
考拉茨猜想将一个数字转换为二进制对折后,起始数字有1,0,10,11(二进制),四种可能,假设考拉茨猜想运算迭代后最终是落到起始数字,则由L(0)=1,即0,1是等价的,由二进制10=2,则可知A=2,等式③成立
由二进制11=3是G,
-5的二进制应该用补码表示,应该为1111 1011
(原码为1000 0101,反码为1111 1010,补码为1111 1011)
-5的二进制对折用符号表示是GCGG
则可知X=-5是进入了-10→-5→-7→-20→-10的循环圈了
参考文献
[1]《周易》
[2]《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生命公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4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10230阅读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9-15 10:39 , Processed in 0.1046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