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愚工688

偶数M表为两个素数和数量(单记)的区域下界计算值infS(m)与实际验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30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工688 发表于 2020-5-29 07:04
对于偶数128,实际的素对只有3对。
可是你的绝对下限公式:M/lnM-1   计算出来竟然有25对。天哪!这是 ...

看明白公式了吗?歪曲篡改真理?m为128方根内的素数个数!你算的是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30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工688 发表于 2020-5-29 07:04
对于偶数128,实际的素对只有3对。
可是你的绝对下限公式:M/lnM-1   计算出来竟然有25对。天哪!这是 ...

眼瞎?给你说了多少回了?对于128来说,令x=128则M=√128=11,m=11/ln11=4,m-1=4-1=3,而实际128有3个素数和对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30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工688 发表于 2020-5-29 07:04
对于偶数128,实际的素对只有3对。
可是你的绝对下限公式:M/lnM-1   计算出来竟然有25对。天哪!这是 ...

眼瞎?给你说了多少回了?对于128来说,令x=128则M=√128=11,m=11/ln11=4,m-1=4-1=3,而实际128有3个素数和对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30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工688 发表于 2020-5-25 06:36
在你的帖子《偶数的哥猜拆分素数和对下限公式及程序》中
有1,绝对下限公式:设偶数X其方根为M=X^(1/2), ...

你连公式也用不对怎么验证呢?128的方根为为11,11/ln11=4,4-1=3.

看看前面的回帖,给你算了几遍了?看看你用的公式?我的公式M=X^(1/2)你给我弄哪去了?凭啥篡改歪曲?
你妈的,你究竟是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31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ysr 发表于 2020-5-30 21:43
愚工688 发表于 2020-5-25 06:36
在你的帖子《偶数的哥猜拆分素数和对下限公式及程序》中
有1,绝对下限 ...

如果说下限,可以随便摆出个式子。鲁思顺,xxx......等多的是!哥猜下限,凡大于等于的14的偶数,其素数对下限等于2个,比猜想大一个!大于14的偶数其素数对不会少于2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31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公式吗?你随便摆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31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生888@ 发表于 2020-5-31 01:38
如果说下限,可以随便摆出个式子。鲁思顺,xxx......等多的是!哥猜下限,凡大于等于的14的偶数,其素数 ...

谢谢重生888先生,记得我,鲁思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31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争讲一个偶数的素数对个数有什么意义啊!您看看,大于等于6的偶数的奇素数对个数大于等于1个,这就足够了!只需证明任何一个偶数(不是充分大,而是无穷大)的奇素数对个数大于等于1,那么,“1+1”命题即得到证明。这样一来,数学界风平浪静,再无争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下限就是证明,随着偶数增大绝对下限远远大于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愚工688 于 2020-6-1 15:00 编辑
ysr 发表于 2020-5-30 13:43
愚工688 发表于 2020-5-25 06:36
在你的帖子《偶数的哥猜拆分素数和对下限公式及程序》中
有1,绝对下限 ...


误读了。
因为我的帖子里偶数用M,你的M是√x, 搞混了。

不过你的“绝对下限”还是有偶数是不符合的。偶数 68就是一例。
另外偶数趋大时“绝对下限”的计算值的计算精度太差。总不能说没有精度好了。

ysr(N)=N^(1/2)/(log(N)^(1/2))-1  ;  Sp(m)=(A-2)*P(m) —— 连乘式

  S( 60 )= 6       Sp( 60 )= 5.333       δ(m)=-.111      δ1= .067
  yd(N)= 2.78374         δy( 60 )=-.536

  S( 62 )= 3       Sp( 62 )= 2.071       δ(m)=-.31       δ1= .036
  yd(N)= 2.815726        δy( 62 )=-.061

  S( 64 )= 5       Sp( 64 )= 2.143       δ(m)=-.571      δ1=-.286
  yd(N)= 2.847187        δy( 64 )=-.431

  S( 66 )= 6       Sp( 66 )= 4.429       δ(m)=-.262      δ1= .107
  yd(N)= 2.878142        δy( 66 )=-.52

  S( 68 )= 2       Sp( 68 )= 2.286       δ(m)= .143      δ1= 1.286
  yd(N)= 2.908613        δy( 68 )= .454

  

  S( 10000 )= 127  Sp( 10000 )= 127.606  δ(m)= .005      δ1= .021
  yd(N)= 20.71472        δy( 10000 )=-.837

  S( 10002 )= 197  Sp( 10002 )= 191.447  δ(m)=-.028      δ1= .002
  yd(N)= 20.71642        δy( 10002 )=-.895

  S( 10004 )= 99   Sp( 10004 )= 99.862   δ(m)= .009      δ1= .051
  yd(N)= 20.71812        δy( 10004 )=-.791

  S( 10006 )= 92   Sp( 10006 )= 95.762   δ(m)= .041      δ1= .052
  yd(N)= 20.71982        δy( 10006 )=-.775

  S( 10008 )= 192  Sp( 10008 )= 191.562  δ(m)=-.002      δ1= .019
  yd(N)= 20.72152        δy( 10008 )=-.892

我的下界计算值:
S( 60 )= 6       Sp(m)≈ 5.333    δ(m)≈-.111   K(m)= 2.667    infS(m)≈ 1.65     inf( 60 )≈ 4.4
S( 62 )= 3       Sp(m)≈ 2.071    δ(m)≈-.31    K(m)= 1           infS(m)≈ 1.71     inf( 62 )≈ 1.71
S( 64 )= 5       Sp(m)≈ 2.143    δ(m)≈-.571   K(m)= 1          infS(m)≈ 1.77     inf( 64 )≈ 1.77
S( 66 )= 6       Sp(m)≈ 4.429    δ(m)≈-.262   K(m)= 2          infS(m)≈ 1.83     inf( 66 )≈ 3.66
S( 68 )= 2       Sp(m)≈ 2.286    δ(m)≈ .143   K(m)= 1          infS(m)≈ 1.89     inf( 68 )≈ 1.89
S( 70 )= 5       Sp(m)≈ 3.771    δ(m)≈-.246   K(m)= 1.6       infS(m)≈ 1.95     inf( 70 )≈ 3.12

S( 10000 )= 127  Sp(m)≈ 127.606   δ(m)≈ .005   K(m)= 1.333   infS(m)≈ 82.5     inf( 10000 )≈ 109.97
S( 10002 )= 197  Sp(m)≈ 191.447   δ(m)≈-.028   K(m)= 2         infS(m)≈ 82.52    inf( 10002 )≈ 165.04
S( 10004 )= 99   Sp(m)≈ 99.862     δ(m)≈ .009   K(m)= 1.043   infS(m)≈ 82.53    inf( 10004 )≈ 86.08
S( 10006 )= 92   Sp(m)≈ 95.762     δ(m)≈ .041   K(m)= 1         infS(m)≈ 82.55    inf( 10006 )≈ 82.55
S( 10008 )= 192  Sp(m)≈ 191.562  δ(m)≈-.002   K(m)= 2         infS(m)≈ 82.57    inf( 10008 )≈ 165.14
S( 10010 )= 191  Sp(m)≈ 185.794  δ(m)≈-.027   K(m)= 1.939   infS(m)≈ 82.59    inf( 10010 )≈ 16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21 22:52 , Processed in 0.08043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