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ccmmjj

几何一探-最弱条件的等腰三角形证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8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元酱菜院 于 2017-9-8 22:41 编辑
jzkyllcjl 发表于 2017-9-7 16:26
天元酱菜院网友、同志:谢谢你给我指出了错误。我觉得从等腰三角形,可以推出1楼的两个条件,这是一个命题 ...


在等腰三角形BAC(A为顶角)的AB边上任选一点E,过E做底边BC平行线交AC于D, 则ABCDE各点的构成与本题相同。
易证明两个条件都成立。 ——即,曹老所说的原命题。
本题确实是这一命题的逆命题。

这个逆命题应该有两部分组成,1) 角B或角C不为锐角时, 本题的两个条件(AE=BD 和  角1+角2=角3+角4) 不会同时成立。 2)角B和角C均为锐角时,依本题两条件可推出ABC等腰。


曹老试图证明凡符合本题给出的两条件的三角形,必为等腰。 在逻辑上是没错的。是一举把上述两步一并完成。

但证明过程中 ,x< π/4的限定是误算。   【现在研究<B 大于直角的情形,此时的极端情形不在于A接近于π/4, 极端情形是A很小,接近于0 的时候, 即,A和角2、角4都很小,角1和角3很大的情形】
x的限制应为小于π/2

反例: A=5度(角BAC为10度), <2 = <4 =5度, <3 = <1 =80度;  x=75度

(当然,按此角度BD未必等于CE,这属于本贴所论的第一部分,但按曹老的证法,却应假设角B不论是否为钝角在两条件全满足条件下亦有题目所论结果,故假设这一角度下两条件成立)

90度 - A - x = <2+<4;    90度 - A +X = <1 + <3;  <1=<4+X,    <3=<2+x ,  <1+<2=<3+<4
诸条件均符合。

此时,f ' (x) = cos(A-角2)sin(A-x) +sin(2x+角2) = cos(0)sin(5-75) + sin(150+5)
       = sin(25度)- sin(70度) 是小于0 的。

发表于 2017-9-9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zkyllcjl 于 2017-9-8 17:18 编辑
天元酱菜院 发表于 2017-9-8 14:29
在等腰三角形BAC(A为顶角)的AB边上任选一点E,过E做底边BC平行线交AC于D, 则ABCDE各点的构成与本题相同 ...


我说的意思是:∠B 大于直角的情形,但∠B大于直角的度数 可以是无限接近于直角,所以此时A 可以是小于而无限接近于于π/4的. 而∠C=π/2-A-x 必须大于0,所以x仍应小于π/4.
不过你提出的问题,我可以接受。
发表于 2017-9-9 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元酱菜院 于 2017-9-9 02:49 编辑

现在证明:在<1+<3 不是锐角情况下,不会有 【 BD=CE 与  <1+<2 = <3+<4 两条件同时成立】

假若<1+<3 >= 90度,  且上述两条件成立,
我们还是从以下式子出发。
  sin(<1 + <3) sin( <2 +<3+<4)= sin(<2 + <4) sin(<1+<2+<3)
<1 + <3    >=90 ,  <1+<2+<3  比前者为大,会大于90,      
因为 180-<1 - <2 - <3  = <A + <4   >0 ,   所以  180- <1-<2 - <3 介于 0到90之间(不含90)。
180- <1-<3 = <A + <2+ <4   >0    所以 180- <1-<3 介于0到90之间(含90)

sin( <A +<2+<4) sin (<2+<3+<4) = sin(<2+<4) sin(A+<4) .........(1)
(1)式中, <2+<3+<4 不能为锐角或直角。
否则:  锐角或直角 <A+<2+<4  >  <A+<4,   锐角或直角 <2+<3+<4  >  <2+<4
根据正弦函数在 (0,90】区间严格单增性质,(1)式等号左边大于右边, (1)不能成立

当<2+<3+<4 >90度 时, 180-<2-<3-<4 =<A +<1 为锐角
(1)式变为:
sin(<A +<2+<4)sin(<A+<1) = sin(<2+<4)sin(<A+<4) ..............(2)
(2)式中这四个角度均为锐角或直角
但 <1+<3为钝角或直角时, <1+<3  > < 2+<4      
由已知 <1+<2 =<3+<4  有 <3=<1+<2-<4   有 <1+(<1+<2-<4)  >  <2+<4
即 <1  > <4, 即有 <A+<2+<4  >  <2+<4,   <A+<1 > <A+<4
(2)式左边两角分别大于右边两角,由正弦函数在一象限的严格单增性质,(2)式不会成立。

即: 当<1+<3为钝角或直角时, 两条件不会同时成立。
当<2+<4为钝角或直角时,两条件不会同时成立的证明与此相仿
   

点评

支持你论述。  发表于 2017-9-9 10:4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9 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元酱菜院 于 2017-9-9 02:20 编辑
jzkyllcjl 发表于 2017-9-9 01:13
我说的意思是:∠B 大于直角的情形,但∠B大于直角的度数 可以是无限接近于直角,所以此时A 可以是小于 ...


为了涵盖全部情形,应涵盖 B接近于平角时的情况。 B接近于直角时更靠近于正常情况,以至于f‘’(x) 还是正的,而当B更大时,f ' (x) 的正负将发生变化。 请看那个反例。

点评

支持你的论述。  发表于 2017-9-9 10:4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9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jzkyllcjl 发表于 2017-9-7 16:26
天元酱菜院网友、同志:谢谢你给我指出了错误。我删除 下边论述 。

曹老不必客气。
我也是退休人员,不过刚刚退休没几年。论年龄比您小很多。

虽然我并不赞成您的一些改革意见,但对于您锲而不舍、精神上老有所依的活法,还是钦佩的。
祝您老健康、快乐吧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9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元酱菜院 发表于 2017-9-9 03:06
曹老不必客气。
我也是退休人员,不过刚刚退休没几年。论年龄比您小很多。

谢谢你! 我原来对数学理论、对数学家很崇拜的。 但是 1062年 发现 “连续型随机变量在一点发生的概率是不是零呢?”“物体按照瞬时速度运动的时段长是不是零呢?”的问题。笔者不满意Б.В.《概率论教程》中“至于这集合(基本空间U)的元素究竟是什么东西,这对于概率论的逻辑发展而言是可以不加分辨的”的论述,也不满意复旦大学编《统计数学》中“U中的某些子集(其全体记作F)作为事件……,至于究竟需要哪些子集,则需视具体情况而定”的论述;笔者希望能够从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算出各种事件的概率。为此,笔者查看了И.П.那汤松 著《实变函数论》中的点集与测度理论,发现了“不可测的有界集存在” 的定理,这个定理就是只研究某些子集发生概率的原因,但也说明:现行数学理论是不完善的。后来又在马忠林译[苏]Д.И.别列标尔金著《初等几何教程》上卷看到“位于直线上任何两点之间,有无限多个另外的点,这些点的集合,叫做线段”的论述。对于这个论述,笔者提出了“点有没有大小的问题?(即当点没有大小时,点的集合不可能构成线段;若点有大小,这种点的大小是什么数呢?)”的问题。为了这些问题,在参看从自然数集合扩充到有理数、实数集合的过程之后,笔者1962年曾经感到:“需要把实数集合扩充到包括一种‘大于0而又小于一切正实数的实无穷小数’的超实数域”的想法,在此后的十多年中,笔者认为:为了解决上述三个问题,这种超实数是必须提出的,笔者还认为它可能在黎曼几何中会有应用。1975年《非标准分析》传入我国。笔者对它进行十年的学习研究之后,发现:虽然非标准分析中的无穷大数与无穷小数与我扩充实数的想法有共同的地方,但他们没有解决我提出的那三个问题,经过对非标准分析依据的模型论、ZFC公理集合论以及有关的数理逻辑引论、数学基础引论、实数理轮、几何基础、量子力学、唯物辩证法的反复学习之后,笔者放弃了扩充实数的想法,并反对《非标准分析》。反对它的原因是:第一,实无穷小数的存在与“正实数可以任意接近于0”的性质矛盾。第二,它们提出这种数的根据是ZFC公理集合论,但这个公理体系中的选择公理有争论;“自然数集合是存在的”无限公理不恰当,事实上,自然数集合中的元素只是可以可无限延续下去,但又无法完成延续工作的非正常集合,使用这种集合时就有把这种无穷集合看作完成了的集合的违反事实的现象发生;第三,如果使用这种无穷小数,还需要研究这种无穷小数对应的时刻上的瞬时速度是什么?,对应的点的大小有多大?对应点的事件发生概率是多少?的问题,所以提出超实数域之后,问题更多了,更复杂了;第四,大于所有自然数的无穷大数的提出与自然数集合N的无界性矛盾。所以,经过二十四年的反复研究之后,笔者不仅认为需要彻底否定非标准分析,而且认为现行实数理轮、几何基础、数学分析都需要在进一步联系实践的方法下,使用对立统一的唯物辩证法则进行改革。例如:线段的尺规二等分问题,由于人们画出的线有粗细,点出的点有大小,线段二等分工作免不了近似性,所以现行数学理论中线段绝对准二等分具有理想性;理想与现实、精确与近似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于是笔者在1985年写了足够准分析的小册子,在青岛的学术会议上得到陈庆益教授“你把数学量子化了”的意见,1986 年发表了论文“实数理轮的问题与足够准分析简介”,得到河海大学任荣祖教授“不囿于已有的见解,自成体系,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应用上都有价值”的好评。2005年笔者又发表了论文“无限的概念与数学基础”;2009年出版了专著《全能近似分析数学理论基础及其应用》;2013年发表了论文,<初等几何的实践性基础及其应用>。为了数学理论的改善。2007 之后笔者在东陆论坛与数学中国基础数学网站发表了上万个帖子,虽然现在已经有人同意笔者的无穷集合与无尽小数的观点,但由于数学界的习惯势力,大多数数学工作者都反对,在数学理论的改革上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我希望你对我的研究与论述提出意见。
发表于 2017-9-9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jzkyllcjl 发表于 2017-9-9 11:17
谢谢你! 我原来对数学理论、对数学家很崇拜的。 但是 1062年 发现 “连续型随机变量在一点发生的概率是 ...

我是77级上的大学,数学的基础部分,自觉还是扎实的,不过工作以后搞计算机软件,数学尤其是基础理论有些撂荒。退休后重拾一些,更多的是在吃老本。

对非标准分析,个人感觉上是她把宏观、微观分了层。(而且是多层)。 在解决某些问题(不限于应用数学)所能涉及的层面上更微观的东西,就归结为他所定义的无穷小了。非标不单是在应用数学方面有一定的意义,由于她形成一套自洽的体系,在整个数学领域中也能站得住,也能成为理论数学方面的工具(是工具)之一。 但在实数理论方面还是不要用她为好。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9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元酱菜院网友: 谢谢你 给了回帖。 我认为: "非标准分析中的算术高级模型*N 中存在自然数集合 N中一切自然数”的论述 违背了 自然数集合N 无上界的性质,虽然许多人认为 非标准分析与标准分析等效,但从理论上讲,它们的基础是矛盾着的,最长要的是,非标准分析 不仅不能解决我1962年提出的三个问题,而且把问题复杂化了,我最后的解决方法是:无尽小数绝对准的等于实数的已有实数理论有问题,近似方法是必要的,理想与现实、精确与近似、无穷与有穷 相互依赖的对立统一法则 是建立数学理论的根本法则。
我比你大一点,文化大改命时期,给我发了马克思 恩格斯的数学著作,但那时,我都没有理解,我是经过学习分标准系之后 发现我1962年提出它那种数无效之后,并在提出《实数理论的问题与足够准近似分析》之后,才慢慢认识到 唯物辩证法的必要性。

点评

曹老,咱们在这个贴里就别喧宾夺主了。 这个贴的楼主造诣很深,我读过他不少帖子,别人说他是几何专家,我看也不算过誉。他确实擅长几何。 感谢楼主提供的这个题目,非常好的题目。 曹老,我们到您帖子里谈   发表于 2017-9-9 21:27
发表于 2017-9-15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很多了,是否应当终结一下,到底楼主提出的问题该如何证明?
发表于 2017-9-15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题,不需要证明,给出条件已经证明本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8-23 19:13 , Processed in 0.10918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