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zx4560

关于王元,潘承洞,陈景润,数学证明造假。如何反驳和抽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5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zx4560 发表于 2019-6-22 11:04
理论根本就不存在错误,而是大家理解错误。在没有真正证明1+1之前。国际数学界保住。1+2~~9+9的造假证 ...

请问!
         1+1=2

其中 1,1,2都是表示什么?表示什么单位?个,只,克,米,,,???
连单位都没有?做了一辈子糊涂数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5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zx4560 发表于 2019-6-22 03:04
理论根本就不存在错误,而是大家理解错误。在没有真正证明1+1之前。国际数学界保住。1+2~~9+9的造假证 ...

在没有真正证明1+1之前

zx4560又孤陋寡闻了吧,
真正的证明见:可免费下载的《倍数含量筛法与恒等式的妙用》,
数学家们,也挑不出逻辑错误了。2019.7.13发表的,这就二周年了。
论文公开发表二周年,没有提出错误的,就应该承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25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在深 发表于 2019-6-25 08:29
请问!
         1+1=2

这里的1表示质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25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lusishun 发表于 2019-6-25 16:54
在没有真正证明1+1之前

zx4560又孤陋寡闻了吧,

那你的论文和王元他们相同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6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zx4560 发表于 2019-6-25 17:31
这里的1表示质数。

对!
    但是它没有度量单位!
    只有质数单位即素数单位才有表示大小的单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6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谢芝灵 于 2019-6-26 00:44 编辑
zx4560 发表于 2019-4-11 08:08
在数学理论里面,叫因果关系,逻辑理论。如8=3+5,这是两个素数之后。看上去没有错误。但是你需要证明的 ...


如π(n)表达n内多少素数。证明出来的属于概率理论。并不定理。=======这里是你的错误了。
这里是可以用 概率理论 来证明 歌猜的。
如:100之内有 25个质数。200之内有 46个质数。
得:101到200之内有 21个质数。
再把 等于200的所有等式排例:
1+199=200
2+198=200
3+197=200
。。。。。
99+101=200
100+100=200
上面有100个等式,
我们去掉所有偶数对,得到:
1+199=200
3+197=200
5+195=200
。。。。。
97+103=200
99+101=200
上面只有50个等式,再把上面含5的数字等式去掉,如(5+195)和(1 5+185)之类
就得到:上面只有40个等式,

也就是:在:(1,3,7,9,,,,99 )40个数中 有23个素数 (原来的25个冽了2和5这两个)
也就是:在:(199,197,193,,,,103,101 )40个数中 有21个素数

40个等式,一边有有23个素数 ,另一边有 有21个素数 ,不管你怎样差开不去组合(质+质),最少有4个(质+质)存在。因为 23+21-40=4

所以,概率理论 能证明歌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6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芝灵 发表于 2019-6-26 00:42
如π(n)表达n内多少素数。证明出来的属于概率理论。并不定理。=======这里是你的错误了。
这里是可以 ...

你刚刚开始观察,还需深入的研究,省事的办法是先看看,免费下载《倍数含量筛法与恒等式的妙用》。

点评

我根本不想做,我的深入是人类中最深的,我就不想做这类没技术含量的死算法题。  发表于 2019-6-26 1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览众山小 于 2019-7-2 14:23 编辑

“陈氏定理”是用五花八门的数学符号编织成的“皇帝的新装”,这些五花八门的数学符号拼凑成的式子非常繁琐复杂,繁琐到无法计算的地步,当然也就无法验证。在知乎网站上有人在回答“陈氏定理,数学家陈景润是怎么证出来的”提问中上传了陈景润证明“陈氏定理”的所谓证明简略版贴文,在百度贴吧“哥德巴赫猜想吧”也有人贴出了陈景润的证明论文,在这些贴文中可以看到,在陈景润列出的许多式子中幂指数中含有分式算式,分母中还含有对数算式,在列出的式子中连套三个∑符号(在∑符号底下还有千奇百怪的注脚符号)、连套两个∏符号,在这些复杂的式子里面还掺杂列出了更加复杂的微积分符号,如此复杂的一系列算式就是用当今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都无法算出什么结果,因此就出现了不是“陈氏定理”在当下没有实用性,而是现代的科技水平不够高才使“陈氏定理”派不上用场的奇谈怪论。把几乎无人能看懂的“陈氏定理”吹嘘成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以显示陈景润深不可测的数学水平和无人能超越的数学造诣,这样恶搞数学的胡编乱造还赢得一片叫好声,是因为如此众多的愚民形成了“陈氏定理”这种伪科学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全世界罕见的“奇观”。

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写作的《皇帝的新装》一文意在嘲讽作假者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安徒生创作的这种故事一般来说不会发生,只是为人们在茶余饭后提供一种放松心情的笑料,最多就是提醒人们警防上当受骗,不过读过安徒生这个故事的人大多不会把这个故事当回事,因为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丝不挂而招摇走动是不要脸的行为,只有在特定环境中演黄色影片才可能出现这种镜头,但安徒生创作的这个童话故事所寓意的哲理竟在神州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了,“陈氏定理”就是现代版的“皇帝的新装”。“陈氏定理”这种现代版的“皇帝的新装”当然是错误的,错误的东西还能有什么意义?塑造陈景润这个荒唐故事的大作家徐迟都感到无颜面对天下人、感到无地自容而跳楼自杀了。徐迟跳楼自杀实际上宣告了他塑造的“陈氏定理”这个神话故事的破产,但徐迟之死却没能唤醒许多人对“陈氏定理”的盲目崇拜,这些人就像着了魔似的对“陈氏定理”痴心不改,可见抱残守缺的人不在少数。
陈景润胡编乱造的欺世盗名行为产生了恶劣的影响,连美国数学家怀尔斯也学着陈景润故弄玄虚的手法编造了一篇世界上只有他聘请的那五六个审稿人能“看懂”的证明费马大定理的论文(除了这五六个审稿人没有人能看懂,据说资深数学家阅读怀尔斯的论文都感到很吃力,很吃力的意思也是看不懂),“陈氏定理”贻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览众山小 发表于 2019-7-1 01:32
“陈氏定理”是用五花八门的数学符号编织成的“皇帝的新装”,这些五花八门的数学符号拼凑成的式子非常繁琐 ...

在陈景润的“1+2”论文中使用了许多伪概念,例如使用了“充分大”、殆素数、大偶数(大到多大的偶数才能称为“大偶数”,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等含糊不清的伪概念,因此陈景润的“1+2”论文是反科学的论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28 19:10 , Processed in 0.1052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