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vfbpgyfk

凡是大于4的偶数都有素数对(因PDF格式文件无法显示,在109楼贴出了图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3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此,有——————————


你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3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先生好!我的邮件收到了吗?收到请回复,谢谢!

点评

没有收到。  发表于 2021-1-23 13: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7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你的凡是大于 4 的偶数都有素数对的论文,通篇始终素数定理的表达式,竟管你做得花枝招展,都是错误的。

点评

能具体地说说吗?这种概论式的评述,一不能说明问题,二不能让人信服,三是让人感觉你没有理解,也没有深入进去,是对你自己的话语极不负责任的表现。  发表于 2021-2-27 21: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7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能用素数定理的表达式就能证明的话,早就解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7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fbpgyfk 于 2021-2-27 15:13 编辑
wangrozhong 发表于 2021-2-27 14:13
如果能用素数定理的表达式就能证明的话,早就解决了。


这就是本人的独创和独到之处。以往的哥猜证明,都是在极力地论证【各有多少】个素数对,甚至唯恐素数对不够用,把加法的交换律都运用上了(双记法)。而本人经过深入探索研究,猛然意识到哥猜命题的题意不是要计算出【各有多少】个素数对,而是要确定【有没有】素数对。
这种对哥猜命题认识的转变,一下子把当今的不具备数学基础理论条件的计算方法转变到现今基础理论绰绰有余的地步,而且,非常基础。这就给不够精确的素数定理大展鸿图的空间。试想,要以【有没有】的方法和途径解决哥猜问题,计算的精度多么宽松?是不是要比斤斤计较的【各有多少】计算方法和途径宽松到无穷程度?
是的,如果先驱们早些认识到哥猜命题的确切题意是要确定【有没有】素数对的话,还会有今天的哥猜大军吗?没有了!绝对不会有了,甚至哥德巴赫他自己都 不会写信求救了。
所以,这个认识和发现看似简单平常,但意义重大。这就如同革命初期把先占领城市观念转变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理念那么简单可行。从哲学角度讲,这都是从不具备客观条件的困境中转变到具备充分条件的康壮大道上的突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8 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vfbpgyfk 发表于 2021-2-27 15:07
这就是本人的独创和独到之处。以往的哥猜证明,都是在极力地论证【各有多少】个素数对,甚至唯恐素数对 ...

一开始就是判断“有、没有”问题,是后来人,融入自扰,非要求出精确对数,
画蛇添足。

点评

可以说,以解决【 各有多少】素数对的思维,一介入哥猜研究研究就是首选目标 。在本人提出哥猜命题是要确定【有没有】素数对后,才逐步地兴起诸种以粗放计算思维解决哥猜之迷的方法和途径。  发表于 2021-2-28 06:41
否也!如果是后来者自扰的话,当初就不应该有细节问题(哈-李公式及哈代的讲话),而且,自 那以后的研究成果,无不在细节上下工夫(如陈景润等人的研究成果)。  发表于 2021-2-28 06: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8 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差项同(互补)数列的概念,及其倍数含量相等的性质规律,是证明哥猜到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8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兼听明偏听暗 于 2021-2-28 10:13 编辑
wangrozhong 发表于 2021-2-27 20:09
我看了你的凡是大于 4 的偶数都有素数对的论文,通篇始终素数定理的表达式,竟管你做得花枝招展,都是错误 ...


wangrozhong说的对,一些证明者,基本是素数定理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变得“花枝招展”,岂不知,两个素数,一个靠假设,另一个靠推理,发现没有一个人是这样做的,说自己证明出来了,你首先要问问自己:推出另一个素数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8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兼听明偏听暗 发表于 2021-2-28 02:12
wangrozhong说的对,一些证明者,基本是素数定理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变得“花枝招展”,岂不知,两个素 ...

你设计的路线图,错已,是你的思路出了问题,按这思路,永远证明不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8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兼听明偏听暗 发表于 2021-2-28 10:12
wangrozhong说的对,一些证明者,基本是素数定理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变得“花枝招展”,岂不知,两个素 ...

一个素数是假设,另一个素数靠推理,正确!我的0+0=1的理论能做到!假设某偶数的素合对应:
            0011011100........
       ......1100100011                      0为素数,1为合数,哥猜不成立,素数和合数一样多!那么其偶数减1(30),就会得到0对0,即: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9-14 21:00 , Processed in 0.08771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