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79|回复: 1

对Kittell在1935年给Errera图着色的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3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明85639720 于 2019-9-13 07:20 编辑

对Kittell在1935年给Errera图着色的解析
雷  明
(二○一九年九月十三日)

《美国数学月刊》1998年2月105卷第2期170-174页刊出了Joan Hutchinson and Stan Wagon(琼•哈钦森和斯坦•马车)的文章《Kempe Revisited》(《肯普再研究》),介绍了1935年Kittell对E—图的4——着色过程。文中所画的E—图如图1所示。将其变形,画成规律一点的图则是图2,再把图2转动一个角度得图3,再把图3中待着色顶点1转动至图的最上方得图4。这就是我们平时所画的E—图的形式。


Kittell看到了从顶点17R到顶点3Y的R—Y链和从顶点17R到顶点5B的R—B链都是连通链,不可能交换,也空不出R,Y,B三色之一,只能移去顶点10G和顶点12G的两个同色G。他还看到与顶点10G相邻的已染色的顶点是17R,9B,15R,3Y,只要把3Y换成3B,与顶点10G相邻的顶点就成了17R,9B,15R,3B,顶点10G就可以换成10Y;他也看到与顶点12G相邻的已染色的顶点是17R,7Y,16R,5B,只要把5B换成5Y,与顶点10G相邻的顶点就成了17R,7Y,16R,5Y,顶点12G就可以换成12B。这样与待着色顶点1相邻的顶点10G,17R,12G,5B,3Y,分别就变成了10Y,17R,12B,5Y,3B,就空出了G给待着色顶点1(如图5)。

《Kempe Revisited》一文中是这样说的:“如果我们对由5度顶点的邻点组成的环上的相关联顶点所决定的色链上进行换色,那么我们可能会使肯普方法成功。Kittell用‘正切链’的术语来指由相关联顶点所决定的色链。”这里的“正切链”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邻角链”。引文《Kempe Revisited》中接着又说,Kittell“使用Errera图中的顶点3和5进行如上所述的换色”,从而使G色的顶点10没有Y色的邻点,所以它可以改染成Y色;同样,G色的顶点12也没有B色的邻点,所以它可以改染成B色。这样,就可以释放出G色给顶点1染色,从而解开了困局(如图5)。
以上这个着色方法与我们对E—图的着色方法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叙述的方法不同,但实际最后得到的对果是完全相同的。我们是看到图中有经过围栏三个顶点的R—G环形链,把B—Y链分成不连通的两部分,交换其中一部分就可使原来连通且相交叉的R—Y链和R—B链断开,使图变成一个可以连续的移去两个同色G的K—构形;而Kittell这样的交换邻角链的方法,最后也达到了使原来连通且相交叉的R—Y链和R—B链断开,使图变成一个可以连续的移去两个同色G的K—构形的目的。Kittell的两次邻角链的交换就相当于我们的在环形的R—G链的外面进行B—Y链的交换这一步;Kittell是提前把10G换成了10Y,把12G换成了12B,空出了G的,而我们是推后把10G换成了10Y,把12G换成了12B,才空出了G的。

雷  明
(二○一九年九月十三日于长安)

注:此文已于二○一九年九月十三日于《中国博士网》中发表过,网址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30 00:48 , Processed in 0.0863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