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99|回复: 13

[原创] 1+2等是伪科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8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BSALE[10000]LBSALE[watermark]                          1+2等是伪科学
                                      作者:APB先生
    1+2就是指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陈式定理,简写为:1+1×1。
    1+2等则是指从1742年到1966年国际主流数学家们对哥德巴赫猜想的全部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简写为:1+2,1+3,…,1+c,…,a+b。
    我说它们都是伪科学的理由如下:
    哥德巴赫猜想的核心是:
                    偶数=奇素数+奇素数?    6<偶数→∞。
    欲进则退!当人们不能进而证明它时,理应退到:
                           偶数=奇数+奇数!
    因为:奇素数包含于奇数,奇素数∈奇数。
    在“偶数=奇数+奇数!”中,6<偶数→∞,1≤奇数<偶数。
    因为大于1的奇数中只有奇素数与奇合数,绝无其它数;
    所以“奇数+奇数”中就只能有:奇素数+奇素数,奇素数+奇合数,奇合数+奇合数。
    我将它们分别记为:APB,(也可以用其他三个不同字母代替)
            A=奇素数+奇素数,
           P=奇素数+奇合数,(包含:奇合数+奇素数)
           B=奇合数+奇合数。
    从“奇数+奇数”中推出APB,符合人类早已熟知的“二生三”规律。
    每一个大偶数2n表为A的个数记为:A(2n);
    每一个大偶数2n表为P的个数记为:P(2n);
    每一个大偶数2n表为B的个数记为:B(2n);
则APB恒等式为:
                 n-2≡A(2n)+P(2n)+B(2n)
    研究当n→∞时APB的变化规律,便可以发现与获得一系列结果,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解决1+1问题。
    直接从1+1推出所谓的弱命题:a+b,…,1+c, …,1+3,1+2,还只涉及充分大的偶数;实为画蛇添足的数学垃圾;因为它们将1+1问题严重的复杂化,是“化简为繁”;因为它们不符合一般的“化繁为简”的解题逻辑,不符合“二生三”规律,很不利于解决问题。
  要研究农业,最起码应当研究每一亩耕地每一年总共可以生产出多少粮食;
  要研究工业,最起码应当研究每一个工厂每一年总共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
    …………………………………………………………………………
  同理,要研究1+1即哥德巴赫猜想,最起码应当研究每一个大于6的偶数总共可以表为多少个APB,以及每一个大于6的偶数表为APB的规律,并得出结论。
  但是,上述1+2等所涉及的国际主流数学家们都没有这样做。他们都误入了错误的弱命题的歧途,长期在所谓的充分大的偶数中折腾而不能自拔 ,因此他们也根本不可能解决哥德巴赫猜想。
    以1+2为例,其实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表为1+2的总个数都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
    例如:一个素数a可以表为1个1+2:
                                      a+aa;
    例如:二个素数ab可以表为6个1+2:
                            a+aa ,  a+ab,   a+bb,   b+bb,   b+ab,  b+aa;
    例如:三个素数abc可以表为18个1+2:
          a+aa,  a+ab,  a+bc,  a+ac,   a+bb,  a+cc,
          b+bb,  b+ab,  b+bc,  b+ac,  b+aa,  b+cc,
          c+cc,  c+ab,   c+bc,  c+ac,  c+aa,  c+bb;  
     …………………………………………………………………………
    当素数的个数π(n)增加时,π(n)个素数表为1+2的总个数急剧的增加!
    对于每一个大偶数2n而言,小于2n的π(2n)-1个不同的奇素数可以表为(1+2)的总个数为:1/2π(2n)[ π(2n)-1] [ π(2n)-1];这总个数是远远大于大偶数2n的个数n的,
                  1/2π(2n)[ π(2n)-1] [ π(2n)-1]>>>n→∞
    当n→∞时,涉及(1+2)的全部元素虽然有>=<2n的三种情况,但是也只能呈现出偶数2n越大它表为(1+2)越多的大趋势,若认为偶数2n越大它表为(1+2)的个数越少,可以少到0,这是与上述的大趋势相矛盾的,就如同硬要认为:0=1,0=2,…, 0=∞,这是十分荒谬的,也是不可能的。
    由于篇幅所限,仅举一较大数666的例子供参考:
666=011+5*131=017+11*59=031+5*127=037+17*37=043+07*89
   =083+11*53=101+5*113=107+13*43=113+7*079=131+5*107
   =137+23*23=139+17*31=149+11*47=151+5*103=173+17*29
   =181+05*97=193+11*43=197+07*67=229+23*19=239+07*61
   =251+05*83=263+13*31=271+05*79=311+05*71=331+05*67
   =337+07*47=347+11*29=367+13*23=379+07*41=401+05*53
   =419+13*19=431+05*47=449+07*31=457+11*19=461+05*41
   =463+07*29=479+11*17=521+05*29=523+11*13=547+07*17
   =571+05*19=601+05*13=617+07*07=631+05*07=641+05*05
   ===05*05+641=……=5*131+011=== 011+131*5=……=641+5*5
   ===05*05+641=……=131*5+11=== 5*131+011==……=5*5+641
   ===131*5+11=……=5*5+641,
     666共可表为270个(奇素数+奇素数*奇素数),(含对称的2+1等)。
    由此例可以想见 666<<<的充分大的偶数表为1+2的个数将是多么的巨大!!!
    陈式定理1+2和大废话:每一头大黄牛身上都有1+2根毛;每一部大辞海里边都有1+2字;……;是同级别的大废话!(注意:这里还没有提到充分大的黄牛和辞海)。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却误以为他们都是正确的,他们是不可能犯错误的;误以为只有他们才可能解决1+1问题,只有他们才是关于1+1真理的裁判员;把出自民间的严肃认真的一切关于1+1的研究成果都视为儿戏和错误而不加理睬,全部否定;这是很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国际主流数学界的数论权威们如果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审阅一切民间稿件,不知其对错与否,倒也可以理解和接受;若根本就没有看一眼,便认为:一切民间稿件都是错误的;这就是自欺欺人,弄虚作假了。须知: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若干个数论权威们的智慧绝不可能大于天下人。更为荒唐的是居然还有人在中央电视台上向全中国和全世界普及“民科不可证明论”,即认为:民间科学爱好者不可能解决哥德巴赫猜想。
    我认为:
    在茫茫大海中,埋没着许许多多专家们都不知道的秘密;
    在茫茫大众中,隐藏着许许多多专家们都不知道的真理。
    目前,我坚信自己早已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我真是认为:
                    1+2等是伪科学
  1+1≡愚人题(另有理由),1+2≡大废话,1+3≡大大废话,……!
    哥德巴赫猜想有无限多个等价的二维命题!
    哥德巴赫猜想包含于无限多个高维命题!1+1只是个婴孩!
  我早已给出和证明了每一个大偶数表为1+1的个数公式;
  我早已给出和证明了每一个大偶数都遵守的APB定律;
    我早已给出和证明了方行函数◇=f(--)及其运算规则,并用于证明1+1;
  ……………………………………………………………………。
    我希望有机会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公开,献给全人类。
    其实早在20年前,我就提出1×1←→1+1←→……←→1⊥1;后来我又给出与1+1等价的无限多个二维命题,和既要包含1+1又比1+1高级的无限多个高维命题;给出1+1三角和1×1三角以及1⊥1网等,1×1螺线等,发现和证明了不变值定理和数形定理等。……。
    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织网。面临1+1这条大鱼,我们需要织的网正是无穷大的1⊥1网。
…………………………………………………………………………………………
  如果有刊物敢于发表我关于1+1的证明文章,欢迎与我联系。我文约20页,用LATEX排版,图文并茂,极美极真,可以发给PDF文件。
    如果有媒体敢于报道我的真实情况,欢迎与我联系,我可以展示我的百米长的APB计算尺(可以速算APB的个数),约20×20×50的分乘模型,约50×40的1+1三角,1×1三角,APB折线图,1×1螺线,1⊥1三角网,等等。
    以上内容,是我2007-12-31在《东陆论坛》所发帖子的主要内容,今略有添加;另外我还用自己发现的“数学难题之海”策划了一个项目:《全球网上换数大赛》,很适合搞智力竞技大赛,可以在全球长期举办;我希望通过《数学中国》找到支持者与合作者。
                                       APB 先生
                hou_xiaoshan@sina.com
[/watermark][br][br]-=-=-=-=- 以下内容由 APB先生 时添加 -=-=-=-=-
1/2π(2n)[ π(2n)-1] [ π(2n)-1]=0.5π(2n)[ π(2n)-1] [ π(2n)-1][br][br]-=-=-=-=- 以下内容由 APB先生 时添加 -=-=-=-=-
    在瞎子摸象的故事中,为什么瞎子们的意见不统一?就是因为每一位瞎子只摸到了大象的局部,而没有看到大象的全部外表。
    同样道理,为什么两百多年来,世人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意见不统一?就是因为人们只摸到了它的局部如“每一个大于6的偶数都是二个奇素数之和?”没有看到它的全部外表。
    本人早已给出的1+1三角←→1×1三角←→……←→APB三角←→1⊥1三角,就可以全部的,彻底的,多方位,多角度,多思路的展示它的全部图形。这些三角的第n行都对应着第n个偶数2n,1≤n→∞。关于1+1的许多性质,在这些图形中是一目了然的,……。远远胜于对折的数列或数轴。
   曾记得某数论专家在其著作中表示,对1+1的等价命题们不屑一顾;这真是愚蠢透顶!这无异于宣布:我就要瞎子摸象。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1+2等是伪科学

文中“这总个数是远远大于大偶数2n的个数n的”改为“这总个数是远远大于区间【2,2n】中偶数的个数n的”
文中提到的APB定律,之所以称为“定律”而不称为“定理”,是因为笔者认定:APB定律也是“宇宙中的根本定律”!公认为宇宙中的根本定律——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分为正反两个方面,矛盾的两个方面。
    APB定律在数学上的意义是:当偶数2n→∞时,偶数2n表为APB的个数的变化规律。APB是从“素数与合数”这对矛盾的加法运算中归纳出来的。
    APB定律在哲学上的意义是:在任何一个矛盾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该矛盾事物表为APB三个方面的数量的变化规律。在任何矛盾的相互作用中都可以归纳出APB三个方面。不同的矛盾事物的APB定律也应有所不同。[br][br]-=-=-=-=- 以下内容由 APB先生 时添加 -=-=-=-=-

陈景润院士毕生致力于数学,为人类贡献出数部著作和数十篇论文;是有大功劳的了不起的人。
对陈在文革中的遭遇,我深表同情;
对陈在数学中的贡献,我深表敬意;如果没有陈的1+2,就可能没有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有可能使许多“民科”还不知(1+1)为何物?
我只是对陈的1+2提出异议。[br][br]-=-=-=-=- 以下内容由 APB先生 时添加 -=-=-=-=-
APB也可以理解为:
               A=矛I+矛I;
               P=矛I+盾O;
               B=盾O+盾O。[br][br]-=-=-=-=- 以下内容由 APB先生 时添加 -=-=-=-=-
APB悖论:
            A≠P,P≠B,A≠B;
           │A│=│P│=│B│。
[br][br]-=-=-=-=- 以下内容由 APB先生 时添加 -=-=-=-=-
因为所含I与O的数量是不同的,所以有:
      A≠P,P≠B,A≠B。
因为都属于同一事物,所以有:
       │A│=│P│=│B│。[br][br]-=-=-=-=- 以下内容由 APB先生 时添加 -=-=-=-=-

APB运算:
       {A,P,B}-{P,B} = {A},
         (APB)/(PB)= A;
因此证明1+1可用减法,除法,筛法,等。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1+2等是伪科学

     看到陶哲轩和格林证明存在任意长的素数等差数列,想起我以前一点工作结果。
     
     我在“偶数=素数+素数”中发现如下优美的等式:
    0066≡0005+0061≡0007+0059≡0013+0053≡……,共012个I+I;
    0666≡0005+0661≡0007+0659≡0013+0653≡……,共062个I+I;
    6666≡0005+6661≡0007+6659≡0013+6653≡……,共330个I+I;
    其中的数列:{66,666,6666};{61,661,6661};{59,659,6659};
{53,653,6653};它们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从外表看,它们都是后一项比前一项多了一个6,因此我称它们为:多6数列;我由此推测:存在多n素数数列?n=0,1,2,……;例如多0素数数列:19,109,1009,10009。
    我问陶哲轩和格林:是否存在n任意大的多n素数数列?

    请坛子里的认识陶哲轩和格林的兄弟转告他们,提前谢谢了。

[br][br]-=-=-=-=- 以下内容由 APB先生 时添加 -=-=-=-=-
    略施小计,又可推出多n,m数列和多n,…,m数列,n=0,1,2,……;m=0,1,2,……。
    多2,8数列例如:
11,1281,122881,12228881,1222288881;
    多3,…,7数列例如:
{11},{13,…,71},{133,…,771},{1333,…,7771},{13333,…,77771};
各位兄弟姐妹们,谁能告诉我:
   是否存在n任意大的多n素数数列?
   是否存在n,…,m任意大的多n,…,m素数数列?
    [br][br]-=-=-=-=- 以下内容由 APB先生 时添加 -=-=-=-=-
    多n素数数列有如下性质:
   ㈠它的每一项都必须是素数,例如:
2,23,233,2333,23333;
   ㈡它的第一项不多n,如上例中的2;
   ㈢只有它的第m+1项总比第m项多一个n,m=1,2,3,……;
    3.1 当多n的n=0时,0只能多在最少由两位数字组成的第m项素数的最高位与最低位之间,并作为第m+1项素数,例
如:41,401,4001;
   3.2 当多n的n=奇数时,奇数可以多在由任意位数字组成的第m项素数的任意数位上,并作为第m+1项素数,例如:奇数3可以多在素数11的左,中,右三个位置上,成为:311,131,113;
   3.3 当多n的n=偶数时,偶数可以多在由任意位数字组成的第m项素数的非个位上,并作为第m+1项素数,例如:偶数8可以多在素数3的左侧,3,83,883;例如:偶数4可以多在素数41的左侧或中间,41,441,4441。
[br][br]-=-=-=-=- 以下内容由 APB先生 时添加 -=-=-=-=-
    3.4 第m+1项中多n的n必须多在第m项的相同位置上。
    只要第一项确定,多n的n值确定,多n的位置确定,一个多n素数数列就确定了。
问坛友们:
     多n素数数列是否也可以任意长?像陶哲轩和格林所证明的存在任意长的素数等差数列那样?
    多n素数数列是否可以提高密码学中RSA算法的安全性?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1+2等是伪科学

    上文中的关于多n素数数列的问题可以总结为:
     是否存在任意长的n值任意大的多n素数数列???
     任意长是指多n素数数列中素数的个数,例如多3素数数列{2,23,233,2333,23333}的长为5;n=0,1,2,……;n多在任意有效位置上,参考上文可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1+2等是伪科学

为国家!为人类!为真理!
    我强烈呼吁一切有识之士告诉我,我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我对,则对在那里?说我错,则错在那里?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1+2等是伪科学

每一个人都可以验算:
    6<2n→∞时的有限项偶数,小于2n的π(2n)-1个奇素数是不是可以表为
         
                     π(2n)[π(2n)-1][π(2n)-1]/2
个不同的1+2=奇素数+奇素数×奇素数???这么多的1+2分配(理应加权分配)到n个偶数中,是不是理应有偶数越大其表为1+2越多的大趋势???(1+2的变化也遵守APB定律)
    是我的分析出了问题???还是用解析数论证明的1+2等应被质疑???
    难道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表为1+2的个数不是天大的数目???
 楼主| 发表于 2008-2-8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1+2等是伪科学

为了使网友可以更清楚,更直观地了解偶数2n表为1+2的总个数的情况,我画了1+2折线图如下,供参考:

在1+2火箭图中,横轴即偶数的个数N无限增加,1+2折线几乎如垂直发射的火箭无限的上升!上升!上升!
 楼主| 发表于 2008-2-9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1+2等是伪科学

在上述pdf文件中添加了新内容,供网友参考:

在1+2火箭图中,横轴即偶数的个数N无限增加,1+2折线几乎如垂直发射的火箭无限的上升!上升!上升!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1+2等是伪科学

给出最新是的1+2折线图: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1+2等是伪科学

给出1+1三角,1×1三角,1⊥1网的详细图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5 05:04 , Processed in 0.0963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