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12|回复: 1

陈平原:中国大学对年轻学者要求太苛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0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平原:中国大学对年轻学者要求太苛刻
作者:方琼玟
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12月16日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学术论坛上
指出,当下,中国许多大学对年轻教师学者的标准和要求“太苛刻”,使得他们全都
手忙脚乱,心气浮躁,根本没有时间想问题或从容读书。
“再好的苗子,也得用心栽培,休养生息,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若都急功近利,会出
大问题的。”陈平原说。
他指出,现在,有些学生报读大学或选择专业时,不是基于兴趣,而是排名;有些家长
为子女选校时,不是基于教育素质,而是排名;有些雇主招聘大学毕业生时,不是基于
他们的才干和品德,而是他们所念大学的排名。高等教育全球化和由此引发的激烈的教育
市场竞争,让部分学者和大学领导层纷纷参与到“排名”中。
陈平原表示,由于排名的刺激,中国各大学都在争抢“大师”或“明星学者”,而对于
刚出道的青年教师,则不甚关心,当廉价劳动力使用,且提出不近情理的考核标准。
如某名校历史系规定,博士生必须在《历史研究》上发表论文,才能给博士学位。
“照此要求,《历史研究》一年发表的文章全被该校包揽了。即便是训练有素、颇具
创见的教授,一年能写一两篇好论文也就不错了。”
陈平原指出,转型期的中国学界,以项目制为中心、以数量化为标志的评价体系,最受伤
的是“慢工出细活”的人文学。从长远看,受害最严重的是从事人文研究的年轻学人;
40岁以下的副教授或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一方面有朝气,还想往上走,不愿意就此
停下来,另一方面,学校压给他们的任务比较重,因而心力交瘁。“因此,我再三向
北大校方建议:善待四十岁以下的年轻学者。”
“眼下中国各大学明码标价、真金实银地奖励老师们在‘顶级学刊’发论文,其实是
不自信的表现,这明显扭曲了大学的职责和精神。”陈平原表示,中国的大学要了解
自身的整体实力,明白自己的真实位置,理解现有的教师队伍以及制度,设计合理的
工作目标,脚踏实地地去做,而不是拔苗助长,追求“大跃进”的效果。
发表于 2012-12-20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平原:中国大学对年轻学者要求太苛刻

我是喝NE美白茶达到美白效果的。没有副作用,也没有反弹,效果挺好的。到乐购时尚网http://www.letgogo.com/#r-pqly看看吧,好象是最热销的产品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9 00:07 , Processed in 0.0857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