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46|回复: 25

宇宙真相(112):ZF公理系统 违反科学原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7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宇宙真相(112):ZF公理系统 违反科学原理


作者:宇宙邪灵

摘要:人类的ZF公理系统是不自洽的,违反数学、科学原理。因为ZF公理系统 是做为数学论证的依据,ZF公理系统本身就与数学定义矛盾。数的定义、无限的定义证明了所有无限无穷元素为非数,又非数是不能进入数学{=,<,>}。


关键词:有穷(有限);无穷(无限);数与非数;ZF公理系统


1 前言:
人类的数学、科学,一直存在源头概念没有合逻辑定义。
所以隐藏了很多矛盾,所以数学、科学才有悖论(矛盾)。
但人类习惯了这种错识,还把错误习以常正常。

2  定义:

ZF公理系统:
(ZF1)外延公理:一个集合完全由它的元素所决定。如果两个集合含有同样的元素,则它们是相等的。

(ZF6)无穷公理:也就是说,存在一集合x,它有无穷多元素。

有限(有穷)元素的定义:从你认定的第一个元素a,单列排列,再到(有)一个元素p,你只讨论a到p,则p是a到p的最后一个元素。
简述:从第一个元素a,元素依次排列,有一个你想终止的一个最后元素。
有限(有穷)的定义的符号:a...p
有限定义的硬核:从你认定的第一个元素a,排列到了你认定的一个最后元素p。
【注意:你从a开始再到了p,不管你中间经过了多少元素,哪怕是天文数,你到了p,得a到p中间的元素为有限个。你是依次经过了中间才到了p,你能到达的所有元素都是有限。得 a到p之间为有限个元素,既a到p为有限。当你拿掉最后一个p,又有倒数第二个元素q变为新的a...q,因为你是依次各个元素经过q才到p。为什么规定单列排?为了保证有限:是防止无限个单列,因为无限个单列就是无限了。为了防了元素大小的扯皮,符号中的a和p属于序列号:第一个,最后一个。每个序列符号是有限元素,因为每个序列符号是不能分割为两个序列符号,你增加元素,只能增加序列号。在数轴上可以标识点为序列符号,点是不能分割的。所以每个序列号为有限元素。如:1,2,3,4,5 其中5为最后一个,当你增加一个最后元素k,则k为最后一个;1,2,3,4,5 你减少其中的5,则4为最后一个。我用的第一个,最后一个 就是包含了序列号。】

无限(无穷)元素定义:从第一个元素a开始,你设定程序:元素依次单列排列,不能结束,没有你愿意终止的元素(没有最后一个元素)。
简述:从第一个元素a,元素依次排列,没有一个叫最后一个元素
无限(无穷)的定义的符号:a...
无限定义的硬核:从你认定的第一个元素a,排列到了你不能终止、没有一个叫最后元素。

数定义(数公理):元素A 满足:A{=,<,>}。
上面定义的通俗语言:能进入{=,<,>}的元素为数。

集合的定义:{}和元素能进入{}。

科学的定义:必须满足一套标准。
科学标准:
1、每个概念必须定义;
2、每个定义必须合逻辑;
3、每个定义必须有符号表示;
4、每个定义不与前面的所有正确定义冲突(达到上3条的为正确定义);
5、所有定义的连接必须合逻辑;
附:
合逻辑的定义:自洽,符号 A≯A。
不合逻辑的定义:矛盾,符号 A>A。
真理(公理、定理)、正确、存在 等价合逻辑(A≯A)。
数学必须合乎科学标准。


3  逻辑证明:
定理:(ZF1)外延公理、(ZF6)无穷公理 违反科学原理。
证明:
由(ZF1)外延公理得:有限(ZF1)外延公理;无限(ZF1)外延公理。
有限(ZF1)外延公理,取有限数列1,2,3,4,....,n
按集合的定义得:{1,2,3,4,....,n},
也就是 有限元素 列肯定能集合。
所以:
1,2,3,4,....,n=1,2,3,4,....,n
{1,2,3,4,....,n}={1,2,3,4,....,n}

无限(ZF1)外延公理,取无限数列1,2,3,4,....
无穷的定义得无限符号:1,2,3,4,....
所以,无穷1,2,3,4,....
不能满足为:1,2,3,4,....}。因为与定义矛盾(有了最后一个元素“}”)。
所以不能满足为:{1,2,3,4,....}
证明了:无穷无限不能集合。
证明了:无穷无限与集合是矛盾的。
所以:(ZF6)无穷公理 错误。

同理可证 :
无穷1,2,3,4,....
不能满足为:1,2,3,4,....=
所以证明了:1,2,3,4,....=1,2,3,4,.... 为错误。
证明了: (ZF1)无限外延公理 错误。
也就是 两个同样元素的无穷数列1,2,3,4,5,....
不能相等。
因为无穷数列 为非数,不能进入“=”。
所以无穷数列为非数:1,2,3,4,5,....
证毕!

4  总结:
注意:1,2,3,4,....}错,肯定 {1,2,3,4,....}错。
注意:1,2,3,4,....=错,肯定 1,2,3,4,....=1,2,3,4,....,错。
人类不能合逻辑的定义数、人类不能合逻辑的定义无限,
才把无限这个非数当成数来引用,
人类隐藏了这些矛盾,才把ZF公理系统视为自洽。
真相是:ZF公理系统 从一开始就错了,所来连犯错的机会都没有了。
所以人类的集合理论、ZF公理系统 全是错误的。
下一讲《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逻辑漏洞。
发表于 2020-6-18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邪灵的“真相”违规了指导科学和ZFC原理.难怪他反什么,什么就火了.今天的数学离开了ZFC立马回到解放前.

点评

罗素说ZFC 自洽,是罗素大脑短路了。  发表于 2020-6-18 08:35
难怪他反什么,什么就火了。==== 你是老中医辨症?你还是科学人思考?  发表于 2020-6-18 08:24
无限不能集合不是我第一个说的,是大数学家说的。但我用逻辑证明了 无限无穷不能集合。  发表于 2020-6-18 08:07
指导科学。==== 科学的定义! 请  发表于 2020-6-18 08:05
ZFC原理 不自洽。  发表于 2020-6-18 0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elim 发表于 2020-6-17 23:35
邪灵的“真相”违规了指导科学和ZFC原理.难怪他反什么,什么就火了.今天的数学离开了ZFC立马回到解放前.

集合论出了矛盾,
才拿来个ZFC来打补丁,补漏洞。
问题是:ZFC 本身就有漏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elim 发表于 2020-6-17 23:35
邪灵的“真相”违规了指导科学和ZFC原理.难怪他反什么,什么就火了.今天的数学离开了ZFC立马回到解放前.


邪灵的“真相”违规了指导科学和ZFC原理.难怪他反什么,什么就火了.今天的数学离开了ZFC立马回到解放前.
=======================
科学不是图速度、不是图新颖,更不是图量多。
科学有科学的定义。

火了就是正石角吗?
某女星被暴出轨,她反而火了。
某女星被暴走光,她反而火了。
某女星被暴穿透视装,她反而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素说ZFC 自洽,是罗素大脑短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8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邪灵满世界打听啥是0的问题.短不了路.门都沒有.

点评

0的定义:r-r 。所以 1/n ,不管n怎样变,1/n不能为0。  发表于 2020-6-18 12:39
我是反问你,是笑你之前的0循环定义。  发表于 2020-6-18 12:37
我能定义0,你定义不了。你之前给出的定义:a+b=a,b为0。 你循环定义了。你用a,b定义了a。定义要素:不能拿被定义的概念去定义中的概念。你的b为0,就不能用a+b=a定义。只能是a-a 定义0  发表于 2020-6-18 12:36
只有我定义了0:任意一个数被移走。符号:r-r  发表于 2020-6-18 12: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lim 于 2020-6-18 17:13 编辑

邪灵的“真相”违规了指导科学的ZFC原理.难怪他反什么,什么就火了.今天的数学离开了ZFC立马回到石器时代.

点评

见第4# 的点评回复。  发表于 2020-6-19 22: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9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穷集合不是完成了的整体的实无穷集合。

点评

而 jzkyllcjl 是吃了狗屎的啼猿声者.  发表于 2020-7-6 0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9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吃狗屎的 jzkyllcjl 是被抛弃的数学败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6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芝灵的原理推出 jzkyllcjl 被抛弃的必然性了吗? 好像没有. 所以他的原理违反了科学原理.

点评

谁不正面回复s全家,谁扯皮s全家。请定义无尽,且证明你的定义合逻辑;请定义数,且证明你的定义合逻辑。再证明无限无穷 是不是数。  发表于 2020-7-6 08: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14 11:32 , Processed in 0.1046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