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19|回复: 2

数学院“人和事”系列——陈景润:一个对时间极为吝惜的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30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学院“人和事”系列——陈景润:一个对时间极为吝惜的人

原创 专栏采编组整理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陈景润曾经说:时间是个常数,花掉一天等于浪费24小时。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全身心投入其中,废寝忘食,达到忘我的境界:不管上班、下班、走路、吃饭,他都在不停地思索和演算,对数学中最复杂的问题进行着艰苦的验证。对时间的珍惜,陈景润可以用吝惜来形容。

  理发难题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自己是个姑娘呢。于是,他几口把饭吃完,放下碗筷,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干呆着太浪费时间了。于是,他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单词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在图书馆读外文资料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于是就起身直奔图书馆而去。当轮到他理发时,理发员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此时,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沉静在书的海洋中,哪能听见理发员的叫号呢!

  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终于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了。

  类似这样的理发问题多次发生,成了陈景润难以解决的问题,那个年代男士并不时髦留长发的,陈景润的“怪人”称号或许和他的头发也有关系呢。陈景润结婚后,理发难题终于被解决了。一天陈景润的妻子由昆对他说,要不我给你理发咋样?陈景润说:好啊!于是由昆就用剪刀给陈景润理起发来。大家知道,理发也是一门手艺活,不经过训练是理不好的。可想而知,陈景润的头发被理成了啥样。陈景润一上班,就有同事问:陈教授,你的头发在哪儿理的啊?陈景润讪讪一笑道:在一个小理发店,没人,去了就理。

  图书馆困境

    

  陈景润进了图书馆,真好比蜜蜂掉进了蜜糖罐,怎么也舍不得离开。

  这不,又有一天,陈景润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

  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来到他的经常看书的地方,一个安静角落,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他一直看到中午,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馒头来,一面啃着,一面还在看书。

  “丁零零……”下班的铃声响了,管理员大声地喊:“下班了,闭馆啦!”人家都走了,可是陈景润根本没听见,还是一个劲地在看书呐。

  管理员以为大家都离开图书馆了,就把图书馆里的大门锁上,回家去了。

  时间悄悄地过去,天渐渐地黑下来。陈景润朝窗外一看,心里说:今天的天气真怪!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天又阴啦。他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线,又坐下来继续看书。

  当陈景润把书收拾好,准备回宿舍时。图书馆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哎,管理员上哪儿去了呢?来看书的人怎么一个也没了呢?陈景润看了一下手表,啊,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他推推大门,大门锁着;他朝门外大声喊叫:“有人吗?外面有人吗?帮开开们”可是没有人回答。

  他走到电话机旁边,给办公室打电话。可是没人来接,只有嘟嘟的声音。他又拨了几次号码,还是没有人来接。怎么办呢?这时候,他想起了党委书记,马上给党委书记拨了电话。

  “陈景润?”党委书记接到电话,感到很奇怪。他问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后,笑着说:“陈景润啊!陈景润!你真是个好同志啊。”

  党委书记找到图书管理员。图书馆的大门打开后,陈景润向管理员连说:“对不起!对不起!谢谢,谢谢!”他一边说一边跑下楼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回到宿舍后,啃着冷馒头,喝着开水,就又沉浸到数学研究的工作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

         

  1973年他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在《科学通报》宣布的数值结果,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他的结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写进美、英、法、苏、日等国的数论书中。

  数学大师安德烈·韦伊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领域至今保持着世界纪录和领先地位。

来源: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1-9-30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悲的上一代数学工作者们,一生辛勤的耕耘,只换取了那么一点数学成果。
哈代做梦也想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甚至在一次漂洋过海之际,也没有忘记,留下一封遗书,就说自己已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但是上天,根本没有给他那个机会,他却安全的返航回家了。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和心情。如果他知道,自己的证明只差临门一脚,那是多么后悔的事情,他虽说已经把拉马努金招到身边,也利用了拉马努金系数,但是没有刨根问底,所以与哥德巴赫猜想失之交臂。
       在哈代-李特伍尔德给的歌猜渐近公式中,所有系数之和/n(全体正整数的个数)=1,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系数和包括偶数2和偶数4前的系数,它们是几,都是2\(C_2\),即孪生素数常数的2倍。
       知道此道理者,皆可证明歌猜与孪猜,这就是说他与歌猜,孪猜失之交臂的原因。谁都知道,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却把月光留给了别人,并没有先得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3 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代做梦也想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甚至在一次漂洋过海之际,也没有忘记,留下一封遗书,就说自己已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
由此可见,哥德巴赫猜想是多么地难,,没有创新的思维,是证明不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15 14:04 , Processed in 0.0858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