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82|回复: 16

说几句题外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5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坛里老人80以上有好几个,我是没想到的,爱好数学物理这是好事,可以锻炼思维,活跃大脑,延缓衰老,但是别自吹自擂了,你们大部分都是业余爱好者,学历不高,基本没从事过科研工作,也没发表过高水平论文,更谈不上创新,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专业细分很窄,没有接受良好教育基本没有可能作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出来。这么说很扎心,但我愿意说出来。很多人号称获得大发现,大的成果;那就请去发论文,去科学院去大学做教授好了。另请部分人不要虚构身份与单位,涉嫌违法诈骗!谨记之。不要晚节不保。人可以没有大贡献,但不可搞欺骗!

囿于他们接受教育的年代与水平,说话总是喜欢把政治那一套代入,这在现在已经被大多数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抛弃了,因为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政治干预科学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突变理论的苏联李森科事件,作为经历过斯大林和赫鲁晓夫两个时代的苏联科技史上的一场灾难,将苏联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引向了长期停滞的末路。其始作俑者本学识浅薄、无甚建树,却荣居苏联科学院、列宁全苏科学院和乌克兰科学院的三科院士,他以“红衣主教”、首席科学家的淫威独霸苏联科学界三四十年。1930-1960年,在苏联科技史上发生的“李森科事件”实质上是科学与政治斗争、政治权威取代科学权威裁决科学论争的可悲事件。李森科出于政治与其他方面的考虑,坚持生物进化中的获得性遗传观念,否定基因的存在性,否定孟德尔遗传学。

历史的教训在于给人类以教益。科学完全走出政治强权的阴影,完全走出李森科之流的阴影,这仍然是人类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控制论的创立者诺伯特·维纳的话提供了这一事件的反思:“科学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只在人们具有信仰自由的时候才能繁荣起来。基于外界的命令而被迫去遵从的信仰并不是什么信仰,基于这种假信仰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必然会由于瘫痪而导致灭亡,因为在这样的社会里,科学没有健康生长的基础。”
从1952年起,中央报纸《人民日报》发表《为坚持生物科学的米丘林方向而斗争》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政治运动,把不同认识的学术争端引向畸形的政治路线斗争。生物学家一个个被迫轮番表态支持所谓米丘林学说。以基因学说为指导的科学试验都被无理叫停。建国后我国的农业与基因科学长期落后就是被政治正确干预的结果。遗传学之父生物统计学家----李景均为此偷渡香港出逃美国,后成为一代生物统计学宗师。

从以上的惨痛的历史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自然科学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与社会和政治历史的发展规律完全不同。自然科学本身没有政治性或阶级性。绝对不能给自然科学的各种学术派别乱贴政治标签,扣政治帽子。而且,即使乱贴哲学标签也是极端错误的。
2.政治力量干预科学技术与学术研究方向违反了科学发展自身规律,给科学带来严重后果。特别要承认“科学无国界”,不能由于某一学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另一学派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就立刻鲜明表态,盲目支持所谓的“社会主义的学派”。
3.借助政治力量的干预打击排挤其他学术观点的学派,往往是学术造诣不高,学风不正的人物与官方利益集团狼狈为奸勾结而成。实际上大都是伪科学。给科学界带来极坏的风气和恶劣的影响。

值得庆幸的是国家的科技教育水平在发展,那些水平不高的与思维僵化的老人逐步死亡被淘汰了。

另鲍丰武连续被封了2个账号了,说明论坛的管理人员还是理智的,是能鉴别是非的。是为记。

另外说明的是:在本论坛及数学研发论坛,有好几个博士生及大学生找我解决过科学计算与证明的学术问题。欢迎大家对我监督批评指正,在有证据的情况下必要时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
                                                                                                                                            2022  7 5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1998 年美国遗传学会的访谈中,有人问:从你(1950年)的那段经历中,个人和社会可以吸取什么教训?

李景均回答:「把科学和政治区分开来,这是最低要求。这句话听上去容易,做起来却并没那么容易……」
垂垂暮年,李景均不曾对故土魂牵梦萦,没有想过“落叶归根”……
2003年10月20日,李景均在美国逝世,享年91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5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话实说:这——  论坛里老人80以上有好几个,我是没想到的,爱好数学物理这是好事,可以锻炼思维,活跃大脑,延缓衰老,但是别自吹自擂了,你们大部分都是业余爱好者,学历不高,基本没从事过科研工作,也没发表过高水平论文,更谈不上创新,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专业细分很窄,没有接受良好教育基本没有可能作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出来。这么说很扎心,但我愿意说出来。很多人号称获得大发现,大的成果;那就请去发论文,去科学院去大学做教授好了。另请部分人不要虚构身份与单位,涉嫌违法诈骗!谨记之。不要晚节不保。人可以没有大贡献,但不可搞欺骗!———整个的是一串病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5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5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lim 于 2022-7-5 07:18 编辑

不是行骗,是走火入魔.正在为’真理’而战呢.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一些中年人那里.

点评

这倒是一句令我们老年人感到的话。  发表于 2022-7-5 22: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6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之所以有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6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不是政策策略,没法朝三暮四,数学,特别是数学基础的进步从来就不是推翻上一代的结果,而是将已有的结果置入更一般更本质更丰富的框架中. 年轻一代再不听话,也离不开数理逻辑,公理方法。

jzkyllcjl 的东西全盘否定了其上一代,却 一文不值,毫无进步,举步维艰,  谢邪的胡扯建筑在其全盘另类 "腚臆"上,还恬不知耻地:发文章,  却只能自娱自乐,毫无进步可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6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春风晚霞 于 2022-7-6 23:52 编辑

Nicolas2050先生在论坛中的指示性发言,读后令人感慨万端。春风晚霞原以为“数学是超阶级、跨国度”的学科,评判数学的标准,只有严谨的逻辑演绎。又何曾想到现在又有了“人类之所以有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这一创新的、时髦的新标准。由此想到谢芝灵先生根据自认为i^2≠-1全面否定《复变函数》, ba571016根据自创的哲学“理论”,提出了“是要虚数?还是要虽-1<1,而-1÷1=1÷(-1)仍然成立?谁生谁亡的问题??”,并萌发了√-1的本真意义是:-√|1|;若 x^n=-a ,则x只有一解:x=-a^1/n,……等新的理论构想,这是多么符合“人类之所以有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这一创新的、时髦的新标准哟。不过,春风晚霞坚持认为,数学上任何革新都不应把一些业界共识的正确认知革掉。如果革新后的理论,不能胜任解决革新前已经解决或尚待解决问题,甚至使革新前已经解决的问题重新成为不能解决的问题。那么春风晚霞就认为这样的革新是失败的,徒劳的,甚至是阻碍数学发展和进步的。
论坛里老人比春风晚霞大的只有jzkyllcjl先生。自然,春风晚霞也是80以上有好几个中的一个了。我来论坛从未鼓吹过自己有几文几武,除与jzkyllcjl交流较多也较主动(因我们近乎同庚,说话随便)外,很少关注其他学者的主题。春风晚霞与谢芝灵先生和ba571016先生的争论,皆因博学后进向我叫阵,男人都有血性,更何况除魔卫道这也是退休教师应尽之责嘛 !其实,只要不过分,春风晚霞还是可以视而不见的。
当然,锻炼思维,活跃大脑,延缓衰老的方式方法很多,又何必要去与青年后生过意不去呢?老年朋友们,还是回到与我们近庚的人群中去,分享“才咏夕阳红,又作青春赋”的乐趣吧?也许他们此时此刻正在向我们呼唤“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久留……”

点评

我也一直欣赏鼓励学术争论,但不赞成违背学科规律的情况下“任意创新”。  发表于 2022-7-6 09:25
我的本意是年轻人要有质疑的勇气,不是你说的不顾基本逻辑与基本科学原理。  发表于 2022-7-6 09:20
你过度解读这句话了。  发表于 2022-7-6 0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6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牛顿、莱布尼兹重生,见到当今的“高水平论文”,他们一定会惊愕万分,一点也看不懂。
所谓“高水平论文”其实与玄学没什么两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6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允许哲学界入数学,数学真理的标准就无法确定,争论就没有意义。
在唯物主义的曹老先生看来,实践是检验数学的标准,数学定义应当从实践出发;
在唯心主义的elim先生看来,逻辑是检验数学的标准,数学定义应当从公理出发。
两套体系、两种标准,在一个论坛,几万贴也分不出胜负,为何?皆因真理的标准不同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17 07:03 , Processed in 0.1016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