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6-17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灵的爱人大多是知识分子,但图灵最后栽在一个粗人身上,这个人就是默里(Arnold Murray)。图灵在一个酒吧里遇见了他,几杯酒后图灵就把他带回家了。一个月后图灵发现默里是个贼。他一开始只是从图灵钱包里拿钱,图灵也没当回事,可能觉得人没把自己当外人呢,图灵干脆就借钱给默里。但没过多久,图灵家失窃了。他知道肯定与默里有关。图灵伤心地问默里,默里招了:“有个哥们儿,在酒吧认识的,叫哈里(Harry),有嫌疑。”图灵决定到警察局报案。但那时他还想着怎么保护默里,就编了一套说辞。结果一到警察局,发现哈里已经被捕了,并且已经供出默里。警察只问了图灵一句:“你和默里啥关系?”答:“爱人。”警察都没想到,本来只是逮个小偷,结果人家自己招个大的,马上以 Indecency 罪名起诉,这大概就是流氓罪。大约 50 年前,王尔德也是以同样的罪名被起诉,援案照抄。英国这个 Indecency 罪直到 2000 年才立法改过。图灵那时想顶着不认罪,他哥约翰是律师,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图灵的律师向法庭陈述:图灵是国家的功臣,他还会为我们这个社会做贡献,把他关起来,是公共利益的损失。法官给图灵两个选择:服罪,或接受治疗。那时对付同性恋就是打激素,图灵决定接受治疗,打雌激素,所有的图灵传记都暗示图灵的身体因此变化。
图灵在布莱切利庄园时的同事兼徒弟米基(Donald Michie)说二战时的布莱切利庄园并没那么歧视同性恋,图灵的感情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是半公开的秘密。倒是二战后的风向变了,政审也突然变严了。图灵的小搭档古德说,要是二战时英国就对同性恋搞政审,那盟国就可能会是输的那一方。
图灵在给他的学生和朋友的明信片里开始夹杂自己的诗句。他常常念叨《白雪公主》里邪恶女王的词:“吃一口苹果,像酒酿 / 让毒汁流淌。”(Dip the apple in the brew. / Let the sleeping death seep through.)一个巧合是哥德尔最喜欢的电影也是《白雪公主》,他认为只有童话才能呈现世界应有的样貌。
1954 年 6 月 8 日的凌晨,图灵被发现死于家中床上。他的床头柜上有一个被咬了几口的苹果。尸体解剖说他死于氰化物中毒,死亡时间被认定是 1954 年 6 月 7 日。关于图灵的死,有三种说法。其一,事故,这是他母亲的说法,因为这孩子小时候就喜欢玩化学,不小心整错了。其二,自杀,这是目前主流的说法。其三,阴谋论,因为图灵接触的战时机密太多了,而且那时英国、美国已经出现了几起案件:某大国用男色和女色引诱英美高级人员,无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者,又值美国麦卡锡主义流行。目前关于这方面的档案,英国尚未公开。我们还是用霍奇斯的假设:自杀。“剑桥五杰”中就有两人是同性恋,抱持麦卡锡主义的麦卡锡曾说过“同性恋不能碰高级机密”,有一段时间有人相信阴谋论:可能政府害怕图灵因为好色而泄露机密,所以下了黑手。其实支持阴谋论也不是没有根据,图灵的事儿一出,英国情报机构马上吊销了图灵的安全许可证。在英美做过信息安全工作的人都知道,没有安全许可证,基本上没办法待在这个行业。天才沃尔弗拉姆(Stephen Wolfram)的新书《科技群星闪耀时》(Idea Makers)有一章专门讲图灵,他认识一些认识图灵的人,所以他更倾向于阴谋论的观点。
新西兰逻辑学家寇普兰(Jack Copeland)是图灵专家,他 2012 年出版过一本图灵战时工作的评传。他曾根据最新的资料对图灵生命的最后几年做过翔实的研究,结论和霍奇斯有所不同。他认为图灵死前的两年未必像传说中那么悲惨,他有过新的恋人并一起去希腊愉快度假。“阉割治疗”对图灵智力的影响也没那么大,他还认为图灵自杀这事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他根据最新材料写的更通俗的图灵传记和 2014 年的图灵传记大片《模仿游戏》同时面世。无论如何,图灵的真实死因是复杂的。图灵的侄子德莫特·图灵(Dermot Turing)近些年撰写的文献(包括 2015 年出版的图灵传记和之后的各种回忆文章)表明图灵事发后,和家人的关系恶化。这些社会压力对图灵之死造成的影响在更早的文献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图灵在 1952 年开始注射雌激素时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上发表了《形态发生的化学基础》("Chemical Basis of Morphogenesis")一文,这篇文章同时开创了数学生物学和非线性动力学。图灵于 1952 年 2 月 27 日受审,同年 3 月 31 日被判,而这篇文章发表时标注的修订稿日期是同年 3 月 15 日。这是图灵给人类最后的贡献。这时他的声誉已经被质疑,已无法从事密码学和计算机研究。有证据表明,他对数学生物学的兴趣受到他的初恋摩尔康的影响,他觉得摩尔康活在自己身上。甘迪曾多次被问及图灵的死因,他每次回答时都有些激动:“有些事太深太隐私,不该被八卦。”(Some things are too deep and private and should not be pried into.)科普作家兼无神论斗士道金斯(Dawkins)年轻时所做的生物学工作,据说就是为图灵的理论找到生物学的根据,在向英国政府和女王呼吁向图灵道歉的活动中,道金斯起了重要作用。
美国计算机学会 1966 年设立图灵奖,它被称为计算机科学界的诺贝尔奖。最早的赞助方是贝尔实验室,奖金只有区区几千美元。后来英特尔接手,奖金变成了 25 万美元。2014 年谷歌加入,把奖金增加到 100 万美元。尽管苹果公司和致图灵死亡的苹果没关系,但真该赞助图灵奖。图灵死得不光荣,他的名誉都是死后得来的。2009 年 9 月 10 日(图灵死后 55 年),在英国人民的强烈呼吁下,英国首相布朗(Brown)向全国人民正式宣布对图灵的道歉。布朗说:“我们错了,我们应该更好地对待你。”著名数学家、逻辑学家戴维斯(Martin Davis)亲自在霍奇斯的《艾伦·图灵传:如谜的解谜者》中写过一段评论,最后一句是:对图灵的指控是悲剧,他应该被当作民族英雄。
图灵和牛顿类似,和家里人的关系一般,从小被寄养在别人家里,内心都很孤独,又都喜欢研究化学。牛顿传记的作者们普遍认为牛顿的孤僻导致他不喜欢公开自己的观点,而图灵尽管发表的文章不多,却都恰当其时。如果说牛顿有所谓化学的一面(炼金术),代表了他的走火入魔,而物理的一面代表了他的智慧,那么毋庸置疑,图灵计算的一面代表着智慧,但他化学的一面又代表了什么?爱情、孤独或死亡?图灵母亲为图灵写的传记中避免谈及图灵的生活的一面,而把他塑造成天才和对国家无私的贡献者。但图灵侄子最新的图灵传记《解码者:艾伦·图灵传》中指出图灵和母亲关系并不睦,她刻画的图灵和亲朋们熟悉的那个人相去甚远。
图灵最重要的贡献无疑是他 1936 年的那篇文章《论可计算数》,其中他定义了一种机械装置,后来被他的导师丘奇称为“图灵机”。冯诺依曼说这不仅奠定了计算的理论基础,也为现代计算机的工程实现指明了方向;哥德尔也认为图灵机比他自己的递归函数更令人信服。其次,图灵 1950 年在哲学杂志《心》上发表的文章《计算机与智能》中把“机器能思考吗”的问题转换为一种模仿游戏——后世称为“图灵测试”,这是人工智能的起源。事实上,图灵 1950 年关于机器智能的思想隐含地假设了丘奇–图灵论题,即图灵机是所有计算装置中最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图灵的这两项工作的本质是相同的。相较于这两项工作,他的其他工作,包括他在二战中为破解德军 Enigma 密码机所做的贡献,就显得次要了。如果没有图灵机,人类恐怕还要在黑暗中继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达到今天的文明。曼彻斯特公园里图灵雕像前的铭牌上引用了罗素的话:“数学不仅有真理,也有最高的美,那是一种冷艳和简朴的美,就像雕塑。”(Mathematics,rightly viewed,possesses not only truth but supreme beauty,a eauty cold and austere like that of sculpture.)我觉得这句话很贴切。以前不懂为什么蒙克(Monk)把图灵列为十二位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看了罗素的话后明白了:伟大光荣其实无所谓,重要的是“真”和“美”。
2. 文艺作品中的图灵
《计算机与智能》那篇文章的第 1 节,题目叫“模仿游戏”(imitation game),这是 2014 年同名好莱坞圣诞贺岁大片片名的来由。这部电影的编剧得了奥斯卡奖,但水平实在不怎么样,漏洞百出。历史题材,首先要尊重历史,情节不能和历史事实冲突,历史中可能发生但不一定发生的东西,为剧本作家提供了空间。相较之下,电影《奥本海默》的编导要更胜好几筹。《模仿游戏》中图灵的扮演者是因演福尔摩斯出名的“卷福”康伯巴奇(Cumberbatch),他和图灵都是巨蟹座,而且沾亲,但要回溯到 1373 年,他们的父系才有交集,这已超出 500 年前是一家了。扮演女一号琼·克拉克(图灵一度的未婚妻)的是风头正健的“85 后”英国女演员兼歌手凯拉·奈特莉(KeiraKnightley)。据说最早的男一号候选人是“小李子”迪卡普里奥(DiCaprio),幸亏条件没谈拢,要不图灵一口美国口音真让人受不了。即使是“梅姨”斯特里普(Streep)这么广受欢迎的演员,在演撒切尔夫人时也被英国人毒舌说“她口音还真像伦敦上流(poshest),但说某些词时的表情不对”。故事的主要场景是二战时的布莱切利庄园,那是英国战时破解敌国通信密码的机构。图灵负责破解德军的 Enigma 密码机。故事还不时穿插另外两个年代,即图灵在舍伯恩公学读书时期——在那里图灵结识了他的初恋情人摩尔康;以及图灵晚年在曼彻斯特大学时期——在那里他被以 Indecency 罪名起诉。电影中,图灵为求退婚而告诉琼他是同性恋。但实际上,图灵求婚的当天就告诉了琼,琼虽不爽,但接受了。图灵和琼曾订婚六个月。她其实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上学时就认识图灵了,而不是电影中讲的在布莱切利庄园。图灵也从来没做过琼的领导,战争的前半段,他们是同事关系,后来琼被升为他们这组的副主管,变成图灵的上司。战后两人没再联系。在与图灵退婚十年后,琼另嫁他人。相似的例子:1931 年维特根斯坦也曾向一位瑞士女人求婚,条件是不同房,自然也未果。哥德尔曾对王浩说也许图灵自杀是因为没结成婚。
图 2 :1952 年的报纸。
图 3 :电影《模仿游戏》中的镜头。图 2 中的报纸抬头为“University Reader”,指图灵时任曼彻斯特大学准教授,而电影里则说是“剑桥教授”
图灵临死时是曼彻斯特大学数学系的 Reader 。电影中在曼彻斯特的所有场景,图灵都被称作“图灵教授”,而且有一个英国报纸报道的特写镜头,公然印着"剑桥大学教授被判流氓罪"(CAMBRIDGE PROFESSOR SENTENCED FOR INDECENCY)首先,图灵当时并不在剑桥大学,尽管他时常去剑桥大学看望他的学生兼传说中的恋人甘迪;其次,他也不是教授。这要解释一下英美大学的教职系统。美国系统是统称“教授”,级别看“教授”前的字,“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是初级,刚出道;如果熬上几年,还能留下,就升“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一般都会同时授予终身教职(Tenure);再熬几年,变“正教授”(Professor)。那时英国的初始职称是讲师(Lecturer),往上是高讲(Sr Lecturer),再往上是 Reader 。王浩曾在牛津做过 Reader ,自称“准教授”。其实按照《围城》里“如夫人”的说法,Reader 译为“如教授”最接近原意。英国大学里的教授曾经是“稀有动物”,过去一个系只有系主任是教授,后来放宽,一个系也不过三四位教授。牛津大学在 2000 年取消了 Reader 这一职称,但增加了教授名额,否则真不好吸引人才——一个美国教授跑到英国,只给人“讲师”或者 Reader 头衔,那算怎么回事。“如教授”毕竟还不是“教授”。现在可以找到的当时报道图灵案件的报纸都是称他为Reader,如"University Reader Put OnProbation"。编剧没读过书,至少霍奇斯那本传记没好好看。如果说以上所有这些都可以被认为是小节,瑕不掩瑜,那么关于双面间谍凯恩克罗斯(Cairncross)的故事确实有点编过头了。电影中,凯恩克罗斯是图灵的手下,当图灵发现他是间谍时,他威胁图灵:“你要揭发我,我也揭发你。”他以不告发图灵是同性恋换取图灵的沉默。实际上,凯恩克罗斯确实在布莱切利庄园干过一段时间,但和图灵不在一组,而且可能两人根本就不认识——在战争结束时,在布莱切利庄园上班的有几千人。即使他们认识,考虑到密码工作的高度保密性,两人也不可能有过多接触。但编导可能对凯恩克罗斯的故事知道得比图灵的更多,顺手就“风马牛”了——关于剑桥五杰的故事实在太多了。这个情节同时得罪了英国人和硅谷“码农”。英国人:这不是给才当上民族英雄没几年的图灵又戴了顶叛国的大帽子吗?硅谷“码农”:咱祖师爷能干出这种事?这次又是美国编剧拿英国人的素材说事,而且有点走偏,英国人当然不干了。英国几乎所有媒体对这部电影的评论都是负面的,尽管票房相当好。
传记电影也是电影,里面总有编的情节。编的部分总会有人不满,如果太写实,即使像图灵这么复杂的人生,也不容易在两个小时内说得有趣。但也有人认为图灵这样丰富的材料:科学、同性恋、密码,随便加点八卦“佐料”就可以很精彩,真没必要去编造低劣的情节,况且这些肤浅的伪造改变了我们对真实图灵的解读。编剧在有些地方还是透着机灵的,如,图灵为了缓和与小组成员的关系,在午餐时给每个人发了个苹果——图灵就是吃了毒苹果死的。图灵和摩尔康的爱情戏份相当感人。电影到一半时,镜头切回中学,在大树(不知是不是苹果树)下,摩尔康夸赞图灵有破解密码的天分时,图灵遥望远方惆怅地说:“人和人互相说话时,从来不直说自己的本意,嘴里说的是一回事,却假定对方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我就不会这一套,所以密码学和说话有什么区别呢?”这明里是说图灵对密码学的理解,却又暗示图灵对摩尔康的恋情,以及对普世情感的悲观。观影时我偷偷环顾左右,此时观众纷纷面色戚然。
图灵和牛顿类似,和家里人的关系一般,从小被寄养在别人家里,内心都很孤独,又都喜欢研究化学。牛顿传记的作者们普遍认为牛顿的孤僻导致他不喜欢公开自己的观点,而图灵尽管发表的文章不多,却都恰当其时。如果说牛顿有所谓化学的一面(炼金术),代表了他的走火入魔,而物理的一面代表了他的智慧,那么毋庸置疑,图灵计算的一面代表着智慧,但他化学的一面又代表了什么?爱情、孤独或死亡?图灵母亲为图灵写的传记中避免谈及图灵的生活的一面,而把他塑造成天才和对国家无私的贡献者。但图灵侄子最新的图灵传记《解码者:艾伦·图灵传》中指出图灵和母亲关系并不睦,她刻画的图灵和亲朋们熟悉的那个人相去甚远。
传记电影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演得像不像。“像”,一种是跟真人比,还有一种是和观众自己心里的形象比,康伯巴奇的表演应该属后一种,但换一套编导,他有能力演出前一种,而且会更有趣。有人问传记作者霍奇斯对这部电影的看法,他顾左右而言他。据传他私下对友人讲这部电影是打着他的旗号胡编乱造的。但电影导致他的书大卖,所以他也不公开说什么了。这书第一版 1983 年就出了,前几年出第二版时由《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的作者侯世达(Hofstadter)写了序,此番配合电影发行又重印了。估计大片会给这本老书带来不少新销量,面对金钱和真相,有人选择闷声发大财。假设我们修改一下图灵的“模仿游戏”,两个房间里分别放一个英国编剧和一个美国编剧,而提问者是台机器,我估计机器不费什么事儿就能猜出谁是谁。而《奥本海默》电影所据传记的作者凯·伯德(KaiBird)则对编导诺兰(Nolan)夸奖有余,与此形成鲜明对比。
BBC 在 2012 年拍过一部关于图灵的电视纪录传记片 Code breaker 。里面采访了当时还活着的图灵的熟人,包括图灵的侄子、摩尔康的侄子,以及图灵临终时的心理医生格林鲍姆(Greenbaum)的两个女儿——图灵和她们相当熟悉。贯穿其中的主线是图灵和格林鲍姆在疗程中的对话,图灵和格林鲍姆由演员出演,对话当然也是杜撰的。一次图灵在向格林鲍姆回忆摩尔康时从口袋里拿出钱包,指着钱包里摩尔康的照片对格林鲍姆深情地说:He made me want to be good 。估计这是从好莱坞电影《尽善尽美》(As Good as It Gets)中抄来的。其中男主角杰克·尼克尔森(Jack Nicholson)对女主角海伦·亨特(Helen Hunt)说过一句词:“You make me want to be a better man.”这是我听过的最伟大纯洁的爱情表白了。
作者简介:
尼克,乌镇智库理事长。曾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中文著作包括《人工智能简史》《理解图灵》《UNIX内核剖析》和《哲学评书》等。
参考文献:
1. Hodges A,1983. Alan Turing: The Enigma. Simon& Schuster.
2. Copeland B J,2012. Turing: Pioneer of the Information A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Turing S,2014. Alan Turing: Centenary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Matin Davis 写前言,John Turing 写后记)
4. Turing D,2015.Prof. Alan Turing Decoded.
图灵相关文集
1. Cooper S B, Hodges A, 2016. The Once and Future Turing: Computing the Wor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Cooper S B, Leeuwen J V, 2013. Alan Turing: His Work and Impact. Elsevier.
3. Copeland B J, Posy C J, Shagrir O, 2013. Computability: Turing, Godel, Church, and Beyond. MIT Press.
4. Copeland B J, 2004. The Essential Tur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 Copeland B J, 2012. Turing: Pioneer of the Information A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Copeland B J, 2017. The Turing Guid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 Herken R, 1994. The Universal Turing Machine: A Half Century Survey.
Springer.
8. Petzold C, 2008. The Annotated Turing. John Wiley & Sons.(图灵的秘密:他的生平、思想及论文解读 . 杨卫东,朱皓,等译 .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9. Teuscher C, 2004. Alan Turing: Life and Legacy of a Great Thinker.
BOOK TIME
《理解图灵》
尼克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4 年 6 月 出版
好玩的数学 2024-06-16 07:30 江西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