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回复: 1

杨振宁:在中学的年代,我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31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振宁:在中学的年代,我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作者  杨振宁先生  丁一  2025 年 08 月 13 日 16:20  山东

1922 年我在安徽合肥出生的时候,父亲(注:杨武之,1896-1973 ,中国近代著名数学家)是安庆一所中学的教员。安庆当时也叫怀宁。父亲给我取名“振宁”,其中的“振”字是杨家的辈名,“宁”字就是怀宁的意思。我不满周岁的时候父亲考取了安徽留美公费生,父亲 1923 年秋入斯坦福大学,1924 年得学士学位后转入芝加哥大学读研究院。

1928 年夏父亲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学位后乘船回国,母亲和我到上海去接他。我这次看见他,事实上等于看见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几天以后我们三人和一位自合肥来的佣人王姐乘船去厦门,因为父亲将就任为厦门大学数学系教授。

厦门那一年(六岁)的生活我记得是很幸福的。也是我自父亲那里学到很多东西的一年。那一年以前,在合肥母亲曾教我认识了大约三千个汉字,我又曾在私塾里学过《龙文鞭影》,可是没有机会接触新式教育。在厦门父亲用大球、小球讲解太阳、地球与月球的运行情形;教了我英文字母“abcde……”;当然也教了我一些算术和鸡兔同笼一类的问题。不过他并没有忽略中国文化知识,也教我读了不少首唐诗,恐怕有三四十首;教我中国历史朝代的顺序:“唐虞夏商周……”;干支顺序:“甲乙丙丁……”“子鼠丑牛寅虎……”;八卦:“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等等。

父亲少年时候喜欢唱京戏。那一年在厦门他还有时唱“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不过他没有教我唱京戏,只教我唱一些民国初年的歌曲如“上下数千年,一脉延……”、“中国男儿,中国男儿……”等。

父亲的围棋下得很好。那一年他教我下围棋。记得开始时他让我十六子,多年以后渐渐退为九子,可是我始终没有从父亲那里得到“真传”。一直到 1962 年在日内瓦我们重聚时下围棋,他还是要让我七子。



这张照片是 1929 年在厦门鼓浪屿日光岩上照的。那天我很显然不太高兴。三十多年以后,在 1960 年父亲与母亲自上海飞到日内瓦跟我团聚以前,三弟翻出这张照片要他们带去给我看。父亲说:“不要带,不要带,那天我骂了振宁一顿,他很不高兴。”

这是没有做过父母的人不易完全了解的故事。

在厦大任教了一年以后,父亲改任北平清华大学教授。我们一家三口于 1929 年(七岁)秋搬入清华园西院 19 号,那是西院东北角上的一所四合院。西院于 20 世纪 30 年代向南扩建后,我们家的门牌改为 11 号。

我们在清华园里一共住了八年,从 1929 年到抗战开始那一年。清华园的八年在我回忆中是非常美丽、非常幸福的。那时中国社会十分动荡,内忧外患,困难很多。但我们生活在清华园的围墙里头,不大与外界接触。我在这样一个被保护起来的环境里度过了童年。在我的记忆里头,清华园是很漂亮的。我跟我的小学同学们在园里到处游玩。几乎每一棵树我们都曾经爬过,每一棵草我们都曾经研究过。

我在 1985 年出版的一本小书《读书教学四十年》中,所提到的“在园里到处游玩”,主要是指今天的近春园附近。那时西北起自今天的校医院、近春楼、伟伦中心,南至今天的游泳池和供应科,东至今天的静斋,北到今天的蒙民伟楼旁的河以南的建筑,都还没有兴建,整块都是一大片荒地,只有一些树丛、土山、荷塘、小农田和几户农家,变成我们游玩的好地方。

我九、十岁的时候,父亲已经知道我学数学的能力很强。到了十一岁入初中的时候,我在这方面的能力更充分显示出来。回想起来,他当时如果教我解析几何和微积分,我一定学得很快,会使他十分高兴。可是他没有这样做:我初中一二年级之间的暑假,父亲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我《孟子》。雷先生介绍他的得意学生丁则良来。丁先生学识丰富,不只教我《孟子》,还给我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是我在学校的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学到的。下一年暑假,他又教我另一半的《孟子》,所以在中学的年代我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父亲书架上有许多英文和德文的数学书籍,我常常翻看。印象最深的是 G.H.Hardy 和 E.M.Wright 的《数论》中的一些定理和 A.Speiser 的《有限群论》中的许多 space groups 的图。因为当时我的外文基础不够,所以不能看得懂细节。我曾多次去问父亲,他总是说:“慢慢来,不要着急”,只偶尔给我解释一两个基本概念。

丁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5-8-31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诸子百家有杨子 少有人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9-19 10:51 , Processed in 0.1147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