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回复: 0

费曼:你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所以我告诉每个人我很懒,我只想做我的物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6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费曼:你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所以我告诉每个人我很懒,我只想做我的物理

作者  费曼  丁一  2025 年 08 月 31日 08:00  山东

此篇为电视访谈文字整理版。1981 年,BBC 科普节目《地平线》采访了费曼(1918-1988),这期节目后来在美国的科普节目《新星》上播出。其时费曼已进入人生暮年(注:此时费曼六十三岁,七年后去世),我们在节目中看到的是一位睿智的长者在反思自己的人生历程和此生成就——唯有历经岁月洗礼方能有此番感悟。

我只想做我的物理

研究真正高深的物理问题,你绝对需要大量的时间,这样你才能把模糊的想法拼成完整的理论,那些想法通常转瞬即逝。这很像搭纸牌房子,每张牌都在晃动,你要是忘了放好其中任何一张牌,整个纸牌屋子就倒塌了。你不知道怎么就出问题了,可是又不得不重新来过;或者你被什么事情中途打断,忘了最初是怎么搭起这些纸牌的——你的纸牌就像就像是你脑子里不同的想法,这些想法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理论——关键问题是,你用“想法”纸牌搭建城堡,可是这个纸牌城堡很容易倒塌,那就需要集中注意力去做这个事情,也就是说,你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如果你担任行政职务,就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做研究工作了。所以我就为自己造了舆论:费曼这个人没有责任心。我告诉每个人我很懒。如果有人请我去一个委员会负责招生什么的,我就说:“我可不行,我一点儿也不关心那些学生。”——当然,我很关心学生。我知道我不干,总有别人会干的,所以我总是说“让乔治干这个吧”,当然这样做不好,人家也不希望你这么做。可是我喜欢物理,想看看自己还能不能接着干下去。所以我很自私,是吧?我只想做我的物理。

最好的教育理念就是没有教育理念

面对一班的学生,你问我怎么教他们最好?我是教他们科学史呢,还是教他们应用物理?我的看法是,最好的教育理念就是没有教育理念,用任何可能的方法去教,不拘一格,好的教学也许场面有点混乱,不过这是我能给出的唯一答案。在教学过程中,你要用不同的办法抓住不同学生的注意力。比如,一个学生对科学史感兴趣,却对数学很头疼;另一个学生刚好相反——喜欢数学却讨厌科学史。如果你想让所有的学生从头到尾都满意,那你最好还是别干了。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教书。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什么东西会吸引他们,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怎样引导他们产生兴趣,等等。还有一种强制的方法,那就是你必须通过这门课、你必须参加这个考试。这方法很有效,很多人就是这么受教育的,也许还有更有效的办法。但是,很抱歉,教了这么多年书,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我还没有真正弄清楚该怎样教好书。

针对不同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不相同

小时候,父亲教给我许多东西,激发了我探索这个世界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我做父亲后,我也想跟儿子说说世界上有趣的事情。他很小的时候,我们要哄他睡觉,你们懂的,要给他讲故事。我就编了小人儿的故事。这些小人儿有这么高(做手势),他们到处走动,也会出去野餐,他们住在通风机里,他们穿过树林,那里有高大的蓝色树木,那些树没有叶子,只有一个主干,小人儿要在树木之中穿行,诸如此类的解释。我儿子渐渐理解了我说的是小毯子,(家里)蓝色的毯子,没有叶子的树木就是上面蓝色的绒毛……他喜欢这种游戏,因为我会从一个奇特的角度描述这些东西。他喜欢听这些故事,我还编了很多奇妙的历险记——小人儿甚至去过一个潮湿的洞穴,那里风不断地进进出出,进去的是冷风,出来的是热风。其实我讲的是狗的鼻子,我会用这种方式给儿子讲生理学知识。他既然喜欢这些,我就给他讲更多。我也乐在其中,因为我喜欢讲这些,儿子也会去猜我讲的是什么东西,我们乐此不疲。后来我又有了个女儿,我还是这样教她。可我女儿就不买账了,她不愿意听这些故事,她想听书上那些故事,可以一遍遍重复读给她听的故事。她喜欢听我读故事,不喜欢我编故事,她和我儿子不同。所以,如果我说,教孩子科学知识的一个好办法是编个小人儿的故事,可是这在我女儿身上完全行不通——它只是恰巧对我儿子的脾气罢了。

社会科学算不上科学

正因为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功,我想啊,就有了伪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它算不上科学。那些人做研究并不科学,徒有形式。比如,他们收集数据,做这种那种分析,但他们得不出任何定律,没能真正发现什么。他们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也许有一天他们会,但目前来看还没有什么特别的进展。可是现在的情况是,所谓的“科学”正受到大众追捧。几乎每个问题我们都有专家,听起来好像很权威。其实他们算不上专家,他们只是坐在打字机前鼓捣出一些东西,比如,他们会说有机食品更有益健康,比用化肥的、非有机食品好——这种说法也许有道理,不过至今还没有任何办法来证明。伪科学家们就会坐在打字机前搞出这些东西,好像这就是科学,而他们自己也就成了食品专家、有机食品专家,等等。于是,到处是各种荒诞的说法,各种伪科学大行其道。

也许我错了,也许他们确实懂得那些东西,但我觉得我没错。你知道,我在这方面有经验和优势,我知道真正弄懂一个东西是件很困难的事。你要一丝不苟检查你做的实验,整个实验过程多么容易出错啊,这很容易蒙蔽你的眼睛。我知道弄懂一个东西意味着什么,所以当我了解到他们获取信息的方法,我无法相信他们真的“弄懂”了——他们没有做必要的工作,也没有做必要的检验,他们做研究也不够谨慎。我很怀疑,他们根本不懂,他们只是在吓唬民众。(也许)我不太了解这个世界,但是我确实是这么想的。

质疑和提出问题是我灵魂里最本能的一部分

如果你希望科学能解答所有问题,比如“我们是谁?”“我们要去哪里?”和“宇宙的意义是什么?”等等,那么我觉得,你很容易就会失望并转而向宗教等神秘主义寻求答案。科学家怎么能接受神秘主义的回答呢?我也不知道,因为关键是要了解这个世界——好吧,不说这个。不管怎样,我不懂这些。不过,你想一下,我认为我们所做的就是探索这个世界,我们努力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个世界。人们问我:“你在寻找物理学的终极法则吗?”不,不是的,我只是想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如果有那么一条简单的、终极的法则,它可以解释所有的东西,如果它真的存在的话,能发现它真是再好不过了。

打个比方,如果这个法则藏在一个被无数层外皮包裹的洋葱里,光看洋葱皮就让我们头疼了,可我们只能一边流泪一边剥洋葱皮去寻找这个法则。不管这个法则以什么方式出现,它总是在那里。因此当我们去探寻它时,我们不能事先设定它会是什么样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增加对它的了解。如果你说这么做的目的是要找到一些深刻的哲学问题的答案,那你就错了。发现了这个世界更多的本质属性,也许不能帮助你回答那个特定的问题,但是,我做研究不是出于这个目的。我对科学有兴趣只是因为我想了解这个世界,我发现越多,探索世界这件事情就越美妙。

很显然,我们人能比动物做更多的事情,可是类似这样的说法存在很多疑问,可是这些正是我要研究的问题,我不知道答案是什么。可我就是不相信人类的这些说法。总的来看,人类对于自己和世界万物的关系的看法过于简单、过于主观,太有局限性。我提醒你,假如上帝的一个化身降临地球,他会觉得这种说法不对头。不管怎么说,在这个问题上争论没有用。我也不是固执己见,我只是想告诉你们,科学看待问题这个习惯影响了我的信仰。还有一点就是,所有的宗教对同一件事各有不同的理论,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呢?你就会开始困惑。一旦你开始怀疑——而你应该怀疑一切——你来问我科学是否可信?我们也不知道什么、哪些是真的,我们要做的是努力找出真相,什么事情都可能是错的。

“什么事情都可能是错的”,你要从这一点开始去理解宗教。好,一旦你这么想,你就开始滑向另一种思考问题的模式,很难回到从前了。从科学的观点来看,或是按我父亲的观点,我们应当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可能是对的,以及什么可能是错的。一旦你开始怀疑——我想,质疑和提出问题是我灵魂里最本能的一部分——当你怀疑并去追问时,你就不会那么轻易去相信任何东西了。

你看,我会存疑,可以忍受这些不确定性,也接受自己很无知。我觉得,不知道答案,这要比得到一个错误的答案有意思得多。对不同的事情,我或是有近乎正确的答案,或是可能相信它,对它们的确信程度不同,但我对任何事都没有绝对的确信,还有好多事情我是一无所知的,诸如“我们为何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否有意义,还有这个问题究竟意味着什么等等。我偶尔也会想想这些问题,但是如果我得不出答案,那我就转身去做别的事,我不用非要知道答案不可。不懂一些东西,漫无目的迷失在神秘的宇宙中,这些没有让我感到恐慌。这是很自然的状态,我能说的就这些——我一点儿也不害怕。

丁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9-8 06:49 , Processed in 0.0944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