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回复: 0

杨振宁:很幸运,我有机会在象牙之塔内工作了 17 年,现在在象牙之塔外也工作了 17 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7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振宁:很幸运,我有机会在象牙之塔内工作了 17 年,现在在象牙之塔外也工作了 17 年

作者  杨振宁先生  丁一  2005 年 09 月 02 日 08:00  山东

1971 年夏天,美国跟中国冻结了多年的外交关系开始有一点解冻的迹象。我于七月间去中国访问了一个多月,那时从美国到中国去的学术界人士可说绝无仅有。

为什么我着急要去呢?因为我看得出来,两个国家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在试探是否可以有些有用的接触。当时越南战争还没有结束,我很怕这刚打开一道小缝的门在几个月之内又会再关闭起来。

而我个人很想回到我 26 年没有看到过的祖国去看看,跟我的老师、朋友和亲戚们见面。在那以前,我曾经跟我的父亲、母亲和弟妹在日内瓦和香港见过,不过我还有很多别的亲戚多年没有见到了。那年七月我在巴黎中国大使馆拿到签证,自巴黎乘法航飞到了上海。在中国的期间,我去了上海、合肥、北京和大寨。

中国的天翻地覆的变化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个人情感上的感受绝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描述的。

在北京的时候,我很荣幸会见了周总理,他问了我许多关于美国的问题。回到美国以后我想我对于中国、美国都有一些认识,而且都有深厚的感情。在这两个大国初步接近的形势下,我认识到我有一个做桥梁的责任,我应该帮助建立两国之间的了解跟友谊。

所以从那年以后,我差不多每年都到中国去访问。这些访问引导出我与中国好几个大学、研究所和研究员的学术合作,引导出石溪和中国几所大学的学术交流合同。

回顾去年(1982 年)九月我 60 岁了,古人叫耳顺之年。有机会回想了一下我念物理、做研究工作、做教师的经验,我觉得我是非常非常幸运的。在绝大多数和我同年岁的人都有着种种困难的遭遇的时候,我却有很好的教师,很好的合作者,很好的学生,而且在物理学界以外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很幸运的,我的读书经验大部分在中国,研究经验大部分在美国,吸取了两种不同教育方式的好的地方。

又很幸运的,我能够有机会在象牙之塔内工作了 17 年,现在在象牙之塔外也工作了 17 年。

回想一下,我给我自己一个勉励:应该继续努力。

丁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9-8 06:48 , Processed in 0.08580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