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回复: 0

贫困、叛逆、懒散,大学生爱因斯坦是如何野蛮生长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8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贫困、叛逆、懒散,大学生爱因斯坦是如何野蛮生长的?



1896 年的开学季,17 岁的爱因斯坦进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学习,每月仅靠富亲戚资助的 100 法郎生活,这位年轻人学数学学得很费劲,武断地认定学高等数学是浪费时间,因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学的怀抱中,并对物理教授韦伯充满了期待和钦佩,不过快毕业时,两人已成为死敌。

虽然在大学贫困、叛逆、懒散,但大学还是成了爱因斯坦的安乐窝,开学季看看大学生爱因斯坦是如何野蛮生长的?

来源 |《时空中的爱因斯坦》

作者 | [英] 塞缪尔·格雷顿

译者 | 何生 珺捷

01  孤独的流浪汉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在城市的高处,坐落于树木繁茂的苏黎世堡的低坡上。学院在宽阔的雷米大道(Ramistrasse boulevard)上,毗邻同样辉煌的苏黎世大学,令人印象深刻的长长的建筑由浅沙色砖石建成,透着一股传统之美。

1896 年,17 岁的爱因斯坦来到这里,周围杂乱的小路上挤满了咖啡馆、寄宿公寓和学生。

进入学校主楼,可见一个三层楼高的大门厅。排列整齐的柱子支撑着拱顶和露台,而拱顶和露台上还有更多的柱子,因此整个大厅感觉就像是一个被塞在狭小空间里的修道院。

远处的门打开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壮观的景象:长满绿草的山坡上点缀着一些树木,倾斜向远处的城市。那儿有圣母大教堂针尖似的青色尖顶,还有格罗斯教堂的双子塔,瓦格纳(Wagner)曾把它比作胡椒罐。在老城区,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市政厅、银行和餐馆。

苏黎世的历史悠久,但又超然于历史。由于干净整洁和对商业的承诺,它可能有些枯燥乏味,但也保持着民主的传统和对自由的尊重。在世纪之交,它成了激进知识分子的天堂。

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这位对德国共产党的创立起到关键作用的革命家,在爱因斯坦来之前就已经在那里了。卡尔·荣格(Carl Jung)也将在 1900 年搬到那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和列宁(Lenin)在苏黎世得到过庇护,达达主义者也在那里,他们坚决拒绝艺术创作的传统。

爱因斯坦每月靠 100 法郎生活,这些钱是由他的富亲戚科赫提供的,再次陷入经济困境的父亲没有出钱。他在“保利”附近的学生宿舍里租了一间房,过着节俭的生活。他平时会戴着毡帽在街上闲逛,而他抽的烟斗长得令人发指,足有 1 码(约 91.4 厘米)长。

他经常独自学习,觉得自己是一个“孤独的流浪汉”,但他也喜欢在咖啡馆或音乐之夜与众多朋友和熟人聚在一起,并经常在那些场合拉小提琴。

02  学高等数学是浪费时间?

当时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主要是一所工科和师范类学院,学生不到 1000 人。爱因斯坦和其他 10 名一年级新生一起被 VIA 数学学院录取,那是“专门培养数学和物理教师的学院”。

在爱因斯坦的同学里,路易斯·科洛斯(Louis Kollros)是面包师的儿子,当时正在接受数学专业训练;经常坐在他旁边听课的雅各布·埃拉特(Jakob Ehrat)非常焦虑,经常需要别人给他打气才能完成作业;马塞尔·格罗斯曼(Marcel Grossmann)是一个既有才华又勤奋的学生,他的父亲在城外拥有一家工厂。

没过多久,格罗斯曼就告诉他的父母:“总有一天,爱因斯坦会成为一个伟人。”爱因斯坦去过格罗斯曼位于苏黎世湖畔塔尔维尔的家,他每周会和格罗斯曼在大都会咖啡馆喝一次冰咖啡,他们在那里抽着烟,一边望着远处的码头,一边讨论哲学和学业。

格罗斯曼是那种非常值得交往的朋友。老师们都很喜欢他,每次上课他都会到课堂,并认真地记笔记,他很乐意和爱因斯坦分享这些笔记。“他的笔记可以拿来直接发表。”爱因斯坦后来写道,“在准备考试的时候,他总是借给我那些笔记,它们是我的救星。”

这不是假谦虚。与格罗斯曼不同,爱因斯坦不是一个模范学生,并且差得很远。正如自己承认的那样,他没有轻松掌握一切的才能,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对布置的作业也不够认真。

在大多数情况下,他的数学课学得很费劲——大多数数学课成绩是 4 分(满分 6 分),相较而言,物理课成绩则是 5 分或 6 分。到后来,这位年轻人武断地认定学高等数学是浪费时间。除了初等数学之外,他觉得“那些所有看起来很微妙的东西,对物理学家来说都毫无意义”。

他感到,数学过于广博,他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可能耗费在一门没什么用的课上。他有一位数学教授是赫尔曼·闵可夫斯基(Hermann Minkowski),闵可夫斯基的授课内容特别密集,觉得“他从不为数学而烦恼”。确实,闵可夫斯基记得他是一只“懒狗”。

03  爱因斯坦的安乐窝

起初,爱因斯坦并没有把这种懒散态度带到他的物理课上。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课程中,不但喜欢而且钦佩他的初级物理教授海因里希·韦伯——就是这位教授对爱因斯坦没能通过入学考试印象深刻。爱因斯坦对韦伯的课程充满了期待,他很少对其他人有这种感受。

然而,爱因斯坦对韦伯的钦佩并没有持续多久。到了第三年,他已经对韦伯不再有什么期待了。

首先,韦伯喜欢让事物保持原样。他曾经因为爱因斯坦用纸不规范而让他重写整篇文章。反过来,爱因斯坦反对任何权威,更不用说强加于他的。他开始称呼韦伯为“韦伯先生”,而不是“教授先生”,故意冒犯教授应得的尊敬。

到爱因斯坦快毕业时,这两个人的关系已经发展成了死敌。韦伯有一次对他说:“爱因斯坦,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一个非常聪明的男孩。可是你有一个大毛病,你从来不听别人说什么。”

爱因斯坦产生逆反心理,大多因为他觉得韦伯在物理学史上花了太多时间。他觉得,教授没有探索这门学科的现在和未来。

韦伯代表了 19 世纪末的一种常见的物理学观点:所有东西基本上都已经被整理出来了。很多人认为,牛顿早已阐明了世界的基本运行规律,在他之后,物理学家的任务就是好好填补物理知识里的空隙,更加精确地度量那些已经被发现了的定律的影响,用数学推导来解释各种现象。

韦伯的课上没有讨论过物理学的最新进展。他无视所有与过去公认的知识相违背的东西。

当爱因斯坦发现韦伯显然无意探讨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关于电、磁和光之间联系的细节时,他更加沮丧。爱因斯坦不是一个会隐藏自己感情的人,别人能感觉到他的鄙视和失望。

爱因斯坦和他的同学们别无选择,只能自己去了解当时物理学正在发生的事情。与韦伯的保守观点相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物理学并没有没落,它正在缓缓地迈入一个新时代。

1895 年,威廉·伦琴(Wilhelm Rontgen)发现了 X 射线,那是一种可以穿过肉体的神秘物质。一年后,亨利·贝克勒尔(Henri Becquerel)在偶然间发现了放射性。又一年后,约瑟夫·约翰·汤姆逊(J. J. Thomson)发现了电子,它看起来是一种存在于原子内的微小粒子。海因里希·赫兹(Heinrich Hertz)在 1888 年制造并探测到了无线电波,在此过程中,他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爱因斯坦和他的朋友们确信会有惊人的新发现,而他们就是使其成真的一群人。

爱因斯坦把本应该去上课的时间,花在了在自己的房间里“用非凡的热情”研究最前沿的理论物理学上。

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他遇见了路德维希·玻尔兹曼(Ludwig Boltzmann)。当时,原子的存在性仍然是个问题,玻尔兹曼认为,如果把气体想象成大量原子,会像弹珠一样相互反弹,就可以解释热力学定律。

爱因斯坦还阅读了奥古斯特·弗普尔(August Foppl)的文献,弗普尔对“绝对运动”的概念提出质疑,认为只有相对于其他事物才能定义运动。

此外,他还看了伟大的法国通才亨利·庞加莱(Henri Poincaré)的著作。庞加莱被称为数学领域“最后的全才”,他后来提出了一系列见解,非常接近狭义相对论的基础概念。庞加莱相信,正如他后来所写的那样,“绝对空间,绝对时间,甚至几何,都不是力学必需的条件”。

爱因斯坦激怒的物理学教授并不只韦伯一个。负责实验物理课和实验室的让·佩尔内(Jean Pernet)也不喜欢他,而且理由很充足。爱因斯坦经常缺席佩尔内的课,以至于受到了“主任的斥责,说他不够勤奋”。爱因斯坦和某位同学说,他认为教授疯了。然而只要爱因斯坦在实验室,他便是一个累赘。有一次,他把说明书扔进了垃圾桶,随随便便地做实验;还有一次,他引起的爆炸重重地弄伤了自己的右手,不得不暂停演奏小提琴一段时间。

在其中一门课上,佩尔内给了爱因斯坦最低分,这看起来像是在报复,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觉得有必要问问爱因斯坦,他究竟为什么学物理,而不是学医学、法律或语言学。“教授先生,因为我在这些学科上更没有天赋。为什么不试试自己在物理学方面的运气呢?”

除了核心课程外,学校还要求学生选修一门专业以外的课程。爱因斯坦选的课程远远超出了学校的要求。他选的课程不拘一格,包括“山脉地质学”“人类史前史”“伊曼纽尔·康德哲学”“科学思想理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作品研究”,以及一系列关于经济和政治的讲座:“银行和证券交易”“统计和人寿保险”“收入分配和自由竞争的社会后果”。

苏黎世是爱因斯坦的安乐窝。他会和朋友弗里德里希·阿德勒(Friedrich Adler)谈论政治,或是在瑞士伦理文化协会(Swiss Society for Ethical Culture)消磨时间,在那里,他可以讨论社会改革或军事带来的危险。他经常周末去周围的山区郊游,他也喜欢在苏黎世湖上航行。

只要一有机会,他就演奏音乐。某个夏天,当时爱因斯坦正和女房东的女儿在家里。突然,他听到从隔壁房子里飘来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旋律,便把小提琴夹在腋下奔出了门,连领带也没系。

“你不能这样出门,爱因斯坦先生!”

房东太太的女儿在他身后喊道,但他已经走了。

他冲到隔壁,爬上楼梯,撞见一位坐在钢琴边的老太太。她震惊地盯着这位年轻人。“继续弹吧。”他只说了一句话。很快,他便用小提琴和对方合奏了起来。

推荐阅读



《时空中的爱因斯坦》

作者:[英] 塞缪尔·格雷顿(Samuel Graydon)

译者:何生 珺捷

图灵新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9-16 12:10 , Processed in 0.0792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