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14|回复: 22

临沂:兰陵县农民兄弟历时9年推算“费马大定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30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琅琊新闻网10月22日讯 (记者车少远) 兰陵县磨山镇程圩子村,50岁的农民程中占与弟弟程中永在建筑工地从事了10多年的测量工程工作,对数学非常感兴趣。休息之余,兄弟俩就拿起笔和纸来寻找数学规律,3年时间总结出了14项“阶梯形数列的求和公式”。最让人称道的是,程中占兄弟俩用9年时间利用简便的方式推算出了“费马大定理”。目前,数学博士正在验证其正确性与否。

  20日,记者见到了程中占兄弟俩,程中占打开公文包,里面全是打草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一串串数字和公式。程中占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喜欢数学,对数字特别敏感,由于家庭贫困高中就退了学,工作赚钱填补家用。

  “我到工地上自学测量建筑工程方面的知识,接触了大量建筑类水准、角度、测量、误差等信息,通过建筑测量增强了对数学的兴趣。”早前连高等数学都没接触的程中占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本课外数学读物上看到了《由勾股数引发的思考》这篇文章,文章涉及“丢番图问题”。

  就此,程中占对“费马大定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法国数学家费马曾介绍道:“要把一个立方数分成两个立方数,把一个四次幂分成两个四次幂,一般地,把任何一个高于二次的幂分成两个同次幂,都是不可能的。对此,我确信发现一种美妙证法,可惜,这里空白的地方太小,写不下。”

  1670年,他的儿子发表了费马的这一部分页端笔记,大家才知道这一问题,后来,人们把这一论断称为费马大定理。在费马之后的三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人们试图证明费马大定理,但始终未果。

  费马大定理对于数学爱好者有极大的吸引力。翻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的程中占自2005年开始研究“费马大定理”,后来弟弟程中永也加入了进来,终于在2012年10月,兄弟俩发现了一种美妙的证法,只需要两页纸的公式就能搞定,他们兄弟俩称其为“平方坐底法”。

  程中占说,之后他们又花了接近两年时间反复论证,认为他们的证法是正确的。数学的魅力很神奇,兄弟俩希望有关数学专家能验证其正确性。

  21日,记者与临沂大学公共数学与物理教学部数学教授傅尊伟取得联系,将程中占的论证法一并发给了傅教授。22日,记者再次联系了傅教授,对方告诉记者,他又找了两名数学博士反复推算、论证,程中占的“平方坐底法”很有意思,他们3位博士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判断其正确性与否。一旦论证其正确性,又将是一件轰动数学界的大事。

  数学博士论证程中占兄弟俩的“平方坐底法”正确与否,本报将继续关注。
发表于 2014-10-30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用来证明费马大定理成立的公式是错误的,他用来证明费马大定理成立的公式是无理数等式方程,与怀尔斯一样,他没有超过平凡人的头脑。费马大定理成立的公式是整数不等式。不是无理数等式方程。
发表于 2014-10-30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maoguicheng 发表于 2014-10-30 21:20
他用来证明费马大定理成立的公式是错误的,他用来证明费马大定理成立的公式是无理数等式方程,与怀尔斯一样 ...

看来他们有可能接近自然法则?!
恐怕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华单位论》作为指导理论!?
发表于 2014-10-31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在深 发表于 2014-10-30 22:51
看来他们有可能接近自然法则?!
恐怕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华单位论》作为指导理论!?

周明祥,李金国都是用的“平方坐底法”
发表于 2014-10-31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maoguicheng 发表于 2014-10-31 12:02
周明祥,李金国都是用的“平方坐底法”

原来如此呀?
    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不是从结构数学出发?
    那就不是正确的证明!
发表于 2014-10-31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oguicheng 于 2014-10-31 21:45 编辑
任在深 发表于 2014-10-31 15:00
原来如此呀?
    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不是从结构数学出发?


一个初等中学生数学定理,两个农民高中生证,三个大学数学博导审核,四天没有结果。毛桂成什么也不看,就从平方坐底法就可以判定一定是错误的证明。他们无法从平方数过渡到三次方中去,(一般人都是从二次方的勾股整数,过渡到三次方的无理数而失败)所有失败的人都是在这里过不去。
发表于 2014-10-31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maoguicheng 发表于 2014-10-31 21:34
一个初等中学生数学定理,两个农民高中生证,三个大学数学博导审核,四天没有结果。

看来只有五(吾)来承担艰巨的历史使命!
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是难以完成历史使命!
数学革命尚未成功,吾辈仍需努力!!!!
发表于 2014-11-1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氏二兄弟的精神可嘉,他俩对数学的执着,令我佩服。
发表于 2014-11-1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程老弟联系到数学教授,上了数学中国论坛
发表于 2014-11-2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oguicheng 于 2014-11-2 20:08 编辑
任在深 发表于 2014-10-31 21:49
看来只有五(吾)来承担艰巨的历史使命!
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是难以完成历史使命!
数学革命尚未成功, ...


六(陆)元鸿老师看了也会给出0的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15 01:57 , Processed in 0.08174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