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815|回复: 70

1+1 简证正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1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hangzhong 于 2015-2-12 00:05 编辑



    本文依据同余理论和筛法发现整数的一个重要规律,并依据该规律对哥德巴赫猜想及孪生素数问题作出证明.详情请见附件.


致阅者朋友:
    本文是以初等数论中的同余理论依据进行证明的, 故要求阅者必须具有一定的同余理论基础, 否则將很难理解本文.谢谢关注!


声明:
    我在”1+1简正稿”内未给出对定理一的证明, 这是文中早已说明了的, 因除了文中讲述的两个理由外, 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 这就是定理一的理论证明只怕仅有極少数的才能看懂. 本人之所以发表缺失完整证明的”1+1简正稿”, 仅旨在引起大家对”定理一” 的关注及对傳统基礎理论应该重新认识和评价!
    在本人发表的论文中: “杰波夫猜想成立(格点数论版)” 与”两相邻素数的间隔( 格点数论版)” 是两篇完整的证明论文, 用到的仅是一次筛法, 故比较起来是相对简单一些的, 希望爱好数论的朋友可先在百度上査阅, 然后再看我的其它文章.
谢谢大家的关注与批评!


一个执著老人的哀叹:
    由于自身的数学水平及身体条件等的限制, 终于在我七十周岁前夕园了自已的梦: 将自己近四十的研究结晶公诸于世. 這距我写就第一篇论文” 杰波夫猜想成立”也已有了二十多个年头, 不知在我生命走到尽头前, 是否能得到世人的公正批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5-2-1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1+1 简证正稿 "一文我已今曰同时在百度,豆丁网,道客巴巴及数学中国等网上发表 ,请大家不吝赐教!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使阅者能较快地理解上文的证明思路和方法, 建议阅者可先看该文第三部分” 命题证明” 中的二个验证, 再从头看该文.
 楼主| 发表于 2015-2-8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87564321
    很对不起, 我已尽量使我的证明通俗化了, 实际上只要具备了初等数论中的同余理论的基礎知识就应该能顺利阅读该文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87654321:   
    建议你先去百度网査看一下拙文” 忠言筛法”, 这样可帮助你阅读我的文章, 好吗?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87654321:您好!  
    严格地讲, 文中的 ”筛” 与 ”筛法” 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慨念, “筛” 是指用来划去(或剔除) 模m的一类或几类剩余的一种工具, 它只需人为地去设定即可, 故不存在需不需要证明的问题. 而”筛法” 是指具体的如何运用不同筛的组合来达到预期目标的方法. 能否请您举例说明“忠言筛法” 中的哪一个环节是需要证明而我未给出证明的吗? 谢谢指教!
发表于 2015-2-10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忠言筛法”部分是没有问题的,但在“1+1简证”的部分内容非常难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成5:您好!
    该文是依据初等数论中的同余理论进行证明的,你可先看一下那部分内容后再看该文,好吗?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87654321:
    忠言筛法一文的重点旨在介诏: 通过分析, 如何利用格点筛法求素数, 孪生素数等的方法, 而非证明性的论文; 再者, 分析中已指明只要符合所列条件的即为素数, 或孪生素数. 故未再重复证明.
    而对哥猜的证明, 是另一篇论文, 尽管运用到忠言筛法(即格点筛法), 但它的证明自成一体系, 即使忠言筛法一文有错,也不等于后者也错, 因为后者的对错也只能取决于它自身证明的对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6-17 08:2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