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61|回复: 15

研究解决难题并不很难,成果要得到承认却是难上加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16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究解决难题并不很难,成果要得到承认却是难上加难
雷  明
(二○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我研究四色问题已三十年,根据我这三十年的经历看,的确是要研究解决难题并不很难,但成果要得到承认却是难上加难。
人生下来本来就是什么也不懂的,自已所有的知识都是后天学习而来的。一个人知识的多少是与自已流出的学习汗水的多少有关的。流的汗水多,自然所得的知识就多,反之知识则少。
从客观上说,知识是非常之多的,一个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一个人只要懂得了基本应掌握的知识后,再根据社会的需要,专门去精学某一行业或专业的知识,从事某一行业或专业的工作。这就是社会的不同分工。高中以前的基础知识大家都是一样的,但到了大学以后,就分开了专业,各人可根据自已的爱好和社会需要,各自去精学自已专业的知识。
一个人除了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和搞好本行业的工作以外,如果有兴趣,学一点别的专业的知识,研究一点本专业之外的问题,应该说是不可非议的。而研究任何问题本身就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增加知识和解决问题同时并进,也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
对于数学难题,从历史上至今天,都有非学数学专业的人出自于爱好,改行攻学数学并研究数学难题的事例,坎泊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者,并且在研究四色猜测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坎泊1872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原本学的是教会法,毕业后随凯莱学习数学,后来他是一名律师。由于坎泊对四色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改攻数学,1879年坎泊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宣布他解决了四色问题。还有法国的文学教授梅耶也是一个例子。
上面说的都是历史,可现在一个半世纪已经过去了,四色猜测仍未得到证明是正确还是错误。象这样的数学难题还有如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3N+1问题等等,都是有待被证明和被解决的问题。
国外对待难题的证明问题的情况我们是不了解的。不知国外有没有人去进行研究,人员是多是少。也不知国外的数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国外的数学界业内人士是否也在研究数学难题,对业外人士的研究是如何对待的等等,我们都无从知晓。但却知道国内的数学界对这些难题是不去研究的,而研究这些问题的几乎都是数学界以外的非学数学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一方面出自于爱好和兴趣,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数学专业的知识、研究能力和水平。但这些人研究的成果却是无法公布于世,数学界对这一问题也无人问津。非但如此,而且大加反对别人对数学难题去进行研究。
张彧典老师是一位业余的四色问题的爱好者,他虽是一个县的党校的数学高级讲师,但他必竟没有受过数学专业的教育,所以我还是认为他是一位业作的数学爱好者。他经过几十年对四色猜测的研究,写了一本《四色问题探秘》的书,在出版之前曾让多名专业的数学教授看过,可是他们却说了些什么呢。我已将这些教授给张老师的回复整理成《请看这些专家对四色问题的态度》一文,发表在《中国博士网》上(网址发不上来),大家可以去看一看数学界的专家们整天都在干些什么。该文在雷明的博客(网址发不上来)里也有。
     业余爱好者们若把研究成果寄给研究部门时,专家们也是看也不看就统统认为没有一个是正确的,往麻袋里一塞了事。这里不知埋没了多少人才呀。在媒体上,也常可以看到数学大师,权威们时不时的发出“号召”,要大家不要搞难题了。外国稿的人都很少,为什么我们中国有那么多的人热衷于这个事呢,等等等等。难道外国人不搞,中国人也不能搞吗。这不是在给爱好者们进行科学研究泼冷水吗,不但没有起任何促进作用,而是在起着灭火的作用。
他们把爱好者研究难题诬蔑为用锯子和斧头造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是骑着自行车上月球等等。请问难道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里就没有用木质材料做成的零器件吗,那不是用锯子和斧头制造出来的吗。难道某一个专业的人员,用某一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制造出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来吗。请不要忘记,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都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各专业的协同配合,都是不能完成的。不同的道路决定了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假如从地球到月球能有一条高速公路或桥梁,那么为什么不能骑上自行车上月球呢。骑自行车,坐汽车或坐飞机可以从西安到北京,但你想坐航天飞机或宇宙飞船从西安到北京这能行吗,还没有那样的交通路线和交能工具呢,这又有必要吗。阿基米德在谈到杠杆的作用时曾经说过,要是能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同样的道理,如果在地球与月球之间真有一条高速公路时,骑自行车就可以上月球。
爱好者若把研究成果寄给有关的专业数学杂志编辑部,编辑们总是以各种理由进行退搞,不给录用,要其改投别处。没有办法,爱好者在互联网开通后都纷纷利用这个平台,在网上发表自已的研究成果。网络应该说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但可就是有那么几个人,只要一看到研究数学难题的文章,就大加反对。他们并不指出爱好者的文章错在哪里,总是笼统的反对一气,也总是那么几句话,反来复去的在叫嚣。但他们却从来敢不抛头露面,鬼鬼崇崇地,朵朵闪闪地,起一些稀里古怪的名字,都是用数字,字母或标点符号作名字,什么12341234,12345678,87654321,82615471,87674938,00000000,00000001,00000005,XXXXXXXX,XXYYZZ, abcd-efg,APB先生,!!!!!!!!,????????,等等等等。看一下,这都是些什么呀,都是一些不敢闪面幽灵。还有什么“阳光明媚”,“随风飘落”,“霞光万道”,“鉴宝”,“谁知道”,“你好”,“紫色”等,他们与上面那些幽灵都是一丘之貉。
其实,网上很多朋友对某些数学难题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研究,很多的观点都是正确的,说不定一些难题早已得到解决。可是由于国内数学界的现状,有谁能对这些研究成果去进行很好的研究呢,没有他们的研究,没有他们的批准,谁的成果也休想得到评审,公布于世。没有办法,有见识的朋友已将自已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通过出版的途径出成书,留作让后人去评说。我认为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总得让自已的研究成果出世,不能让其随自已一起去进了棺材。我这话说得虽然难听,但确实就是这样。生老病死是客观规律,但不能让自已的研究成果也随自已一起去死亡。
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前面的有:山东的徐俊杰(四色与费马),出书两本,西安的冯军刚(哥猜),出书一本,山西的张彧典(四色),出书一本,敢峰(四色与生命科学),出书两本,广东的张尔光(四色),出书一本,西安的李宏棋(四色,哥猜 ,费马,3N+1等多课题),出书一本,四川的李中平(四色),出书一本。可能还有别的朋友已经出书,本人还不太了解,还没有收集到。另外还有中央民族大学的许寿椿教授也出了一本专门研究四色问题中的一些现象的书《图说四色问题》。
自二○○六年以来陆续在网上或者在下边独自研究数学难题的朋友还有:西安的雷明(四色和哥猜),西安的温千里(四色),陕西兴平的颜宪邦(四色),河南洛阳的乔修让(四色),黑龙江的刘福(四色),河北保定的聂永庆(四色),上海的何宗光(四色),宁夏银川的郑敏(3N+1,四色),深圳的董德周(四色),哲学家黎明(四色),上海的罗永海(四色),黑龙江的李正(哥猜),河北的姚志兴(哥猜),湖南的刘万润(四色),广西的梁增勇(四色),浙江的焦永溢(四色),四川的鄢福荣(四色),四川的周明祥(四色与哥猜),河北的王彥会(费马),山东青岛的那宝吉(哥猜),河南漯河的弯国强(哥猜与费马),河北廊房的石华荣(四色),云南大理的杨思祥(四色),四川的李联忠(费马与哥猜),山东的卢玉成(四色),黑龙江的王德忱(费马),广东的杨洪(四色),上海的束金龙(四色),北京的赵承业(四色),北京的李小军(四色),长春的刘忠友(四色),四川的陈陶(四色);还有北京大学的许进(四色),中国科技大学(合肥)的陈富贤(四色),河北师范大学的马广顺(哥猜),山东临沂师范学院的鲁思顺(哥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黄小龙(四色),厦门大学的杨卫华(四色);还有单位不明的:张晓宇(四色),潘芳荣(四色),沈国良(四色),同燕(四色),吴道凌(四色),蒋春暄(费马),童信平(哥猜),秋屏(四色),刘招荣(哥猜),佘赤求(哥猜),蒋友皎(四色),吴泽林(四色),吕进明(四色);也还有网名为:阿钟(四色),国强(四色),图论1943(四色),我是生命我是人(四色),技术员(四色),皖南花猪(四色),四色王子(四色),yzsjw0(四色),cxd09772(四色),常宝玉,卢元宏,赵光斗,张祥明,yunxilee,nmgnewsun,yeduhengzhou,ganlanshux,Bardo,luckylucky,wangyangkee,shihuarong1,zengyong等的都在研究着数学难题。
    业余研究难题者达近百人之多,加上我们还没有发现的朋友,国内至少要有一百多人在研究数学难题。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研究队伍呀。可惜这些研究力量都是在孤军奋战,没有形成一个团结的战斗集体,力量太小了。如果把这些研究力量能组织起来,团结协作向难题进攻,发挥团队的力量和作用,那该多好呀。希望有关门能出面关顾这一问题。
根据前面的徐俊杰,张彧典等朋友的经验,我建议在难题研究方面有能力的朋友要学他们的路,走他们的路,快把自已的研究成果整理出来,出版正式发行吧。也可以把难题研究者的论文收集起来,共同出一个“难题研究专集”,希望能有一个业余爱好者出来进行组织,也希望得到广大的业余数学难题爱好者们的共同支持。

雷  明
二○一五年元月四日于长安

注:此文已于二○一五年元月八日在《中国博士网》上发表过。
发表于 2015-4-24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别的不说了 希望得到广大的业余数学难题爱好者们的共同支持。
发表于 2015-4-24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把这些研究力量能组织起来,团结协作向难题进攻,发挥团队的力量和作用,那该多好呀。”

很好的意见,但很难实现。难在哪里,我们都想一想。

“希望有关门能出面关顾这一问题。”
不解决“有关部门”对业余数学爱好者的认识问题,是绝不会出面的。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
发表于 2015-4-24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雷老师至诚之言,我也感慨万千,在数学世界性难题上,雷老师和我一样都很艰辛,其中心酸只有自己明白。虽然在四色问题上和雷老师有共同的发现,就是同化,我们也讨论过这个难题。但我的证明远不如雷老师的专业和完整,这点我承认。我算个杂家了,只有对费马大定理做了不懈的努力,这是这个论坛所有人看到的,感谢李金国老师提了个等幂和定理,由此定理我得到启发,找到证明正确的方向,算是缘分吧。虽然在国内和外国投稿很多次,都被退回,原因不明,但是我感谢英国专家给我审出了一些错误,没有这位英国专家,我还抱着错误的证明不放呢,总之一切都不容易。我能体会雷老师的感触,只能一部风,都很难,但我们付出了,这辈子我们没白过,总做了一些事情。
发表于 2015-4-24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我们的成果能否在国际发表,得到国际上承认。我想很难,但是我想我们为自己付出不会后悔,因为我们都有共同的爱好,就是数学,而且是世界性难题,有一部分人还在外国或国内发表过文章,不管我们的文章是否正确,也不管我们有着不同的思路,这些都证明了我们中国人的精神,那就是不惧怕困难,敢于攀高峰的执著精神。在这几百年,很多数学家都没有成功,包括国外的一些专家,很多都半途而费,就是证明出来了,专指费马大定理,也是长篇大论,没有几个人看得懂。让这个题在人们心中悬了又悬。而四色定理很奇怪了,非要依靠计算机来证明,从古到今,数学家的证明都是简洁,而且优美的,虽然是一张纸写了些字,但那是一种艺术,让人们叹服和欣赏,但从来没有依靠机器。
发表于 2015-4-24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了那么多,该想些办法了。雷老师,对于我们的证明,我到是有个办法,雷老师,你可以申请个QQ,免费的,在空间日志中写下你的证明,因为腾讯公司是个很大的公司,我想永远也不会垮,把你的经历写下来,还有说说,你可以把每天悟到的东西写下来,就算是我们那天不在这个世上了,我们的东西还在,我们的思想还在,而且传给子孙后代,让他们能看到我们的一生的奋斗还有成果,激励他们去走他们应该走的人生,而不会堕落下去。我就是这么做的,虽然我还没有后代,没有关系,加一些好友,就把好友的儿孙当做自己的来看了,一样的,只是没有见面而已,都是中国人嘛,其实我们的祖先还不是几个人,呵呵,说远了。
发表于 2015-4-24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QQ:2048265231 已经有了这里的一些好友了。
我有个群,数学难题讨论群: 309167692,里面有不少爱好者了,包括李明波,鲍风武,熊老师等。
希望这个群聚的人越来越多,这里发言很自由的,不需要拘谨。大家可以想些办法来让外国或者国际来关注我们的证明,希望不要互相猜忌排斥,我是群主,我会主持公道的。
发表于 2015-4-24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了那么多,希望雷老师加进来,还有看到雷老师的爱好者加进来,我一概不拒绝,欢迎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17 00:19 , Processed in 0.08776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