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058|回复: 71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两种思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两种思路
实在地说,哥猜应有两种证明思路。
    哥猜证明的第一个思路是:依据素数零点分布规律为前提基础的解析证明,这似乎应是证明哥猜最直接的方法,前期得到公认的阶段成果均为此种方法,从哥猜证明的9+9到被称为筛法光辉顶点的陈景润的1+2,进步不可谓不大。但受素数零点分布条件的制约,目前这种方法的证明范围只能局限于充分大偶数数域,而哥猜要证明的是无穷大的偶数范围,而缺少对应于无穷大素数的理论使得哥猜证明在1+2后长期止步不前。所以,用素数解析方法能不能完美的证明哥猜,当前还看不到希望。
    哥猜证明的第二个思路是:不用素数零点分布条件,直接由表法数必然存在的角度来证明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性质必然存在。尽管目前来看这个思路还有一些细化理论需要深入完善,但迄今得出的大量的实践结果都支持这个理论。要想由表法数必然存在的角度来证明哥猜,首先要系统完善地建立起新的素数总体理论,对全体素数进行本质的定义,使素数的理论、算法特别是无穷大素数关系的代数表示能够与后面的运算衔接匹配。迭加因数剩余素数理论和条件素数通式理论的发现总结,使我们初步实现了前提目标。
我们把素数现象总结为:
自然数中的全体素数,是以由大于1的全体整数为迭加因数、以因数2倍积为起点在自然数列中无限迭加时的条件剩余;其迭加点分布的数学本质形式是an(n=0、1、2、3…)。
    所以得出:素数的本质特性是迭加因数的剩余;素数不会存在一个无限意义上的直得型公式;如1不做为因数,素数不能表为迭加因数关系。在证明整数迭加因数定理,模根迭加因数定理后,我们得到了全体素数的代数表达式及数型素数的分类代数表达式,最终形成了迭加因数剩余素数理论、条件素数通式理论。
而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的本质可以概括总结为:找到计算以偶数的二分之一为中心对称分布素数的数量的数学方法。所以我们顺理成章的研究并证明了中心对称分布剩余点定理。中心对称分布剩余点定理的证明,为我们在传统的解析方法角度外,用偶数表法数角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计算工具。
    中心对称分布剩余点定理,是迭加因数在区间通过后,其剩余点对称分布存在的精确等于数学关系的阐述和总结,它是至无穷大也不改变性质的数学规律。而发现对称剩余点存在“随机迭加起点条件,惟一恒定剩余结果”性质是证明中心对称分布剩余点定理的最大收获。此性质使我们可以依据严密可实践的数学规律避开素数零点分布条件,用表法数必然存在的角度,对偶数必定都是两个素数之和性质进行证明。而此前人们从表法数角度阐证哥猜的依据多为无法实践的哲理分析。依据中心对称分布剩余点定理的计算性质,对已知因数分解条件的偶数,可由表法数公式对组成偶数的素数对数量进行精密估算。
    由快速计算表法数经验公式的存在及大量的计算实例佐证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最终结论: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大于30的偶数至少存在2组不同的素数对构成,大偶数的素数对构成多的数不清。偶数表为两个素数之和的不同形式随着偶数的增大而趋势性的增加,这一性质与素数的密度及存在特性有相同之处,都是随着计算数域的增大其平均密度比值逐渐下降,但绝对数量却大幅增加。相近大小偶数的表法数多少由偶数所含因数条件决定,偶数所含不同的小因数越多其表法数越多。偶数能够表为两个素数之和是偶数无穷过程中永远不变的一种属性。
    由于用表法数公式精密估算偶数表法数需要偶数的标准因数分解条件,而极大偶数的标准因数分解条件人类永远无法得到,所以极大偶数表法数不能精密估算,对极大偶数只能估算出表法数存在区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上限是设所求偶数最多可为多大素数的阶乘值,下限是设所求偶数的二分之一值本身就是素数或偶数不含有2以外的小于平方根的奇素数因数)
    由中心对称分布剩余点定理的精确等于条件比对可知:素数比值定理、哥德巴赫偶数素数对公式都没有绝对精确等于的数学条件,而只能得到趋向性的近似估计公式。今后随着更多人的深入研究,素数比值定理、哥德巴赫偶数素数对公式的精确度会越来越高。
    整数迭加因数定理,模根迭加因数定理,迭加因数剩余素数理论、条件素数通式理论、无穷大定义理论及中心对称分布剩余点定理可看做是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过程中得到的理论收获。这些理论结果将为基础数论增加诸多新的知识内容,而新知识的推广普及必将促使更多的应用领域出现新的研究成果。
发表于 2019-1-11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太平天下 于 2019-1-11 14:00 编辑

庄先生,应该看到,在没有找到素数的准确计算公式之前,
“哥猜” 是很难证明的!你所说的两种思路,都是不可行的!
发表于 2019-1-11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大于等于14的偶数都有两组素数和!四个公式稳定计算任意偶数的素数对!我的四个公式是唯一简单正确的

一, 同尾数偶数,哥猜素数对呈线性增长,误差呈现线性下降:
实际素数对(愚工先生数据)    公式计算        误差
1. 30n+(10  20)型
D(100)=6                         4            - 0.33
D(1000)=28                       9            -0.32
D(10000)=127                    99            -0.22
D(100000)=810                   631           -0.22
D(1000000)=5402                 4385          -0.188
D(10000000)=38807               32175         -0.17
D(100000000)=291400             245821        -0.156
D(1000000000)=2274205           1942501       -0.146
…….

2. 30n+0  型
D(300)=21                       15            -0.285
D(3000)=104                     78            -0.25
D(30000)=602                    471           -0.217
D(300000)=3915                  3144          -0.196
D(3000000)=27502                22522         -0.181
D(30000000)=202166              168918        -0.164
D(300000000)=1547388            1312335       -0.151
……
3. 30n+(2 4 8 14 16 22 26 28)型(括号为均值)
D(302)=9            (9)               6             -0.333
D(3002)=40          (42)              29            -0302.
D(30002=261         (247)            176            -0..291                                                   
D(300002)=1464      (1534)           1179           -0.241
D(3000002)=10307    (10798)          8429           -0.222
D(30000002)=83769   (81577)          63259          -0.224
D(300000002)=580572 (622637)         492125         -0.211
…….
4 . 30n+(6 12 18 24)型(括号为均值)
D(306)=15             (16)           11             -.0.333
D(3006)=78            (84)           58             -0.309
D(30006)=460          (465)          353            -0.240
D(300006=3548         (3165)         2357           -0.255
D(3000006)=20416      (22556)        16859          -0.252
D(30000006)=154712    (163632)       126513         -0.227
D(300000006)=1230849  (1216453)      984251         -0.190
……
二. 公式计算不用找具体素数个数,不用分解质因数,看什么偶数算什么偶数;

三. 4个公式:
          (5/3)x/(lnx)^2
          (5/6)x/(lnx)^2
          (5/4)x/(lnx)^2
          (5/8)x/(lnx)^2

四 .通过连续计算,直观看出(特别是30的整倍数)素数对个数随偶数增大,呈线性增长,误差呈线性降低!(少数有波动)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大于30的偶数至少存在2组不同的素数对构成,大偶数的素数对构成多的数不清。偶数表为两个素数之和的不同形式随着偶数的增大而趋势性的增加,这一性质与素数的密度及存在特性有相同之处,都是随着计算数域的增大其平均密度比值逐渐下降,但绝对数量却大幅增加。相近大小偶数的表法数多少由偶数所含因数条件决定,偶数所含不同的小因数越多其表法数越多。偶数能够表为两个素数之和是偶数无穷过程中永远不变的一种属性。
对称剩余点存在“随机迭加起点条件,惟一恒定剩余结果”性质是证明偶数表法数必然存在的理论依据。此性质是中心对称分布剩余点定理的严密可实践的数学规律,而此前人们从表法数角度阐证哥猜的依据多为无法实践的哲理分析。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太平天下 于 2019-1-11 14:00 编辑


庄先生,应该看到,在没有找到素数的准确计算公式之前,
“哥猜” 是很难证明的!你所说的两种思路,都是不可行的!

看来你没有细看文章。
发表于 2019-1-12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素数的准确计算公式是有的,就是用“逐步淘汰原则”(见王元“谈谈素数”32页引理1)。虽然用这个方法可以得出素数的精确值,但是当数值比较大时,计算比较复杂,并且估计不出实际大小。如果把“逐步淘汰原则”里面的取整符号变为一般的括号,就成了大家所熟悉的连乘积。我看这个论坛里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办法里或多或少都和连乘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连乘积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它好计算,并且很容易看出当数值趋近无限大时得出的结果也趋近无限大。同时当数值比较小时,得出的结果也与实际值相近。但是当数值趋近无限大时,根据梅滕斯定理,它与素数的实际值之比为2e^(-γ)∶1,也就是大约1.12∶1。同时孪生素数的个数用连乘积表示应该为x/2*∏(1-2/p)/[2e^(-γ)]^2,(其中2﹤p≤√x)。网友天山草先生用数据验证这个公式和哈代与李特伍德猜测的孪生素数个数非常接近。这个公式也可以证明哈代与李特伍德猜测的孪生素数个数成立,同时也可以知道孪生素数的个数当数值趋近无限大时得出的结果也趋近无限大。这样就证明了孪生素数定理。孪生素数定理成立,哥德巴赫猜想成立也就不言而喻了。
发表于 2019-1-13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哥猜证明的第二个思路是:不用素数零点分布条件,直接由表法数必然存在的角度来证明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性质必然存在。尽管目前来看这个思路还有一些细化理论需要深入完善,但迄今得出的大量的实践结果都支持这个理论。要想由表法数必然存在的角度来证明哥猜,首先要系统完善地建立起新的素数总体理论,对全体素数进行本质的定义,使素数的理论、算法特别是无穷大素数关系的代数表示能够与后面的运算衔接匹配。迭加因数剩余素数理论和条件素数通式理论的发现总结,使我们初步实现了前提目标。

前一句说的是哥德巴赫经过检验、归纳、总结,然后提出了该猜想,但不一定必然存在。后一句就说得不靠谱了。
发表于 2019-1-13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次在专利受理窗口

有对五六十岁男女,从其彼此对话看还不是夫妻,转悠很久、吞吞吐吐,问工作人员如何申请数学论文的知识产权

工作人员说,简单,公开发表即可。

俺打趣问:未必是1+1?
答:然也。

啊!!俺肃然起敬问:老师哪里高就?
答:企业退休人员。

俺笑道:俺宁愿相信跳下去不死去跳楼!(大概是6楼吧,呵呵)

是的,6楼跳下去不死的可能性还是有,尽管很小很小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数学成果经领导推动进行专家答辩的先例

    1990年,经本人写信邓小平办公室回函推动,辽阳市科协组成专家组经两个半月反复答辩论证,通过了素数的又一种判定方法论文,此举导致了迭加因数剩余素数理论及条件素数通式理论的出现。

    2002,年经本人写信辽宁省政府领导推动,东北大学举行答辩会,通过了中心对称剩余点定理论文的证明答辩。中心对称剩余点定理的出现将为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开拓出新的研究方向。

    2006年,经本人当面要求辽宁省科协领导安排,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专家组通过了关于勾股数几个新公式论文的证明答辩。勾股数增元定a直求公式,勾股数再生公式,平方和三边整数桥公式被确认。

    2012年,得知庄严数学研究成果展举办信息,时年98岁的老红军向省领导强力举荐,经辽宁省政府领导推动辽宁省科技厅下文,责成大连理工学院对庄严数学成果展十项成果内容做出学术评审。担负此次评审任务的大连理工学院经办人员对省政府下达的任务阳奉阴违,在不通知受评者本人、不持有本人全部学术资料、不举行学术答辩会的情况下暗箱操作,最终以大连理工学院名义,编造出持全盘否定意见的专家评审意见书上报省政府收场。专家评审意见书事后经老红军家人传转本人知晓。

点评

精神可嘉!  发表于 2022-2-16 11:58
数论专家一看就知道:你在乱说一气,胡乱定义。  发表于 2022-2-10 08:33
发表于 2019-1-14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能量这么大?有个支点,可撬动地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7 03:53 , Processed in 0.0970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