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995|回复: 35

与很好先生商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5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23日晚,收到科学智慧火花退稿通知,内容如下:
       经过专家审阅,认为,1,用十进制或二进制表示一个数,并没有改变这个数的根本属性。本文中的这种方法不能用来证明Collats猜想。2,文中多次强调“观察”,这在方法论上是错误的。数学不是实验科学,需要严密的推理和严格的证明。仅凭对有限个数的观察,是不能得出普遍性结论的。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先生对我说:“人家言之有理啊!!!”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在退稿通知中的意见值得学习、讨论。希望很好先生与各位管理员、网友参与,帮助我正确认识专家的意见。
专家说,数学“需要严密的推理和严格的证明。”
完全正确,希望这能够做为我们讨论问题的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尊重专家。因此,总是试图与专家沟通,以便向专家学习,解除我心中的疑惑。我主张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说理,不是举手表决,也不是简单地填写判断题的答案。望很好先生指正。

2014年9月20日,专家说,“用二进制数的方法,没有改变3n+1猜想的实质。因而用这种方法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结果。”
当时我回复说,“完全正确,这是因为数字的实质并没有改变。”研究一个问题,绝不是要改变这个问题的实质,而是探索发现其客观规律。在数学范围内,应该不存在也不允许存案以改变研究对象实质为目的研究吧!我不明白专家维护这样说。

同日。专家在另一个退稿通知中说,“写成二进制数以后,遇到偶数除以2,相当于把最后一个0抹去;遇到奇数时就比较复杂,无法写出明确的结果。正因如此,用作者的方法只能算一些具体的例子,而无法进行一般性的讨论。”
我回复说,“二进制数确实没有也不可能改变问题的实质,同理二进制数也绝不改变数字及数字运算的实质,简单的运算也不会因此而变得复杂。”“遇到奇数时,用十进制数没有问题,用二进制数‘比较复杂,无法写出明确的结果’的担忧有点多余,充其量是不习惯,二进制数比较长一些吧。”

2015年5月23日专家说,“用十进制或二进制表示一个数,并没有改变这个数的根本属性。本文中的这种方法不能用来证明Collats猜想。”显然,这 与我回复所说的“数字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基本是一个意思。不管怎么说,这也许是我与专家沟通的一个小小的成果吧。既然如此,用十进制可以进行的一般性讨论,用二进制却“只能算一些具体的例子,而无法进行一般性的讨论。”呢?

专家说,“数学不是实验科学,需要严密的推理和严格的证明。”然而,与此同时专家又说,“用十进制或二进制表示一个数,并没有改变这个数的根本属性。本文中的这种方法不能用来证明Collats猜想。”没有指出我的论证、结论的具体漏洞、错误,却把“没有改变这个数的根本属性”作为“不能用来证明Collats猜想”的依据、前提,大概并非是“严密的推理和严格的证明”吧!数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存在的,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它的规律,绝非是改变它。难道存在“改变”数的根本属性的研究方法吗?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认为,“文中多次强调“观察”,这在方法论上是错误的。
       我不懂方法论,我的观点是从别人哪里学习来的,就转抄几段话吧。
       有人认为数学用不着观察,……这种观念是对观察的偏见。运动的物体可以观察出规律,相对静止的对象也可以观察出规律。数学是一种规律性极强的科学,既然它客观存在,就能够被人感知,所以数学研究同样需要观察。(赵荣芳等《探秘数学思维》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年3月)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数形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数形结合的重要性。数形结合思想就是通过数和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相互转化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华罗庚)
       观察是精神领域中发明创造的丰富源泉,正像它是可感知的现象世界中的发明创造的丰富源泉一样。((美)乔治•波利亚《数学的发现——对解题的理论研究和讲授》 科学出版社 2006年1月)
       为了理解周围的世界,人们总是把自己的观察及思想组织成概念的体系……(Lars Garding《数学概观》科学出版社 1984年4月).
       在被认为纯粹数学的那部分数学中,观察无疑也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欧拉)
       创造从观察开始(张楚廷《数学与创造》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年7月,该书25—39页专门论述了观察力问题,将观察作为创造智力的重要因素)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很好先生指正。
发表于 2015-6-26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很好 于 2015-6-26 23:41 编辑


实际上,他人已经给你“指”出了!但是,你自己还要去“正”
才行啊!如不然,光“指”不“正”,也是没有用的呀! ……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发表于 2015-6-26 20:24
实际上,他人已经给你“指”出了!但是,你自己还要去“正”

才行啊!如不然,光“指”不“正”,也是 ...

谢谢!
天生愚钝,专家的话,我实在不理解,难道要我学会“改变数的根本属性”?我没有那个本领。
自己说数学需要严密的推理和严格的证明,前提与结论却毫无关系,没有说我的证明漏洞、错误在何处,就下了结论。这是严密、严格吗?
至于观察,其他人也有论述,先生以为谁说的对呢?
讨论问题,总会有不同意见。我说的不对处,先生尽管直言批评。
发表于 2015-6-26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不是实验科学,需要严密的推理和严格的证明。仅凭对有限个数的观察,是不能得出普遍性结论的。
上面这句话是退稿评论吗,若是,他的意思是说,观察得到的结论不能替代证明得到的结论,他退信的理由是说你的稿件不是证明猜想的结果,而是观察猜想的结果,观察得到的结果与猜想的结果一样时,这没有意义,这样的稿件他们只能退还,他们要求稿件的内容应该是证明的结果与猜想的结果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5-6-27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maoguicheng 发表于 2015-6-26 22:00
数学不是实验科学,需要严密的推理和严格的证明。仅凭对有限个数的观察,是不能得出普遍性结论的。
上面这 ...

感谢你的意见。
其实,我并不认为专家不懂得观察的重要性,只是工作繁忙,难免说一些不太合适的话吧。我认真对待批评,专家批评对的,我曾经在自己的博客连续发表几篇文章做了自我检讨,认真分析了原因。但专家说的某些话我不理解,也需着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真正搞清楚。稀里糊涂就去“正”,并不是真正的纠正错误。
我通过观察发现了问题的某些规律,然后经过认真的证明才得出结论,并非是“仅凭”观察。我不敢说我的证明、论证没有漏洞、错误,但我努力做到严密、严格,并欢迎批评指正。
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听取他人意见。这是我的原则。
欢迎各位继续发表意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29 01:09 , Processed in 0.09101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