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56|回复: 2

[公告]侯绍胜自称已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侯绍胜自称已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安阳市数学会半年审阅未发现有任何本质的错误,认为此项课题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
    兰州大学毕业的安阳市商贸局干部侯绍胜,经过28年的潜心研究,自称已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安阳市数学会从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组织9名数学专家审阅了候绍胜所著“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未发现有任何本质的错误,认为该同志课题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并于3月6日给安阳市人民政府打报告,报告审阅结果。
    报告中说,侯绍胜同志给出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共有4篇论文组成。第一篇的题目是:奇合数的分解公式、素数分布及筛法。第二篇的题目是:素数与复合数的关系、正整数是素数的条件。第三篇的题目是:在[n,2n](19≤n∈N)区间内个位数是1、3、7、9的素数都有。第四篇的题目是: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其中,第一篇、第二篇是证明的理论基础,已于2002年分别发表于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二、第四期上。
    报告中说,侯绍胜新证了100多个世界上从未有过的定理。从证明的理论基础到证明方法均是世界首创。他证明了>3的任何一个合数n,都至少存在一个正整数m,使n+m,n-m同时是奇素数,从而2n=(n+m)+(n-m)两奇素数之和(即1+1)。这个证明完全满足了猜想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
    报告最后说,数学会未发现侯绍胜的证明中有任何本质错误。但对叙述语言提出了修改意见,本人已作出了修改。
    安阳市数学会建议分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进一步审阅该证明。
    侯绍胜对记者讲,全国已有22位教授、副教授审阅过他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无一人能否定他的证明。
    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给当时住在德国的大数学家欧拉的一封信中,提出了把一个不小于6的整数表示成2个奇素数之和的猜想,即“1+1';';,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260年来,国内外数以万计的数学研究者来研究它,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完成了“1+2”的命题。世界数学界认为,陈景润已将筛法发展到了光辉的顶点,但用世界上已有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内几乎不可能证明“1+1”。并期待着在研究“1+1”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数学思想。至今这个世界头号著名数学难题仍没有被完全征服。
    侯绍胜1945年生于河南浚县,1965年至1970年就读于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先后在陕西、河南担任数学教师,1986年调至安阳市外经贸局(现改为商务局)。28年来,他潜心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付出了惊人的心血,至2000年春终于思路爆发,并将自己的成果整理成文。
    如果哥德巴赫猜想真的已被攻克,无论对数学研究本身还是从社会角度讲,意义无疑都十分重大,它将为我省、我国赢得巨大荣誉。如果这个“证明”仍有缺陷,也会给他人研究带来启示,而且侯绍胜的这种勇攀世界数学高峰的精神也值得肯定。侯绍胜希望全国数学权威机构进一步审阅他的证明,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记者建议更权威的数学研究机构能对侯绍胜的研究成果作出鉴定,或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以期引起数学界的重视,防止埋没人才和重大科研成果。
(河南报业网记者李根林)
  
发表于 2010-8-4 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告]侯绍胜自称已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但愿哥猜爷证,环球同此凉热,或者都热上一热。
发表于 2019-7-14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29 01:02 , Processed in 0.1006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