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948|回复: 54

关于民科和业余数学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30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数学中国论坛的日子也不短了,开始进论坛时很奇怪一个名词,那就是民科,主要是因为这个词对于某些人一直作为被打击的对象符号。民科——民间科学家,我也是啊,业余搞数学的人,是不同于专业搞数学的人——官科。我开始为民科说过话,我说我就是民科,后来有人提醒我:你不是民科,你是业余数学家。我还真没有搞清这两个概念,后来我才发现民科实际上已经是个贬义词了。
民科有和业余数学家不同的特征,那就是对于摆在面前事实,并不承认,别人明明给他指出错误,故意回避,用各种手段,比如打游击战,嘲讽等。我之所以被论坛上的人归成 业余数学家,也并不是因为我有过什么了不起的数学成就,而是我对于别人指出我的错误,如果是事实,我马上承认和修改,如果不是,我不会回避,和对方讨论清楚。而且我对别人指出我的错误,不管对方理解得正确与否,我都表示感谢,而民科一般是满脸的不高兴,虽然看不见,在语言中能体会出来了。
想我最初还给民科说话,后来我在网上遇到越来越多的这样“民科“,我觉得真的不值得,报应,和民科交流感觉有一个字,那就是 累。有些还把自己吹捧得很厉害,不管他怎么样,总有被别人看白的一天。但是他有一天突然醒悟,改变自己的态度,他就是业余数学家了。
我说那么多,就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业余数学家不要走民科这条路,我也和大家共勉。
 楼主| 发表于 2016-1-30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民科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对于数学的态度不严谨,差不多就行,思维并不清晰,报侥幸心理。
一个比喻:对于A+n/(n+1)=A+(n-1)/n
对于民科来说,这个式子就是正确的,差不多就行态度。而数学需要的是严谨的,中间的等号并不能成立,除非n=+无穷。这只是个比喻,对于数论证明更是需要严谨,应该排除所有不严谨的推断才能让人信服。我原来也有高调的时候,但经过很多次被这里的高手和其他的外国专家指出错误后,不断的深入研究,我慢慢低调了,现在每当我把我的证明发出来的时候,我都要在前面注明是 我对XX的证明。前面注明 我对   就是有可能我证得不对,请大家指教。对于任何一门科学或者技术,只要对其深入研究,越到高处越会对此产生敬畏的心理,而对其研究的初学者,往往抱着一点小聪明,仿佛证明了,成功了,成就了 ,随着时间的磨砺,他会慢慢改变,就像当初的我一样。不过我还算好的,我至少懂得实事求是。有些人,就是我说的民科,却不是这样,其实很多时候的观念转变是在于自己。
发表于 2016-1-30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数的世界 发表于 2016-1-30 17:59
民科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对于数学的态度不严谨,差不多就行,思维并不清晰,报侥幸心理。
一个比喻:对于A+n/ ...

看得出,您很低调很谦虚,这是美德,但也可以说是不自信的表现。
你是你,别人是别人,不具可比性。
数学是严谨的,无论谁都一样,不分官科民科,不懂严谨就不要研究数学。
所谓“民科”,本来就是一个很不科学很不严谨的贬义的称呼,可以说是一些“官科”为了掩饰自己的愚蠢无能以攻为守的自我解嘲,我从来就没把这样的说法还有这些人当回事,也许他们数学基础很扎实,但缺乏的是创新思维能力。

点评

“看得出,您很低调很谦虚,这是美德,但也可以说是不自信的表现”,你说的这句话很正确。人们常常把破解世界难题比喻为攀登珠穆朗玛峰,试想一个不自信的人能登上科技高峰吗?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发表于 2016-1-31 09:07
发表于 2016-1-31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览众山小 于 2016-2-2 00:37 编辑

数学是严谨的,需要不断完善才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完美境界,但立论的出发点必须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来龙去脉必须清楚,我对这一点是有切身体会的,不过这种切身体会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因此我不想说了。以大家都知道的微积分为例,牛顿和莱布尼茨虽然最早发明了微积分,但此时的微积分理论并不严谨,甚至还引发了第二次数学危机,后来经过波尔查诺、威尔斯特拉斯、泰勒、拉格朗日、麦克劳林等许多数学家的补充完善,才使微积分理论达到了日臻完美的最高境界。从创立微积分理论的过程来看,没有追求完美境界的人最好不要搞数学。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31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数论函数,我们的数学家是很模糊的,先不要说证明,连结果都是这样,例如素数定理以及很多的猜测结果,都是用模糊不清的渐近符号表示的,这些都是个数问题,为什么不用准确清晰的等号呢?是的,你不能,但你不能不能代表不存在,不能代表别人不能,而我们的数学家的思维就定格在了这模糊上了,会做几道题不值得沾沾自喜…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moranhuishous 发表于 2016-1-30 20:02
看得出,您很低调很谦虚,这是美德,但也可以说是不自信的表现。
你是你,别人是别人,不具可比性。
数 ...

呵呵。你好,李老师,我原来高调的时候,你还没有看到吧?我认为高调和自信无关,低调和不自信也无关。
自己理解吧。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经历让我由高调变成低调了,不需要伪装得来的态度,很多人不一定能体会到,正如你说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数学是需要严谨的,但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滴水不漏的人往往没什么创造性,适当的小错,不是关键性的错误是允许的,但是当有人指出自己的那些错误,就应该深刻反省,而不是回避,这种态度才是搞数学的态度。李老师,你觉得我说得对吗?打个80分就行。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奇数的世界 于 2016-1-31 18:34 编辑

我看到一篇文章说道:差0,000000000147的误差导致爱国者导弹误伤几十条人命。中间有几个0我记不清了,总之很多。负责搞这个计算的人和查错的人该一辈子在牢里了。如果查错的人提醒过计算的人,计算的人不听,那么查错的人最多坐10年牢,但是计算的人还是终生监禁。如果查错的人没有查出来,那么两个都会终生监禁。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计算的人把查错人查的错认真分析纠正,那么两个都不会坐牢了。
发表于 2016-1-31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点具体的吧,哥德巴赫猜想解数与孪生素数个数这些都是个数,不存在小数问题,所谓精确值就是
“=”表示的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数学家没有人做到,他们只能给出渐近值(对他们来说这也不过是梦想),而我做到了,实实在在的已经给出精确表达式,就在那放着,依你说是他们严谨还是我严谨呢?
是的,数学家都很“低调谦虚”,这和中国足球队一样一样的,因为他们做不出来赢不了,不谦虚行吗?
发表于 2016-2-1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览众山小 于 2016-2-1 09:33 编辑
moranhuishous 发表于 2016-1-31 22:24
说点具体的吧,哥德巴赫猜想解数与孪生素数个数这些都是个数,不存在小数问题,所谓精确值就是
“=”表示 ...


华罗庚先生是老老实实做学问的人,他虽然没有做出什么世界级的原创性成就,但华罗庚先生永远值得数学爱好者尊敬。而陈景润搞出了一个“1+2”,后来有人意识到“1+2”到不了“1+1”,于是就狡辩说数学家从来没有想过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那么请问:徐迟在1978年发表报告文学的题目清清楚楚写着《哥德巴赫猜想》,当时为什么没有人(包括陈景润本人)站出来澄清陈景润的工作与哥德巴赫猜想无关的事?当时不想澄清就是默认,而现在意识到做了徒劳无功的事又进行诡辩,这与老老实实做学问的态度格格不入,这种闹剧不值得尊重。

点评

陈景润仅仅只证明了1+2,陈景润说的对,徐迟只是作政治宣传,别人说1+2是广义的哥德巴赫猜想,徐迟不一定理解。大多数人认为广义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哥德巴赫猜想。这是形式上的看法。  发表于 2016-3-26 21:18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moranhuishous 发表于 2016-1-31 22:24
说点具体的吧,哥德巴赫猜想解数与孪生素数个数这些都是个数,不存在小数问题,所谓精确值就是
“=”表示 ...

是的吗?你有公式值和实际值的对照表吗?我这几天忙还没能关注李老师的成果。给个链接我可以看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28 03:32 , Processed in 0.0950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